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在加勒比的烟叶瓶

来源 :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
  新加勒比设计,流动着一个个爱的故事,做床垫的棕榈可以缝制成提篮,最土的烟叶也能制作成别致的瓶子。
  
  当人们日渐对千篇一律的工业化批量产品厌倦时,地域文化为现代设计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于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深入工业不发达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寻找灵感和结合点。加拿大设计组织家Patty Johnson便是其中一员。
  之所以称Patty为设计组织家,因为她不只关注单一的产品设计,而且对研究与设计、商业与文化的交互发展感兴趣,她建立移动工作室,通过设计思维联合各方力量,创造出新的文化。“爱、自由、流动:新加勒比设计”主题设计活动就是在Patty组织下,将手工艺、社区发展和现代设计融合成的一个文化产物。
  拉丁美洲加勒比,这片受非、欧、美印第安多重文化影响的地区,因工业发展缓慢而完好地保留着许多传统手工艺。Patty联合来自加勒比地区的6名设计师、手工艺人,以及21家当地工厂和传统作坊,共同创作了一系列以器皿为主的家居用品,在今年纽约家居展ICFF中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这些运用棕榈、烟叶、芦苇藤等自然材料制作的家居用品,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存留着淳朴而优雅的手工痕迹,似乎在对那些华而不实的产品低调宣战。
  在这些产品背后,我们听不到轰隆的机器声,闻不到刺鼻的毒气,看不到工人们的怨恨不满,也看不到资本家的贪婪和压榨。它们是由一个个爱的故事凝结而成,有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爱,工厂对社区困难家庭的爱,社区人们对自己家园的爱……人们在流动的空气中自由创造出充满爱的作品,这应该就是“爱、自由、流动:新加勒比设计”要传达给我们的核心吧。
  
  对话Patty Johnson:
  
  《中华手工》:为什么要组织倡导这个项目?为什么选择加勒比地区?
  Patty Johnson:我从2005年开始就与加勒比地区的小制造厂和团体合作。North South Project是开始的第一个项目,接下来还做过一些小项目。这些都为“新加勒比设计”打下了好的基础。
  发展世界作为下一个设计前沿之一,产品不仅与廉价相关,不少也融合了品质与创意。长久以来,这些地区的设计总是与手工艺和特产联系在一起的。我想,加勒比地区的工艺生产厂要是去跟以数量取胜的批量工业产品竞争是没有优势的,而应该从产品力度上去竞争,把注意力放在中高端市场,以高品质、注重细节的生产和设计取胜。
  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加勒比地区在使用当地材料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且它的手工艺术与它的政治压迫和反抗联系在一起。这些对设计师来说是多肥沃的土壤啊!
  
  《中华手工》:新加勒比设计,“新”在何处,如何体现?
  Patty Johnson:出人意料,给人惊喜和对老观念的挑战。
  
  《中华手工》:这个项目是什么时候发起的?用了多久完成?
  Patty Johnson:项目用了近一年时间完成。“新加勒比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过程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地域性产品。通过不断碰撞和磨合的跨文化合作,我们在加勒比地区的传统文化实践与前瞻性的设计方案中寻找着平衡点,发展了新方法和新本土文化以尊重和推崇地方传统。跟大家熟悉的纪念品 旅游度假的加勒比文化相比,这组产品呈现出更动态的一面:一个在全球设计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生动鲜活的文化产物。
  
  《中华手工》:您是如何找到当地的这些设计师和公司并与他们合作的?
  Patty Johnson:大部分设计师和公司和我在之前的其他项目里都有过合作。这些当地设计师大都在加勒比地区之外受过专业训练并希望回到家乡发展设计事业。我们最初讨论和研究合作的公司、制造厂和组织有60家,经过创意设计过程,设计团队最终与其中21家合作推出了这批作品,这只是“新加勒比设计”的第一阶段,我们将在今年9月启动进入项目第二阶段,届时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公司加入。
  
  《中华手工》:您认为整个过程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Patty Johnson:对整个设计团队来说,应该是如何在一个如此大又多元的地区管理产品开发。
  
  《中华手工》:您觉得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有何冲突?如何为两者找到完美的结合点?
  Patty Johnson:我不认为这两个领域是互相排斥和冲突的,关键的挑战在于通过两者的结合为市场设计和创作出有意义的产品和具有原创性的文化。
  
