经皮F16与F24肾造瘘通道治疗上尿路结石(附156例报告)

来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与评价F16、F24两种经皮肾造瘘通道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别采用F16与F24两种经皮通道治疗上尿路结石156例。结果采用Ⅰ期、Ⅱ期,F16与F24两种经皮肾造瘘通道、输尿管镜及F20.8的经皮肾镜,用气压弹道及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设备,成功处理156例上尿路结石,其中包括鹿角状结石、多发性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失败、孤立肾、马蹄肾结石、开放取石术后复发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清除率89.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构建的小鼠肠干细胞群对外源性草酸的耐受能力。方法利用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分离并培养小鼠肠于细胞群,将获得的细胞群种植于24孔板中;选取8孔
目的探讨7号和17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能否用于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应用7号和17号染色体荧光探针,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细胞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
目的探讨多针道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多发性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珐分析多针道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多发性肾盏结石患者4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2例中,Ⅰ期取石33例,Ⅱ期取石9例;
在当前的桥梁桩基施工中,大多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地质水文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采用钻孔灌注桩优势更为明显,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各种施工病害的发生,还可以大幅降低施工成
目的探讨尿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12例尿路EM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12例EMS患者中,膀胱EMS7例,输尿管EMS5例,所有病例均经
上尿路手术后留置双J管已成为泌尿外科常用治疗方法。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置管4~8周后,大部分患者的双J管出现颜色改变、粗糙或管壁上有肉眼可见的结石颗粒生长,甚至导致膀胱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