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460例患者资料,筛选乳腺癌骨转移病例,分析骨转移患者的病史、原发肿瘤来源、好发部位、转移时间等临床相关特点。结果46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骨转移97例(21.09%)。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以椎体、骨盆、胸骨为主,乳腺癌早期浸润癌与非浸润性癌患者无骨转移发生。乳腺癌手术后3年内的骨转移发生率高达62.89%(
【机 构】
:
030013 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030013 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030013 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030013 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相关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460例患者资料,筛选乳腺癌骨转移病例,分析骨转移患者的病史、原发肿瘤来源、好发部位、转移时间等临床相关特点。
结果46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骨转移97例(21.09%)。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以椎体、骨盆、胸骨为主,乳腺癌早期浸润癌与非浸润性癌患者无骨转移发生。乳腺癌手术后3年内的骨转移发生率高达62.89%(61/97)。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乳腺癌术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状况、腋窝淋巴结阳性数、HER2表达及术后辅助化疗等属于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椎体、肋骨、骨盆、胸骨为主,以乳腺浸润性癌发生骨转移最为常见,患者发生骨转移与术后化疗、HER2表达及病情变化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12-2015年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为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监测、防控及爆发病例的调查及疫苗研发提供基线数据和方法学参考。方法采集河南省两个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1 433份。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抽提病毒RNA,两步巢式多重RT-PCR进行G/P基因分型。结果1 433份腹泻样本共检出A组轮状病毒482份,总阳性率
目的了解2015年四川省风疹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采用Vero/SLAM细胞分离培养风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扩增风疹病毒E1基因编码的739个核苷酸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19株风疹病毒分离株均属于2B基因型,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
目的PCR-RFLP的方法快速鉴别2010-2015在江西省采集的水痘-带状疱疹标本中的野病毒与疫苗株。方法选取2010-201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采集的的水痘-带状疱疹感染临床诊断病例的疱疹液和咽拭子标本共112份,分别使用特定引物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ORF62区、ORF38区和ORF54区进行扩增,对阳性扩增产物分别使用限制性内切酶SmaⅠ、PstⅠ及BglⅠ进行酶切,对酶切产物进行片
目的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可能病原进行鉴定并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方法以核酸酶和/或核糖体RNA探针杂交预处理患者咽拭子样本,非序列依赖单引物扩增(sequence-independent single primer amplification,SISPA)后制备测序文库,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及Real time RT-PCR验证。结果测序re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及其影响SVR的相关因素。方法①对129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其临床特点,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根据患者体重予15 mg/kg/d。定期监测HCV RNA,SVR率作为疗效评价主要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②以SVR为因变量,性别、年龄、RNA log值、肝硬化分期、是否初治、是否RVR为
目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s, NK)细胞是淋巴细胞的重要组成,属于固有免疫的一部分。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过程中,NK细胞既发挥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同时又可引起肝组织损伤。对于NK细胞在HBV感染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方法该研究比较了49例慢性HBV感染免疫清除期(immune clearance phase,IC)、3
目的评价股骨远端截骨和髌腱止点远端移位联合手术治疗儿童痉挛性脑瘫屈膝步态的近期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对存在屈膝步态、膝关节固定屈曲畸形10°~30°的痉挛性脑瘫儿童行股骨远端截骨和髌腱止点远端移位联合手术。16例(26侧下肢)纳入研究,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7.5~11.6岁,平均8.9岁。术后高分子绷带固定6周,拆除石膏后功能锻炼,夜间长腿管型支具固定维持矫形。记录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疝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儿童患儿临床资料264例。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共有年龄、性别、BMI、疝部位、术前病程、术前是否嵌顿、疝环口大小、结扎线种类等8个因素纳入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术后疝复发的
目的研究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敏感性的相关分子标志物,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直肠癌术前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预测直肠癌术前放疗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33例,收集所有患者放疗前血清癌胚抗原(CEA)、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67及胸苷酸合成酶(TS)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以及放疗前影像资料[CT或磁
目的提高对胃间质瘤病理特点、临床诊疗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对1例儿童胃交界性间质瘤恶变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儿童期起病,以腹部包块、腹痛、腹泻、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通过剖腹探查、免疫组织化学等明确诊断为胃交界性间质瘤,未接受手术及分子靶向治疗,随访至2016年3月已达6年之久,其日常生活及学习尚能自理,但病灶出现逐年增大并远处转移。结论不经治疗的胃交界性间质瘤有恶变及转移趋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