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y1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世纪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应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而科技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应有長远的眼光,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打好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所谓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中的最高级别,其本质就是进取。这种进取能使人在学习工作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出更高的价值。然而,这种能力的源泉却来自人的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人在思考问题时有别于传统和与众不同的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具有批判性﹑求异性以及突破性的特征。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创新思维并把它运用到学习工作中去就能创造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价值。这种思维能力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培养出来。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用创新思维的方式去认识并思考这个世界。从而﹑培养出具有新世纪特征的能增强我国竞争能力的新型人才。
  数学教学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有创新意识作指导的基础上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前瞻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若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入手。
  一、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面对众多的求知者。他们的学习基础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接收问题的能力肯定千差万别。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千万别着急、应冷静的观察、深入的了解、细心的指导。也就是: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征以及反应能力。然后作为第一手资料,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最后运用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的教学原则去挖掘出学生内心中的巨大潜力。使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可塑之材,自己有创新之能。一旦培养出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教师就应乘胜追击,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动手、去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然后从众多的发言中总结出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只要勤动手、勤动脑、勇于探索、积极进取都会有创新的火花绽放出来。
  二、兴趣是创新的最大动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追求高大全的教学目标,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没有激发出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学生却没精打采毫无反应。教学双方还有可能相互埋怨,甚至互有敌意。因此,要想避免这种消极局面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其实,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明白: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养。有时是一堂精彩的讲演,有时却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有时甚至却是一个无意的肯定。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它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求在课堂上做到语言清晰流畅条理清楚,更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而且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营造一种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再用发现的眼光去捕捉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并给以鼓励。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相信:学生只要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寻找、去探索未知的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再在教师的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就会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并燃烧起创新的激情。
  三、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培养创兴思维
  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和公式都是来自于生活实践之中,学生学好数学的目的,就是要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再为生活实践服务。事实上,生活和数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拓者,要想使自己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用科学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最简洁、最高效的办法。这才是数学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老师教会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从生活中感悟数学的哲理是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的助燃剂。由此看来,数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认识书本知识的内在本质,更要教会学生明白:走出课堂,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以及在实践中获得创新的手段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相信:一旦学生明白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并能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即使是一次很小的成功。他们自然就会从内心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从思想上激起创新的欲望。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那么他们扬起人生的风帆,去开创美好的人生的局面也就为期不远了。作为数学教师的心血也就没有白费。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语言的任意性及象似性、英语词与汉语字的结构两个角度,对英语的词和汉语的字作了比较,不仅进一步论证了英语词与汉语字的对应性,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149-01  潘文国在《“字”与word的对应性》一文中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字”与word的对应性:(1)二者都是各自语言
研究背景与目的: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研究发现神经周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是导致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和复发转移的原因
我的电脑是DELL 690工作站,系统为2003企业版SP2,刚买了个3TB的硬盘,但是认不了,接在SAS口上,认出是2TB,进入系统2TB,接在SATA口上,BIOS里面认出3TB,但进入系统只能看到800GB,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3TB硬盘需要GPT分区支持,2003 SP2能识别GPT分区,也能正常读取和写入,不过,如果要将3TB硬盘作为启动盘,需要使用UEFI BIOS,老主板通常没
【摘 要】 有唐一代,道教都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信徒。受唐代崇道社会氛围的影响、道教本身对女性的推崇和奉道者或逃避不幸婚姻或养身健体等等一些个人的原因,上至皇室贵族女眷,下至普通平民,甚至奴婢,都存在一些奉道的女性。在所有这些奉道者中,既有真心向道,追求长生大道的奉道者,也有为了追求自由生活的奉道者。  【关键词】 奉道女性;道教;入道原因;社会阶层;奉道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3.2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代表作《百年孤独》中用独特的叙事手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反常规要素的世界。本文以扬·阿尔贝、莫妮卡·弗鲁德尼克、布莱恩·理查森等学者的反常规叙事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百年孤独》中的反常规叙事,并探究了马尔克斯通过反常规叙事策略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将反常规叙事与现实联系起来,解读了《百年孤独》中反常规的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要素。其次本文运用阅读策略解
引入时变分形曲面描述天然粗糙面的面部动态特征,给出了3个合理电磁散射假设,采用基尔霍大法定怀撒射场的时域分形特性,导出天 杂波的分形模型,随后以大擦地角的回波信号为例,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