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合研究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不同文化将在冲突中不断交融。要想培养学生较强的汉语语言交际能力,就要把语言教学跟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揭示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
  【关键词】文化 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着眼于用文化的观念去提升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学生自己的母语和汉语的差异性常常导致他们对汉语产生误解和误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意识的融入文化内容,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通过文化碰撞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文化习惯和文化背景正确的选择语言,避免产生交际障碍。
  一、文化教学实践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两种形式:一是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的教学,二是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课教学。近几年语言课中文化教学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主要是从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文化词语教学、民俗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独立于语言课之外的文化课教学已经在一些院校设立,不过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外国学生人数的增多和生源结构的调整,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初级阶段,教师往往用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为学生介绍一些目的语文化外,文化内容基本上只零星地存在于语言材料之中。这些文化因素包含时代背景、社会特色等,成为学生正确理解、掌握、运用字、词、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中,这些文化储备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已学到的语言内容,为今后的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三、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原则
  文化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汉语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我们在进行文化教学时要有针对性。除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外,还要考虑学生本身的文化层次、生活和工作经历、兴趣差异等因素。要适应这种情况,学生就要学习新的文化规则。中西文化的差异较大,要让学生懂得文化没有优劣和好坏之分,在进行文化对比的时候,教师要找那些差异明显和没有争议的语料,把文化差异说清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留学生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避免文化导入的主观性、任意性,更好地进行文化教学。
  2. 循序渐进原则
  语言教学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学生随着汉语知识的不断增长,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合理安排文化教学的内容,有层次、循序渐进地导入文化元素。初级阶段的学生刚接触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购物、打电话、问候、告别等日常生活方面的文化差异,了解中国的日常生活模式,并与自身文化进行比较,发现异同,进而进行有效的交际。中级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可以结合课文介绍一些中国的历史文化习俗等。高级阶段可以有选择地开设系统的文化课,如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等文化现象,以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全面正确的了解。
  3. 适度性原则
  学生真正接触我们汉民族的日常生活是有限的,有些文化背景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必要深入学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时候,不宜喧宾夺主,应该讲清问题,点到为止。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汉语水平、接受能力等,介绍的内容应是比较浅显并且易于学生接受的。
  4. 交际性原则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为了掌握语言交际能力又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但我们不能指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后,走出课堂就能在社会交际中自动形成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训练才能达到的。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文化差异进行交际,而不是接受,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交际。
  5. 趣味性原则
  语言需要进行大量的模仿、重复、练习、记忆等机械性的活动,因此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变换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保持一种新鲜感。如通过课堂讨论、看影视节目、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汉语言文化。
  6. 实践性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检验一切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我们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动脑、动口,让他们去说、去练。有时我们也可以走出课堂,把学生带进超市、商店学习日常用品知识,节假日组织学生去参加活动,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增长知识。
  四、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有效地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汉语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在不同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卓. 深入浅出的语言文化教学[J]. 汉语学习,1999(4).
  [2]周思源.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中职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主要问题是认识存在偏差;专业定位不准确,培
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科。良好的乐感不仅能提升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更能陶冶情操。乐感包含人类对感知能力以及节奏感与旋律感的掌握等。本文主要探析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