  《中华手工》:您的主要灵感来源?对设计师们有何建议?
  Patty Johnson:哦,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从设计与物之外的很多事情得到启发和灵感,特别是我与这些工厂和创意社区合作的经历,是赋予我生活最多营养的部分,极大丰富和改变了我对设计的认识。我了解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中心部分,即生活在特定的民族与地域中。我们要看到在世界很多地方还存在手工制作的事实,现在很多设计师,坐在电脑桌前把设计图稿发到自己都不知道的地方生产出来,似乎很现代化,其实很空。我想鼓励设计师们多出去,参观生产他们产品的地方,特别是看看由哪些人如何做出来的。
  
  《中华手工》:这个系列中,您觉得最有特色或最喜欢的是哪件作品?
  Patty Johnson:我跟它们都太紧密,很难挑选最喜欢的。这个系列所有产品背后的故事我都知道:谁制作的以及他们的历史和传统,太了解了就很难选择了。尽管从市场角度看,有些产品比其他的更受欢迎,但这不会改变我对它们任何一个的喜爱。
  
  作品介绍:
  
  这组色彩鲜艳的碗是用传统的混凝纸成型工艺制成,由Patty联合巴巴多斯岛的“月神设计”手工作坊出品。来自哥伦比亚的夫妻Gloria Plata和Ernesto Neira 15年前来到巴巴多斯岛并成立了“月神设计”,专门以岛上的自然材料和回收纸为原材料设计生产家居、服饰用品。这组以回收纸为原材料的彩色碗由“月神设计”组织岛上生活困难的单身母亲们制作完成,凝聚着爱和希望。
  
  海地设计师Jean Paul Sylvaince大胆尝试,用海地雅克梅勒地区的特产农作物烟叶代替纸,创造出一组器皿,器皿表面隐约呈现的植物经脉带来浓浓的自然气息。这组器皿的制作同样采用混凝纸工艺,生产上采用“一村一品”模式,由雅克梅勒名为“艺术表达”的社区手工作坊组织各个村子里的妇女们制作完成。
  
  对加勒比海西北部的牙买加人来说,棕榈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也是来自牙买加Nanny of Maroon传统工艺作坊的主要原材料,皇室成员出生的Ivelyn Harris作为作坊的第八代掌门人,也加入了“新加勒比设计”,带给人们一组用椰棕手工缝制的容器和提篮,用简单原始的工艺将材料质朴本质的一面真实反映出来。
  
  当Patty来到加勒比海西班牙岛上的多米尼加时,立刻被Kalinago社区人们精湛的草藤编织技艺吸引,于是有了这组造型可爱的捕鱼篓。同样有着高超编织技巧的还有来自圭亚那Wai Wai社区的传统手艺人,Patty与Liana Cane以及社区里最年长的编织老艺人Shu Shu Kaywe合作完成了这只造型别致的灯笼。
  
  来自多米尼加的Caribbean Creative是一家专门用多余过剩材料加工家居制品的厂,这个形状不规则的木碗由Andy Manley和Richard de Ath专门为Caribbean Creative设计,原材料来自一次修路工程中多余的木桩,每个碗的形状随材料的不同而变化,取名为链锯碗,因为链锯切割的木头表面是不平整的,而它有意保留了内部不平整的肌理效果。
  
  来自圭亚那的Liana Cane是个专门用容易再生的藤蔓代替树木做家具的制造厂,以保护亚马逊的热带雨林,由环保主义者Jocelyn Dow1994年创办。Liana Cane的作品包括这套造型小巧别致、用藤和芦苇茎编制的椅子,还有这个既像槟榔壳又像豆荚的容器,它是用棕榈叶荚层压而成,内面保留了由多层叶荚自然形成的一缕缕的质感,与外面磨光的质感相应成趣。
  
  Eguana皮革厂是位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的一家传统手工皮革作坊,10多年来只做皮凉鞋和皮包,为了丰富其产品线,Patty邀当地设计师Lesley-Ann Noel为Eguana设计了这组皮盆。看上去如此简单的剪切加折叠,一张平面的皮革立刻有了体量感。
  
