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运用综合性各项技、战术,这就是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想赢球靠防守,篮球的防守意识在比赛中非常重要,防守意识的培养须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正是培养篮球防守意识的黄金时期,但目前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初级训练,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而造成到了一定水平后,就会发现个人的技术不错,却不能互相配合、发挥整体战斗力。此时再予以纠正和培养,已为时以晚了。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防守意识;培养与训练
一、青少年篮球防守意识的分析
1.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的影响
青少年一般十五、六岁,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对防守的意义了解不深刻,而且对篮球都是从进攻技术开始学习的。喜欢进攻,消极防守,防守时不全力以付,喜欢表现。
2.防守意识差
在进行防守时,一味的跟随进攻方后退,而没有攻击性,缺乏主动性,队员一开始接受的技术就是进攻,即使练习防守也没有强调防守的重要性,训练中进攻接触的多,防守练的少,强化了进攻意识,而忽略了防守意识培养。
3.防守的站立姿势不正确
防守时,重心应放在前脚掌上,屈膝降臀(屈膝的角度是关键,关系到重心的降低,腿部的发力,最好的角度是130°)。两脚距离比肩宽,脚后跟稍微抬起,对手臂的要求是两臂曲肘高于腰。同时头要正,上体较直,微前倾。但不少运动员在防守时两腿较直,两脚间距过大或过小,并且在防守部分进攻者要根据其特点来调整防守的脚步站立,不要只采取一种防守姿势站立,很容易造成防守的漏洞或防守的犯规。
4.防守时身体重心的平衡
身体平衡是防守技术的关键,在快速移动中的突然变向时能否保持身体平衡取决于脚步的移动,手臂与头的动作。在训练中不应该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移动,而应该在大幅度的移动中保持身体平衡,这样才能扩大防守动作的幅度,提高大面积防守的运动技能。
5.防守时的手臂动作
有些队员在防守时手臂下垂,放在胸前,或手臂抬起放在身体两侧,手部没有干扰球的动作。防守时手臂扬起,两手上下的摆动,要用手臂干扰对方的观察,趁机打掉对方的球,因此手臂的摆动有很大作用。
二、提高个人防守能力途径
1.防守有球队员
(1)防守姿势
对于持球队员,必须逼紧防守,在精神上给对方以压力。防守人的臂弯曲在胸前以能触摸到对手的球为距,重心降下来,落在前脚掌上,保持身体的平衡。
(2)防传球
阻止进攻队员任意传球,用手臂干扰设法使他改变传球位置和传球方式,封住传球路线,破坏传球落点,尽量使他传不到配合点上。
(3)防投篮
尽全力不让对手到他习惯的投篮点投篮,迫使他改变习惯的投篮点,习惯的投篮方式和出手速度及弧度,迫使他勉强出手,特别是用同侧手对进攻队员进行封盖,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对手投突结合的动作。当对手处于投篮距离和位置时,应靠近防守并积极干扰,阻碍其起跳投篮,如对方起跳也应随之起跳干扰封盖,以影响其命中率。进攻队员一旦在内线持球,则应进行围抢和夹击破坏其投篮,迫使外传造成失误。
(4)防突破
在防运球,防突破时,应该快速抢先移动脚步保持防守距离,不断调整防守位置,及时在对手移动的路线上抢占合法有利位置,用身体堵住对手突破路线,并借以造成对方撞人犯规。当对手运球后停球,要直体靠近防守,挥臂干扰,迫使其传反弹或高吊球,控制重心,以免被造犯规。
(5)在外围要于一侧的防守持球队员(错位防守)
根据对手的特点,只准对方向即定的方向移动,即可迫使其向内侧移动,利用同伴的防守、或迫使其向外侧移动,阻拦其突破路线和造成停球夹击。
2.防守不持球队员
(1)防守不持球队员的目的
防守不持球队员的目的,首先是防接球,其次是阻截其突切路线和破坏掩护配合,在限制区内干扰进攻队员的移动。外线防守则要积极移动,迫使进攻队员退出习惯的攻击点。要积极抢占的点或面,卡住对方,使其改变原来的移动路线。
(2)位置的选择
防守位置的选择,应该根据“球—我—他”的原则使自己的防守位置处在与自己防守的对手之间的有利位置上,即球、我、他三者形成三角形。其主要目的是破坏对手的传、接球路线,不让对手接球或伺机断球。
(3)在有球侧45度地区防无球人时
要大胆的靠近对手,不让对手轻易接球,当对手从无球状态获球的一刹那,应立即调整防守位置和变换脚步动作,从防无球变防有球,阻挠其持球攻击,并注意进攻队员的掩护意图及时破坏及掩护配合。
(4)球在异侧防无球人时
应堵在对手前面,防其空切;在远离球的弱侧防守,可大胆远离对手,向篮下,向有球侧靠拢,保护篮下,加强协防低线防无球人时,应堵住其移动的路线,不让对手在底线随意的穿插。
(5)在限制区一带防守无球人时
