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就诊的RA病例123例,其中男25例,女98例,中位数年龄60岁;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53名,其中男12名,女41名,中位数年龄55岁。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外周血的MMP-3、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4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43,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检验科,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就诊的RA病例123例,其中男25例,女98例,中位数年龄60岁;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53名,其中男12名,女41名,中位数年龄55岁。检测所有受试者的空腹外周血的MMP-3、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水平,记录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采用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ROC曲线等统计方法,分析两组结果差异、相关性分析及血清MMP-3对RA的诊断效能。
结果RA组血清MMP-3水平为(79.71±123.5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0±14.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P<0.001)。RA组患者血清MMP-3与ESR、hs-CRP、DAS28均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1,0.372,0.405,P值均<0.001)。血清MMP-3诊断R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5,取诊断界限值为32.5 ng/ml时,敏感度为64.44%,特异度为75.76%。
结论RA患者血清MMP-3水平显著升高,与RA疾病活动度高度相关,可能对RA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疾病预警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黏蛋白4(MUC4)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脑膜瘤258例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5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MUC4、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孕激素受体(PR)、SSTR-2蛋白的表达,比较MUC4、EMA、PR、SSTR-2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情况。结果258例脑膜瘤患者中男性85例,女性173例,年龄20~81岁,
目的探讨具有TSC2基因突变的儿童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8年2例ESC RCC临床资料,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进行形态学观察;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FE3、TFEB断裂重排基因;分子基因检测,PCR扩增,二代测序。结果2例ESC RCC为男性,年龄分别9岁8个月和13岁,均发生在右肾。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是肿瘤间质的主要成分,既可促进肿瘤增殖、转移和耐药,又可抑制肿瘤演进,具有功能异质性。CAF可起源于不同细胞,具有来源多样性,其来源多样性导致其功能异质性。不同来源的CAF具有不同的分子标志物,这将有助于对CAF进行分子分型。CAF的分子分型将为肿瘤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标。
目的探讨在食管梭形细胞癌中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0年5月至2019年5月术前未接受放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4 439例,复阅病理切片,查阅其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的63例食管梭形细胞癌病例进行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并分析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梭形细胞癌占同期所有食管鳞状细胞癌的1.4%(63/4 439
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PS)少见伴上皮样特征。该文报道1例74岁男性,左阴囊肉瘤切除术后复发,复发肿块镜下示弥漫一致片状排列的上皮样肿瘤细胞,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MDM2、INI1、p16、H3K27me3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80%;其余CD31、CD34、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低相对分子质量角蛋白
目的探讨韦氏环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wPTCL-TFH)临床病理学及遗传学特点,并与结内伴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nPTCL-TFH)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对比分析,以加深对该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诊断的wPTCL-TFH 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EB病毒编码的RNA(
铜染色广泛应用于肝脏病理诊断,目前比较各种染色方法效果的研究较少。该文收集2008—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经肝穿刺确诊的Wilson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共243例,采用红氨酸法、罗丹宁法、Timm银染法3种特殊染色对铜颗粒染色,并分析染色结果。Timm银染法与红氨酸法、罗丹宁法相比,对铜累积性肝病铜颗粒的沉积有较高的染色阳性率和染色强度,可有效辅助铜累积性肝病的诊断。
伴有IRF4重组的大B细胞淋巴瘤是2017版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新定义的亚型,属于预后良好型,相对罕见。该文报道1例IRF4不典型重组的病例。患者男性,12岁,发现双侧颈部肿物4个月。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性增生,细胞核大,细胞凋亡和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a、MUM1和bcl-6阳性,bcl-2、CD30、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IRF4分离探针呈
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该文报道1例产前诊断中心送检死胎,尸体解剖发现左、右侧脑室明显扩张,多个脏器组织切片内见巨细胞包涵体,脑实质呈明显病毒性脑炎改变,病理解剖诊断:播散性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合并脑室扩张畸形。尸检提示:(1)临床上对于巨细胞病毒抗体IgM阳性孕母,应更积极地进行产前辅助检查,明显发育异常胎儿可选择终止妊娠。(2)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严
病理科常规开展的基因扩增检测工作,主要是基于非传染性组织样本的基因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及进展要求提升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符合要求的基因扩增实验室会越来越多地承担核酸检测工作。因此尽快评估与改造实验室、明确实验室设施要求与安全规范极为重要。该科室结合实验室设施要求以及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经验,对病理科基因扩增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设施要求进行分析,为申请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