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革命学”中的“自由”

来源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76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是孙中山“革命之学问”中的重要基石,是革命正当性的重要依据。孙氏的“自由”观由两个互相矛盾的内容构成:一是“自由”是人民不可剥夺的政治权利;二是在中国当时的革命环境中,要国家团体有自由就必须牺牲国民的个体自由权利。孙氏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是混淆了古代“自由”与近代“自由”的区别。
其他文献
甲乙两种异质文化相遇相融,大致会有三种结果:一是以乙化甲,二是甲乙并尊或并斥,三是以甲化乙。具体到“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就是比较研究的三大格式:以西化中,援中入西;中西并尊,或中
新的形势促使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联合,混合所有制企业将普遍存在;未来几年,我国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将向科技型转型,并出现投资者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公司小型化、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