应采取侧前防守,合理运用身体,抢先卡住移动路线,堵截对手的横向切入,始终保持“球—我—他”的合理位置,阻止对手在限制区内接球,加强对球的争夺。特别注意加强挡抢篮板球的意识,积极抢位防守。
3.培养运动员防守的意识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球队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提高防守技术已日益被重视。要让队员随时注意场上的变化,观察同伴防守位置和意图,以使自己能够及时协防和进行配合行动。在激烈比赛中,经常要求队员头脑要清晰,冷静。教练员要强调某些细节动作的训练,在移动中,防守者始终要使自己处于不平衡状态,便于快速移动,防守对方距离要适中,并且要掌握对方的移动节奏,从而在此基础上控制其随意移动。在抢、打、断球中,抢球时要注意抢球的时机,一般在离持球者较近,对方刚拿到球或转身将球暴露等不在意时,快而狠、果断地将球抢过来。打运球者的球时,一般在把握其运球节奏后,赐机靠近运球者运球手一侧,看准时机,短促而快速地在球反弹中将球打掉。还有在集体配合的防守中要与同伴形成共识,统一行动,进行封堵、夹击、抢断等。同时要制造出使对方慌乱的声势,如形成夹击时,口中要不断“夹、夹、夹”等,给对方心理上施加各种压力等等。
4.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提高防守能力的重要条件。所谓身体素质的指标由力量、耐力、柔韧性组成。想提高身体素质也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力量是指机体某部分肌肉的爆发力;柔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的弹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疲劳的能力。由于三者相互关联,任何一种机能下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身体素质,锻炼时要特别注意三者相结合,缺一不可。进行这三种锻炼的总原则是:一、因人而异。选择锻炼的内容、方法时,锻炼者应根据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来确定。二、持之以恒。人体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
的。若长期不锻炼,器官机能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衰弱。为了坚持锻炼,最好在每天的作 息表中,固定锻炼时间,形成习惯。三、循序渐进。锻炼者不要急于求成,应合理地提高锻炼目标。在训练中,教练员要重视队员全面身体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使队员移动更快速,动作更敏捷。
5.培养运动员良好的防守心理品质
顽强的战斗作风是防守技术发挥的保证。队员作风培养应贯穿在训练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坚持高标准,高要求自己。培养队员防守时的责任心和自豪感以及坚强的信心,使队员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比赛,都能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注意力,坚强的意志,取得防守成功的信心和旺盛的斗志,以及不受干扰的富有自制力的心理品质,在顺利中毫不松懈,在失利中永不气馁,在相持中不急不躁不紧张,不断提高队员对比赛场上的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三、防守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防守要保持平衡
指场上人数分布相对均匀,各个区域内的攻守人数对等。保持平衡还包括以大防大,以小防小,这样的与进攻对员相对称的情况。
2.重视协防的配合时间及选位
也就是必须掌握协同防守的配合时机,及时强占协防的良好位置。
3.重视防守姿势的训练
防守姿势是快速移动的前提条件。正确的防守姿势能提高运动员的防守移动的速度,抑制对方的进攻,因此教练员应重视对队员防守姿势的训练,使队员养成良好的防守习惯。
4.注意防守脚步和选位训练
防持球队员要正面面对持球者,距持球人一步,准备让持球者向哪一侧运球则那一侧脚在后。这种站法也是与同伴默契配合的信号,告诉同伴协防。防持球人一般要靠上去,迫使他向外线,边线运球,积极堵住他向篮下突破。防守者还要首先判断清楚持球者哪支手运球强,以便堵强手一侧,放其弱手一侧。在半场防守中,也可采用“放中堵边”的策略。
防守无球人的原则是:“球—我—他”,防守者、球、所防无球对手。作到对手向前跑堵在前,对手被球跑防其后,破坏对手接球,在移动堵截中,始终保持“球—我—他”的有利位置。
5.训练队员正当的利用躯干和手脚的作用
防守时要会利用身体强占有利位置,去阻止进攻队员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手的作用,防对方投篮、传球和运球时手一定要张开,在一般情况下要屈肘自然的放在腰部。对持球人手要有威胁,用真假动作给持球人施加压力,但做动作的手要象蛇吐舌头吞食一样迅速伸缩,而且要不停的伸缩。必须学会只动前臂而不伸出上臂,否则会破坏身体平衡。
