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背景下海南省物流通道建设发展研究

来源 :中国水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to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海南全岛自贸区的建设为海南物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物流通道作为物流网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服务自贸区货物高效流通运输等提供重要基础保障。新形势下,海南需要结合全岛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现状,明确其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等,以此为海南面向海内外发展全球经济提供重要的物流运输保障。
  关键词:海南自贸区;物流通道;目标;重点任务
  中图分类号:U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7-0092-03
  2018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暨海南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同年4月,出台《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也为海南探寻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吸引了众多企业家的投资,也让贸易的便利水平不断提升。
  伴随自贸区政策的逐步落地,海南承载全球贸易的作用日益彰显。物流业作为海南发展的重要产业,在自贸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持与保障作用,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显而易见,而物流通道作为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等,以及它们和外界海陆空货运站场等交通设施之间的路线,搭建了快捷便利的货物运输体系,有效保证了物流系统间各要素功能的顺利运转等。因此,本文将从海南省物流通道的发展基础入手,结合发展现状,探究海南自贸区背景下海南物流通道的建设目标、发展重点与建议,以期为海南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1海南物流运输通道发展现状
  近些年,海南物流业发展突飞猛进,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物流运输网络系统,有效保障了其现代物流业的良序发展,其中物流运输通道作为物流网络的关键部分,促进了物流业快速发展。海南现有海空公铁四种运输方式,多项运输方式构建出多样的运输通道,具体运输通道如下。
  1.1海上运输通道
  船舶运输是海南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运输形式。当前海南省共有19个港口,主要位于海口、东方、儋州、琼海、三亚和文昌等地县,航线主要涉及城市和地区为东南亚、香港、台湾、广州、福建、越南以及新加坡等。
  1.2航空运输通道
  海南有3个在营民用机场,一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是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三是琼海博鳌机场。海南省航空运输通道主要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为主,共开通海内外航线约300余条,与200多个城市通航,航班航线里程达262.02万公里。
  1.3公路运输通道
  海南省公路运输通道现呈现“三纵四横”的空间布局,纵向公路运输通道有环岛东线、环岛西线以及中线高速公路,横向公路运输通道有海文、万洋高速公路、临高至琼海以及昌化至陵水公路,7条主要公路运输通道承担岛内交通运输任务,公路里程达381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163.4公里。
  1.4铁路运输通道
  海南目前已形成粤海铁路、海南西环高速铁路、海南东环高速铁路、西环改造铁路以及洋浦-儋州铁路5条主要铁路运输通道,铁路营运里程达1172公里。主要承担环岛货物及旅客运输任务。
  虽然近年来,海南物流业规模逐步扩大,尤其是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取得快速发展。例如,海南省货运量逐年稳步增加,2019年货运量达18552万吨;货运周转量1667亿吨公里,比上年提升86%;港口货物吞吐量19839万吨,同比增长8.5%等。然而,由于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四面环海,铁路、公路运输通道无法与内地直接相连,与大陆间的往来主要依靠海运和空运。而海南岛内的运输则以公路运输通道为主,高速公路建设难度大,部分重点区域与高速公路连接较少,甚至存在无连接情况。
  总的来说,海南省当下物流运输通道与大陆对比发展缓慢,仍然存在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公路等级低下,路网覆盖率不高,建设质量不高,综合运输站场枢纽没有建立,交通网络结构存在层次性矛盾等问题,与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不利于当下海南自贸区对物流运输通道的高标准需求。因此,建设高效畅通的物流通道对自贸区建设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2自贸区背景下海南物流通道建设目标
  自贸区的优惠发展政策将带动海南物流的发展,尤其是国际物流中转业务的发展,而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畅通的物流通道作为保障。因此,海南省物流通道建设目标,需要结合全岛自贸区发展需要,适度超前规划,以此更好服务于海南物流业以及自贸区发展。
  2.1通道网络完善通畅
  交通物流通道空间架构愈发合理,对接国内、服务全球的交通物流通道系统基本设立与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维護,通道网络连通性得到明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能力有效提高。
  2.2节点功能优化提升
  借助海口、三亚、琼海等主要都市,搭建多维度、多功能节点枢纽系统,释放枢纽资源的物流集聚效应,建设一批干支线与多式联运相结合的物流基础设施,集散中转、信息服务、资源要素整合功能显著加强,服务地区经济增长能力明显增强。
  2.3通行管理科学规范
  跨区域、跨机构、跨方式间沟通与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智能化管理标准有效提高,行政壁垒、市场分割和执行不协调、标准不一致妥善解决,显著改善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衔接通畅以及通关便利化。
  2.4低碳绿色健康发展
  交通物流通道资源集约使用成果显著,绿色能源以及众多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能源车船等取得更多领域应用,铁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和市场份额比重逐渐提高。
  3物流通道重点任务
  为更好服务海南自贸区发展,海南物流通道建设应明确重点,搭建以岛内通道、陆岛通道、国际通道的“三大物流通道”的结构。   3.1岛内物流通道的构建
  经过多年努力,岛内已具备一定规模的海、陆、空综合交通网。尤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63.4公里,但公路布局非常松散,没有更多的覆盖海南市县和地区,难以确保海南岛各市县和各地区实现快速的互联互通,制约岛内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阻碍全岛自贸区运输与经济间的有效联动。因此,在现有运输通道的基础上,完善岛内现代物流体系,以便更好抓住自贸区政策所带来的红利与发展机遇。
  3.2构建陆岛物流通道
  海南物流业发展中,除岛内物流条件需不断完善外,与内地的有效衔接也为海南扩大市场、实现产品的外运需求起到积极作用。应加强陆岛物流通道的构建,实现本岛和内陆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可利用連接琼州海峡的粤海铁路有效衔接海南岛与内陆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同时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的海运航线,扩大海南港口腹地范围,实现陆岛的互联互通,更好的发展自贸区的辐射作用。
