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刚接触数学学习的基础时期,直接关系着学生整个数学学习生涯。一旦小学阶段不能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那势必会令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在日后的学习中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在了解了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作为当前教育优势较为突出的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令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充足的学习欲望。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研究对象,针对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研究
一、游戏化教学内涵及其教学意义
游戏化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往往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通过生活形象的小游戏,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由于游戏化教学自身的特点,其往往被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之中。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活动相对单一,而且教学内容也主要依赖于教材,教学形式也都是“纯讲”,长久下去不但不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一负面影响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尤为突出。而游戏化教学的产生与应用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前行,另一方面由于小游戏自身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知识,从根本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原则
(一)确保游戏化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有些教师已经开始应用游戏化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偏离教学目的的情况,导致游戏化教学自身的促进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且时刻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开展数学教学,这样才可以令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实现学校为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与要求。
(二)游戏过程中要遵守纪律
若想进一步保障教学成果,教师还应当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游戏规则。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应严格遵循游戏规则,以确保游戏化教学模式作用的有效发挥。此外,教师还需积极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应用方式。规则是确保游戏顺利推进的基础,帮助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有效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明确游戏教学的最佳时间
虽然游戏化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只使用这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都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应用中,教师应该注重游戏教学开展的具体时间,确保在不会占用太多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应用游戏化教学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
(一)挖掘游戏化教学的教育价值,利用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通过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调查了解可知,大多数小学生的表现欲望较强,更喜欢在一些刺激性的活动中取得胜利,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而游戏化教学正好可以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竞争性质的教学小游戏,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还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开展课堂小游戏的根本目的不是选出冠军,而是要在游戏之中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以此避免学生过分注重游戏结果,忽略了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
举个例子,就像在学习加法与乘法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玩偶拿出来,让小学生自己数数不同玩偶的数量,再要求小组进行加法、乘法竞赛,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多。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还可以通过趣味小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对加法、乘法知识点的学习印象。
(二)挖掘游戏化教学的教育价值,利用动手操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对当前教学实践的调查了解可知,虽然当前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却总是会忽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汇总也十分突出。但是在我国新课程标准的约束下,小学生必须要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利用教学小游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懂得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的相关知识点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图形,但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这些图形,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利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制作出来,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选择物体,并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原出来。之后,教师結合学生的手工作品,引导学生将物体抽离出来,从图形的角度理解物体的形状,结合课本中图形的基本知识,引申出正方体、长方体等基础知识,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中,小学义务教育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基础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与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确保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教师应该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探寻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当前,游戏化教学已经在小学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师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导致教学成效不如人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充分明确游戏化教学的教学原则,深入挖掘游戏化教学自身的良性竞争与动手实践性特点,并以此为重点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不断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峰.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No.364(16):81-82.
[2]张智慧.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好家长,2017(25):62-62.
[3]曾彩.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技巧及价值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0):160.
[4]周蓉.浅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好家长,2017(30):102-102.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研究
一、游戏化教学内涵及其教学意义
游戏化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在进行游戏设计时,教师往往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通过生活形象的小游戏,可以为课堂教学增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由于游戏化教学自身的特点,其往往被应用于小学阶段的教学之中。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活动相对单一,而且教学内容也主要依赖于教材,教学形式也都是“纯讲”,长久下去不但不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一负面影响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尤为突出。而游戏化教学的产生与应用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形式,促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前行,另一方面由于小游戏自身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知识,从根本上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原则
(一)确保游戏化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有些教师已经开始应用游戏化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偏离教学目的的情况,导致游戏化教学自身的促进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且时刻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开展数学教学,这样才可以令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学习知识,实现学校为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与要求。
(二)游戏过程中要遵守纪律
若想进一步保障教学成果,教师还应当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游戏规则。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应严格遵循游戏规则,以确保游戏化教学模式作用的有效发挥。此外,教师还需积极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数学知识在游戏中的应用方式。规则是确保游戏顺利推进的基础,帮助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有效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明确游戏教学的最佳时间
虽然游戏化教学具有较为突出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是只使用这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等都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应用中,教师应该注重游戏教学开展的具体时间,确保在不会占用太多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应用游戏化教学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
(一)挖掘游戏化教学的教育价值,利用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通过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调查了解可知,大多数小学生的表现欲望较强,更喜欢在一些刺激性的活动中取得胜利,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而游戏化教学正好可以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游戏化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竞争性质的教学小游戏,这样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还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开展课堂小游戏的根本目的不是选出冠军,而是要在游戏之中学会基本的数学知识,以此避免学生过分注重游戏结果,忽略了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
举个例子,就像在学习加法与乘法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玩偶拿出来,让小学生自己数数不同玩偶的数量,再要求小组进行加法、乘法竞赛,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的得分最多。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还可以通过趣味小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对加法、乘法知识点的学习印象。
(二)挖掘游戏化教学的教育价值,利用动手操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对当前教学实践的调查了解可知,虽然当前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却总是会忽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汇总也十分突出。但是在我国新课程标准的约束下,小学生必须要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游戏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利用教学小游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懂得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的相关知识点时,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图形,但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这些图形,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利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制作出来,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选择物体,并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原出来。之后,教师結合学生的手工作品,引导学生将物体抽离出来,从图形的角度理解物体的形状,结合课本中图形的基本知识,引申出正方体、长方体等基础知识,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中,小学义务教育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基础性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与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确保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教师应该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探寻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当前,游戏化教学已经在小学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师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导致教学成效不如人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充分明确游戏化教学的教学原则,深入挖掘游戏化教学自身的良性竞争与动手实践性特点,并以此为重点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不断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峰.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No.364(16):81-82.
[2]张智慧.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好家长,2017(25):62-62.
[3]曾彩.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技巧及价值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0):160.
[4]周蓉.浅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好家长,2017(30):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