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居民特发性震颤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常住居民特发性震颤(ET)的患病率及发病相关因素。

方法

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和田地区7县1市中随机抽取和田市、于田县、墨玉县及洛浦县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10年)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按ET诊断标准筛选ET患者并计算其患病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1∶1随机选出未患ET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且与病例组在性别、族别、年龄(±2岁)方面相匹配。采用结构式问卷,以面对面方式调查了解ET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两人独立录入,分析和田地区各年龄组的ET的患病率,并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各研究因素与ET的关系进行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和田地区2013年11至12月共有5 932例人接受问卷调查,其中发现ET患者216例,且均为维吾尔族,该地区45岁以上ET的总患病率3.64%,其中45岁以上男性患病率为3.76%,女性患病率为3.52%。45~54岁、55~64岁、65~74岁、7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3.08%、3.72%、4.08%、4.31%。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药接触史(B=2.664,χ2=86.773,P<0.05,OR=14.347,95% CI 8.192~25.127)、家族史(B=3.191,χ2=61.430,P<0.05,OR=24.303,95% CI 10.943~53.972)可增加ET的发病风险;而职业、文化程度、运动及社会活动、饮茶、饮食习惯与ET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45岁以上ET患病率为3.7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ET患病率呈增高趋势。该地区ET发病可能与年龄、农药接触史及家族史密切相关,并为该地区ET早期预防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炎症早产和非炎症早产血清蛋白质组诊断模型.探讨应用蛋白质指纹技术进行早产的早期预警并区分炎症早产.方法 从2008至2010年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挑选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选条件和分娩后胎盘胎膜的病理结果,分5组每组50例:炎症早产组,非炎症早产组,盲法验证组和炎症足月产组;用正常足月产组做对照.各组标本50例,共250例.应用SELDI-TOF-MS蛋白质指纹技术
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它通过诱发进一步的生理适应性反应,可引起局限组织损伤或促进清除致炎因子.炎症的发展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事件包括微动脉扩张、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液体渗出以及血浆蛋白和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等.炎症的发生机制与许多炎症介质的生成密切相关,这些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组胺、缓激肽、血小板活化因子和促炎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IL)-1、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期刊
目的 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血小板α和β分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76例A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奈哌齐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每组38例.多奈哌齐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每晚5 mg口服;对照治疗组给予常规改善脑代谢药物.另设本院同期非痴呆疾病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12周后分别测定两组AD患者的AD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您好!发表在贵刊2011年第10期的文章《曲普瑞林兴奋试验在评价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中的价值》,因为版面限制等因素,未对曲普瑞林兴奋试验中的用药途径和药物剂量进行详细描述,在此我们补充说明如下。
期刊
目的 对比严重左心室扩张(LV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方法 选择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在我院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严重LVD患者251例,分析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住院和随访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影响.结果 严重LVD患者接受PCI治疗101例,CABG治疗150例,其中PCI组的住院MACCE发生率低于C
目的 对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 CPC)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进行基础力学研究.方法 证实无病理缺陷、骨折、畸形或肿瘤的18具新鲜股骨标本,分为两组:实验组(右侧股骨)与对照组(左侧股骨),依据Evans分型中的ⅢA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造模,每组各18根股骨,实验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固定联合CPC固定,对照组采用单纯LPFP固定.将股骨标本固定在特殊的夹具内进行力学对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CT灌注成像(CTP)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检测发病时间与CTP缺血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75例发病8h内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检查,分别在发病当天、发病14 d、发病90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的Ra
期刊
期刊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A),探讨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10月因疑诊冠心病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CTA检查结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根据胱抑素C水平将其分为胱抑素C水平正常组(≤0.95 mg/L)和胱抑素C水平升高组(>0.95 mg/L);冠状动脉病变根据冠脉狭窄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根据冠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