6.要充分利用规则来增强自己的防守能力
积极防守制造对方违例,如利用紧逼防守逼对手掷界外球5秒违例,在球刚到达中线时进行夹击逼迫对方球回后场违例等等。要使队员养成见球就夹击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有利位置造成对方失误和创造断球机会。
7.重视比赛临近结束的防守训练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比赛日趋紧张激烈,各队之间的比分也越来越接近,如何打好和防好比赛结束前最后几十秒,十几秒和几秒钟的比赛,已是许多世界强队训练的重点。在训练中教练员应加强比赛结束前的防守训练,模拟比赛时本队在领先一至三分时或在落后一至三分时的全队防守战术。在训练中使队员清楚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坚持集体协防,打破对方进攻战术,在什么情况下宁可犯规来争取进攻机会,以达到比赛的最后胜利。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
对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进行研究,从影响青少年防守能力因素,包括青少年的性格特征,防守意识,防守的站立姿势,防守时身体重心的平衡,防守时的手臂动作进行分析,对提高青少年防守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并从防守有球队员和防守无球队员两大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及在防守中应注意的问题。
2.建议
防守要保持平衡,重视协防的配合时间及选位,重视防守姿势的训练,注意防守脚步和选位训练,训练队员正当的利用躯干和手脚作用,充分利用规则来增强自己的防守能力,重视比赛临近结束的防守训练。
参考文献:
[1]杨桦: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2]万新民:对篮球防守训练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5期,29-30
[3]张立新:论篮球防守观念的演变历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3期;29-55
[4]张汉清:“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意识的培养”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6,10
[5]张俊青:篮球运动防守战术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1期;58-59
[6]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9)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防守意识;培养与训练
一、青少年篮球防守意识的分析
1.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的影响
青少年一般十五、六岁,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对防守的意义了解不深刻,而且对篮球都是从进攻技术开始学习的。喜欢进攻,消极防守,防守时不全力以付,喜欢表现。
2.防守意识差
在进行防守时,一味的跟随进攻方后退,而没有攻击性,缺乏主动性,队员一开始接受的技术就是进攻,即使练习防守也没有强调防守的重要性,训练中进攻接触的多,防守练的少,强化了进攻意识,而忽略了防守意识培养。
3.防守的站立姿势不正确
防守时,重心应放在前脚掌上,屈膝降臀(屈膝的角度是关键,关系到重心的降低,腿部的发力,最好的角度是130°)。两脚距离比肩宽,脚后跟稍微抬起,对手臂的要求是两臂曲肘高于腰。同时头要正,上体较直,微前倾。但不少运动员在防守时两腿较直,两脚间距过大或过小,并且在防守部分进攻者要根据其特点来调整防守的脚步站立,不要只采取一种防守姿势站立,很容易造成防守的漏洞或防守的犯规。
4.防守时身体重心的平衡
身体平衡是防守技术的关键,在快速移动中的突然变向时能否保持身体平衡取决于脚步的移动,手臂与头的动作。在训练中不应该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移动,而应该在大幅度的移动中保持身体平衡,这样才能扩大防守动作的幅度,提高大面积防守的运动技能。
5.防守时的手臂动作
有些队员在防守时手臂下垂,放在胸前,或手臂抬起放在身体两侧,手部没有干扰球的动作。防守时手臂扬起,两手上下的摆动,要用手臂干扰对方的观察,趁机打掉对方的球,因此手臂的摆动有很大作用。
二、提高个人防守能力途径
1.防守有球队员
(1)防守姿势