  有土的地方就可以制陶,没有一个地方的土是完全相同的又让制陶成为地域特征最明显的一门传统工艺,巴巴多斯特有的红土孕育了Hamilton陶作坊,作坊主人Hamilton与当地设计师合作,为“新加勒比设计”带来了几组端庄大方的器皿。比例恰倒好处,没有任何夸张的造型与红土沉着质朴的色调相呼应,带给人平和温暖的美感。
其他文献
具有爱马仕血统的「上下」品牌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态度。早在两年前,品牌曾放出消息,将回归巴黎市场开设门店。今年9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海外首家零售空间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这间面积70平方米的店由建筑大师隈研吾(Kengo Kuma)先生以巴黎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为灵感设计建造,空间由纤薄精巧的6000余片白瓷片营造出一个云状的空间,俨然一副大牌作风。店铺坐落在游客众多的Saint-Germain-de
劳伦斯许:本名许建树,朋友们多称呼他劳伦斯。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服装设计系,后留学巴黎,是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师、艺术家弗兰西斯德洛克郎的得意门生,被称为“中国红毯礼服设计第一人”。    他没有参加过一次国际服装周,却在世界服装设计行业享有盛名;他学的西式礼服设计,却竭力尝试融合东方美学,让中国传统精湛的手工技艺得以在最顶级的时尚舞台上绽放光彩。    从用清代花轿绣面为张静初做的“孔雀”、用14米的
一根针穿上七彩的丝带,就能幻化成绚丽多姿的花草,丝带绣就是这么简单,这么迷人。    材料与工具:丝带、绣布、花边、化妆镜、针线、剪刀、胶水等  “吊金钟”的绣法    制作镜面装饰
小米来自四川,即将毕业的建筑女。她热爱手工,是三毛的信徒。她说:“我是一个梦旅人,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一直在路上。”  为了实现梦想的那一天,小米已经准备了6年。从15岁第一份暑假工开始,到17岁摆地摊,18岁开网店,直到现在周末的创意集市教授手工课。在路上的小米,希望可以依靠自己的双手,走遍中国。“不为什么,只为那个坚持多年的梦想。也许我的手工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全是用心之作。”  我终要手工
有没有这样一个公共平台?不光有最新最全的行业信息,还能找到全国各地的DIY商家,并且能组织参与全国各地的手工活动。这里不用受时间和地域等客观原因的限制,爱好者和从业者可以随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共同提升。  带着这一愿景,忻苹开始着手打造一座网上天工之城——“中国手工DIY网www.cnsgdiy.cn”。《中华手工》(以下简称手工)在第一时间对话忻苹,了解到了“中国手工DIY网”的最新情况。 
扎染,古称“绞缬”,是用绳线捆绞布料进而染色的独特手工技艺。天然不伤皮肤的染料,加上独特的扎结捆绑技法,令扎染技艺熠熠生辉。  每年一届的“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在南京市如期举办。2012年12月下旬,已进入了评审阶段。  “《桃源人家》、《花荫深处》都是我的作品,有一个作品得金奖就行,另一个奖就让给别人吧。”在作品评审会中,一位憨态可掬、面相儒雅的长者笑着说。他便是南通市海安锦华服饰有限公司董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文丽君 周娟娟 谢晓飞    饰品提供:曼谷银饰品  化妆:Danny  摄影:雷辉  鸣谢:重庆世纪靓点模特公司、重庆摄调摄影工作室    (跨版,旗袍装,右页露白1/5版,搁单品图及价格)     我游走在这里,  这个小镇,  似乎印记着上个世纪的影子,  如此专一。  微熏的季节,  想问问陪我走过的前世恋人,  你可感到幸福?  幸与不幸之差,  是否比五厘米的门
在太行山北端,恒山东麓,坐落着一个人杰地灵的县城——山西广灵,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广灵剪纸起源的美丽传说。周成王小时候和弟弟叔虞玩游戏,他拿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形,说:“这个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叔虞没想到周成王长大后仍记得儿时的承诺,当真把他封为唐国的王,唐国就是今日的山西。不管“桐叶封弟”是否真有其事,但在广灵人心中,剪纸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  顾盼生辉的眼眸,细细密密的睫毛,微微上扬的
苏东坡在《四花相似说》中写到:“荼蘼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描述的是人造头花与自然花难分伯仲。在宋代,从帝王到臣民,每逢节庆则“往来皆簪花”,因此形成“以剪花为业”的社会形态。  陈宝良在《明代社会生活史》中描绘,“在迎春期间,有一些附带习俗,如北京人戴闹嚷嚷,男女都戴,直到清朝。除了特殊场合,戴簪花者多为女性。”时至今日,在泉州一村庄,每逢春节,有学识的男人去祠堂,
去格拉斯是因为很久以前,曾梦想当一个调香师。格拉斯城虽小,却供应着全法国三分之二的自然香精原料。这里诞生了香奈儿五号和Jean Patou的Joy(欢乐),当地三大香水世家Molinard,Fragonard和Galimard已有百年历史。Galimard开设了调香课程,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工作台,台上一个三层木头架子,密密麻麻地摆满香精油。女士在左,男士在右。三层从上往下分别是前调,中调和基调,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