  3.3构建国际物流通道
  海南岛具有其特有的自然区位优势和自贸区等利好政策特点,具备建立国际物流通道的条件。应举全省之力,根据全岛自贸区建设需要,构建国际物流通道,为海南现代物流业的运行提供良好保障。国际物流通道可通过海运航线和航空航线两个方面构建,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实现海南岛的国际物流运输。
  4物流通道发展措施
  4.1优化通道建设政策资源
  海南应充分利用全岛自贸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有力支持,促使金融机构通过信贷等方式,加大对本省建设物流通道的支持。争得政府机构在资金、土地、税费及其他政策方面的的支持。商议并推进与社会资本间的合作(PPP)模式,指引和推动民间资本注资物流通道重大项目与工程等。同时,加大地方协作,革新各县市互助机制,创建交通物流通道沿线跨市联动协作体制,协调交通物流通道建设;引导和推动地方各交通部门机制改革,强化综合运输体制优化和改革,建立不同交通运输部门间的长效协作机制。
  4.2完善通道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通道建设项目,以环岛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及海运为主体,加强西环铁路与国内铁路网的相连,依靠四方五港和南北两个大型机场,建造对外运输联系门站。以海口为核心,建设洋浦、三亚、八所、琼中为重要节点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协调的立体运输通道网络,确立岛内通道、陆岛通道、国际通道相结合的“三大物流通道”框架。提高物流通道设施网络通行、内外协调、运输间的衔接能力和水平。通过综合全面优化,推动各区域畅通连接,如物流园区与海南港口、公路之间的衔接,打造畅通的运输渠道,以优化运输,为全岛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优异服务。
  4.3促进通道运行协同管控
  自贸区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通关环境。因此,海南应积极加强港口通关建设,促使海事、港航、海关、查验检疫、边检等口岸执法部门成立相互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联合执法检查、一次查验放行”通关模式,实施“统一窗口”办理体系,积极推动与临近国家签署双边、多边运输协议,推动海南与东南亚国家运输、通关、查验等政策法规的高效对接,探寻与临近国家边境口岸“一地两检”通关模式,促进国际中转运输便利化,提升口岸整体便捷化水平。同时,建立跨机构信息协调机制,提高跨地域、跨机构的政府信息共享与互动水平。依托物流运输共享平台,建立运输通道基础公共信息衔接网络,推进多式联运公共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符瑜.海南自贸区(港)背景下商贸物流发展的路径选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1):6--8.
  [2]刘智勇.海南自贸区(港)背景下商贸物流发展的路径探索[J].全国流通经济,2020(24):24-26.
  [3]陈珺.海南水运争当自贸区发展“领头雁”[J].中国水运,2019(05):13-14.
  [4]赵光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交通物流通道布局战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08):55-64.
  [5]王武岗.物流通道的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04):7-8+74.
  [6]吕雄鹰,余静,王显璞,张扬.国内外物流通道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10,33(02):5-8.
其他文献
摘 要:港口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将会对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做好港口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缺陷检测以及处理工作将是降低安全风险的重要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港口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常见的缺陷进行优化处理技术的探究,以此更好地为航行人员提供稳固的基础设施。  关键词:港口;水工混凝土;缺陷;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
摘 要:为实现港口安全生产、工人安全作业提供有力保证,本文对内河泊运港口机械作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剖析内河泊运港口机械作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最后提出了有关管理举措。  关键词:港口机械;班组作业工人;安全生产;管理要素  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7-0055-04  内河泊运港口,承担集装箱、件杂货、散
摘 要:系船浮筒作为黄浦江航道中的重要系船设施,航运发展过程中在锚泊功能外还逐渐产生了应急、物标和大件吊装等功能。随着黄浦江两岸滨江贯通,核心区段航运功能发生变化,进博会的召开也对航道景观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内目前尚无系统分析系船浮筒的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系船浮筒的调整思路,使之适应规划调整和景观提升的要求,且不减弱其原有的相关功能,相关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浦江;航运功能调整;
摘 要:作为一名引航员,虽然对所引航水域的水文环境了然于胸,但船舶在航道或港池内偶尔会突然出现主机/舵机故障、碰撞、搁浅等等突发事故,这些事故无法做到完整的預判,需要引航员准确辨别和正确应对,迅速化解进一步的风险,尽量做到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引航;突发事故;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7-0115-03
摘 要:通过OPTIMOOR软件建立大型液化天然气码头船舶在港系泊模型,对风、浪、流要素单一和联合作用下的船舶系缆力进行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规范规定的LNG船舶作业条件标准限制工况下,波浪对船舶系缆力的影响最大,风其次,流最小;受纵向作用显著时,单侧倒缆缆绳张力为控制;受横向作用显著时,横缆或艏艉缆缆绳张力为控制;在港卸船时,船舶载重量变小,风、浪作用可能会引起更大的船舶系缆力,应关注满载与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至今,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引发相应群体的应激性反应,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在港口生产方面,一方面港口是全球贸易的晴雨表,疫情大流行影响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措施严重影响港口正常生产,而引航员作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处于进口外籍船舶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自然对船舶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起到关
摘 要:本文通过某扩建码头冲孔灌注桩实施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介绍在老旧重力式码头端头砌石护坡上的成孔方法,给出了浆砌石坡面上冲孔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浆砌石;冲孔;坡面  中图分类号:U6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7-0141-02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各地码头改扩建工程越来越多,紧邻原码头采用冲孔灌注桩施工时有发生。由于紧邻原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