对于持球队员,必须逼紧防守,在精神上给对方以压力。防守人的臂弯曲在胸前以能触摸到对手的球为距,重心降下来,落在前脚掌上,保持身体的平衡。
(2)防传球
阻止进攻队员任意传球,用手臂干扰设法使他改变传球位置和传球方式,封住传球路线,破坏传球落点,尽量使他传不到配合点上。
(3)防投篮
尽全力不让对手到他习惯的投篮点投篮,迫使他改变习惯的投篮点,习惯的投篮方式和出手速度及弧度,迫使他勉强出手,特别是用同侧手对进攻队员进行封盖,这样能有效的防止对手投突结合的动作。当对手处于投篮距离和位置时,应靠近防守并积极干扰,阻碍其起跳投篮,如对方起跳也应随之起跳干扰封盖,以影响其命中率。进攻队员一旦在内线持球,则应进行围抢和夹击破坏其投篮,迫使外传造成失误。
(4)防突破
在防运球,防突破时,应该快速抢先移动脚步保持防守距离,不断调整防守位置,及时在对手移动的路线上抢占合法有利位置,用身体堵住对手突破路线,并借以造成对方撞人犯规。当对手运球后停球,要直体靠近防守,挥臂干扰,迫使其传反弹或高吊球,控制重心,以免被造犯规。
(5)在外围要于一侧的防守持球队员(错位防守)
根据对手的特点,只准对方向即定的方向移动,即可迫使其向内侧移动,利用同伴的防守、或迫使其向外侧移动,阻拦其突破路线和造成停球夹击。
2.防守不持球队员
(1)防守不持球队员的目的
防守不持球队员的目的,首先是防接球,其次是阻截其突切路线和破坏掩护配合,在限制区内干扰进攻队员的移动。外线防守则要积极移动,迫使进攻队员退出习惯的攻击点。要积极抢占的点或面,卡住对方,使其改变原来的移动路线。
(2)位置的选择
防守位置的选择,应该根据“球—我—他”的原则使自己的防守位置处在与自己防守的对手之间的有利位置上,即球、我、他三者形成三角形。其主要目的是破坏对手的传、接球路线,不让对手接球或伺机断球。
(3)在有球侧45度地区防无球人时
要大胆的靠近对手,不让对手轻易接球,当对手从无球状态获球的一刹那,应立即调整防守位置和变换脚步动作,从防无球变防有球,阻挠其持球攻击,并注意进攻队员的掩护意图及时破坏及掩护配合。
(4)球在异侧防无球人时
应堵在对手前面,防其空切;在远离球的弱侧防守,可大胆远离对手,向篮下,向有球侧靠拢,保护篮下,加强协防低线防无球人时,应堵住其移动的路线,不让对手在底线随意的穿插。
(5)在限制区一带防守无球人时
应采取侧前防守,合理运用身体,抢先卡住移动路线,堵截对手的横向切入,始终保持“球—我—他”的合理位置,阻止对手在限制区内接球,加强对球的争夺。特别注意加强挡抢篮板球的意识,积极抢位防守。
3.培养运动员防守的意识
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球队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提高防守技术已日益被重视。要让队员随时注意场上的变化,观察同伴防守位置和意图,以使自己能够及时协防和进行配合行动。在激烈比赛中,经常要求队员头脑要清晰,冷静。教练员要强调某些细节动作的训练,在移动中,防守者始终要使自己处于不平衡状态,便于快速移动,防守对方距离要适中,并且要掌握对方的移动节奏,从而在此基础上控制其随意移动。在抢、打、断球中,抢球时要注意抢球的时机,一般在离持球者较近,对方刚拿到球或转身将球暴露等不在意时,快而狠、果断地将球抢过来。打运球者的球时,一般在把握其运球节奏后,赐机靠近运球者运球手一侧,看准时机,短促而快速地在球反弹中将球打掉。还有在集体配合的防守中要与同伴形成共识,统一行动,进行封堵、夹击、抢断等。同时要制造出使对方慌乱的声势,如形成夹击时,口中要不断“夹、夹、夹”等,给对方心理上施加各种压力等等。
4.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提高防守能力的重要条件。所谓身体素质的指标由力量、耐力、柔韧性组成。想提高身体素质也应从这三方面着手。力量是指机体某部分肌肉的爆发力;柔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的弹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疲劳的能力。由于三者相互关联,任何一种机能下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身体素质,锻炼时要特别注意三者相结合,缺一不可。进行这三种锻炼的总原则是:一、因人而异。选择锻炼的内容、方法时,锻炼者应根据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等来确定。二、持之以恒。人体组织器官是“用进废退”
的。若长期不锻炼,器官机能会慢慢消退,体质也会衰弱。为了坚持锻炼,最好在每天的作 息表中,固定锻炼时间,形成习惯。三、循序渐进。锻炼者不要急于求成,应合理地提高锻炼目标。在训练中,教练员要重视队员全面身体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使队员移动更快速,动作更敏捷。
5.培养运动员良好的防守心理品质
顽强的战斗作风是防守技术发挥的保证。队员作风培养应贯穿在训练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坚持高标准,高要求自己。培养队员防守时的责任心和自豪感以及坚强的信心,使队员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比赛,都能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注意力,坚强的意志,取得防守成功的信心和旺盛的斗志,以及不受干扰的富有自制力的心理品质,在顺利中毫不松懈,在失利中永不气馁,在相持中不急不躁不紧张,不断提高队员对比赛场上的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
三、防守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防守要保持平衡
指场上人数分布相对均匀,各个区域内的攻守人数对等。保持平衡还包括以大防大,以小防小,这样的与进攻对员相对称的情况。
2.重视协防的配合时间及选位
也就是必须掌握协同防守的配合时机,及时强占协防的良好位置。
3.重视防守姿势的训练
防守姿势是快速移动的前提条件。正确的防守姿势能提高运动员的防守移动的速度,抑制对方的进攻,因此教练员应重视对队员防守姿势的训练,使队员养成良好的防守习惯。
4.注意防守脚步和选位训练
防持球队员要正面面对持球者,距持球人一步,准备让持球者向哪一侧运球则那一侧脚在后。这种站法也是与同伴默契配合的信号,告诉同伴协防。防持球人一般要靠上去,迫使他向外线,边线运球,积极堵住他向篮下突破。防守者还要首先判断清楚持球者哪支手运球强,以便堵强手一侧,放其弱手一侧。在半场防守中,也可采用“放中堵边”的策略。
防守无球人的原则是:“球—我—他”,防守者、球、所防无球对手。作到对手向前跑堵在前,对手被球跑防其后,破坏对手接球,在移动堵截中,始终保持“球—我—他”的有利位置。
5.训练队员正当的利用躯干和手脚的作用
防守时要会利用身体强占有利位置,去阻止进攻队员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手的作用,防对方投篮、传球和运球时手一定要张开,在一般情况下要屈肘自然的放在腰部。对持球人手要有威胁,用真假动作给持球人施加压力,但做动作的手要象蛇吐舌头吞食一样迅速伸缩,而且要不停的伸缩。必须学会只动前臂而不伸出上臂,否则会破坏身体平衡。
6.要充分利用规则来增强自己的防守能力
积极防守制造对方违例,如利用紧逼防守逼对手掷界外球5秒违例,在球刚到达中线时进行夹击逼迫对方球回后场违例等等。要使队员养成见球就夹击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有利位置造成对方失误和创造断球机会。
7.重视比赛临近结束的防守训练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比赛日趋紧张激烈,各队之间的比分也越来越接近,如何打好和防好比赛结束前最后几十秒,十几秒和几秒钟的比赛,已是许多世界强队训练的重点。在训练中教练员应加强比赛结束前的防守训练,模拟比赛时本队在领先一至三分时或在落后一至三分时的全队防守战术。在训练中使队员清楚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坚持集体协防,打破对方进攻战术,在什么情况下宁可犯规来争取进攻机会,以达到比赛的最后胜利。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
对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进行研究,从影响青少年防守能力因素,包括青少年的性格特征,防守意识,防守的站立姿势,防守时身体重心的平衡,防守时的手臂动作进行分析,对提高青少年防守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并从防守有球队员和防守无球队员两大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及在防守中应注意的问题。
2.建议
防守要保持平衡,重视协防的配合时间及选位,重视防守姿势的训练,注意防守脚步和选位训练,训练队员正当的利用躯干和手脚作用,充分利用规则来增强自己的防守能力,重视比赛临近结束的防守训练。
参考文献:
[1]杨桦:论现代篮球战术意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2]万新民:对篮球防守训练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5期,29-30
[3]张立新:论篮球防守观念的演变历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3期;29-55
[4]张汉清:“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意识的培养”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6,10
[5]张俊青:篮球运动防守战术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1期;58-59
[6]陈章云:篮球意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