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法元素是一个既新颖又传统的概念。说其传统,是因为它与传统的教法概念多有相通之处;说其新颖,是因为在传统理解的基础上,它又具有更多的含义。近年来,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多地被挖掘。所谓教法元素,是指构成教法集合具体的、单一的、有针对性的方法。研究者指出:教法元素在体育教学中主要包括讲解、示范、演示、指导和提问五个基本环节。这五个基本环节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是适合的,而以其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思想,亦是必须的。
体育教学背景下教法元素功能
教法元素的母体是教法。何为教法自不必多言,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法概念自有理解。而作为教法的内涵与外延,教法元素细致地指出了某一教法的实施原则、步骤等,这就使得教师在掌握运用某一个具体的教法时,有了一个抓手,从而也就能更好地对某教法产生实质性的理解。这里特别阐述一下体育教学背景下教法元素的功能。
从宏观层面来看,体育教学法中有整体教学法一说,即围绕体育教学的目标,整体构建某个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方法。譬如掷实心球,目标是使实心球扔得远一些,但具体的教学方法却是围绕如何有效地掌握掷实心球的方法来进行的,这显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从教法元素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本内容的教学划分为“教师用语言讲解掷实心球的动作要求”“教师对掷实心球动作的示范”“教师分解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演示”“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教师给予指导”“结合学生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提问并获得学生有效的信息反馈”五个组成部分,让师生之间教学掷实心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此五个组成部分中,又以教师指导以及提问的教法元素功能最需要受到重视。教师的指导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比如说,同样是球掷不远,甲学生可能是由于腰部发力不科学,而乙同学可能只是因为当天身体不舒服而已。充分将具体的教法分解为各个元素,然后围绕教法元素去发掘教法的功能,是教法元素要领的重要意义所在。
掌握教法元素的技巧
掌握教法元素的技巧在哪里?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科学地选择不同的教法元素并进行有机组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到适切的体育。众所周知,高中生已有较强的自我判断能力,知晓自己在体育学习中的强项与弱点,但却不知道如何通过有效训练来改变体育学习中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理解教法,精心选择不同教法中的元素,组合成适合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的新教法。显然,这一教学思路的关键,在于对不同教法的灵活运用,在于提取不同教法中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法元素。这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要义也是完全一致。
例如:一位女学生在4×100米的接力赛训练中,一直掌握不好接棒的技术,通过多次重复训练也没有解决。笔者分析,该学生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出在技术掌握上。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做了一个看似机械却很有效的工作——用手机录制下该生与其他学生在接棒时的动作,然后仔细观看以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观察发现:该生对于接棒时机的把握有问题,而后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这一判断得到了验证:该学生认为,接棒需要稳定性,而稳定性与高速度跑是矛盾的,因此必须减速接棒;同时又由于她高度重视这一动作,反而导致了她在实际接棒过程中心理波动剧烈,结果可想而知。了解到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给她播放了一些高级赛事中的相关视频,并结合相对运动的知识强调——接棒的关键并不在低速而在于相对静止,接棒时心理要稳,不要过于担心……这样的教学指导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这样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较好地关注了不同的教法元素:既运用了现代手段教学法中的视频拍摄与分析元素,又用了宏观教学法中的运动原理指导元素,还采用了方法指导教学法中的动作分解与示范元素,当然也运用了体育运动心理中的心理指导元素。可以说,不同体育教学法中相应元素的提取与运用,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在实际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建立科学认知
从面上来说,教法是体育教师较多关注的对象,而教法元素却关注的较少。教法元素不能脱离具体的学科而存在。笔者认为,结合体育与健康两个关键角度去理解教法元素,是高中体育教师建立自身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并进一步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体育具有传统的认识,强健学生的体魄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应当是不同体育教学法的教法元素的认知关键。健康既指身体健康,也指心理健康。化解学习压力、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这一角度讲,有些优秀的体育教师能够通过风趣的教学语言、到位的动作指导、适切的心理辅导,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这恰恰是对体育教法元素的最佳注解。
总之,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对教法及教法元素建立科学的认知,这样,才能在促进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少青,杨国庆.教法元素的内涵与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1(11).
[2]陈江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法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体育教学背景下教法元素功能
教法元素的母体是教法。何为教法自不必多言,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法概念自有理解。而作为教法的内涵与外延,教法元素细致地指出了某一教法的实施原则、步骤等,这就使得教师在掌握运用某一个具体的教法时,有了一个抓手,从而也就能更好地对某教法产生实质性的理解。这里特别阐述一下体育教学背景下教法元素的功能。
从宏观层面来看,体育教学法中有整体教学法一说,即围绕体育教学的目标,整体构建某个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方法。譬如掷实心球,目标是使实心球扔得远一些,但具体的教学方法却是围绕如何有效地掌握掷实心球的方法来进行的,这显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从教法元素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本内容的教学划分为“教师用语言讲解掷实心球的动作要求”“教师对掷实心球动作的示范”“教师分解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演示”“学生进行实际训练教师给予指导”“结合学生动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提问并获得学生有效的信息反馈”五个组成部分,让师生之间教学掷实心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在此五个组成部分中,又以教师指导以及提问的教法元素功能最需要受到重视。教师的指导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比如说,同样是球掷不远,甲学生可能是由于腰部发力不科学,而乙同学可能只是因为当天身体不舒服而已。充分将具体的教法分解为各个元素,然后围绕教法元素去发掘教法的功能,是教法元素要领的重要意义所在。
掌握教法元素的技巧
掌握教法元素的技巧在哪里?笔者以为,关键在于科学地选择不同的教法元素并进行有机组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到适切的体育。众所周知,高中生已有较强的自我判断能力,知晓自己在体育学习中的强项与弱点,但却不知道如何通过有效训练来改变体育学习中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理解教法,精心选择不同教法中的元素,组合成适合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的新教法。显然,这一教学思路的关键,在于对不同教法的灵活运用,在于提取不同教法中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法元素。这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要义也是完全一致。
例如:一位女学生在4×100米的接力赛训练中,一直掌握不好接棒的技术,通过多次重复训练也没有解决。笔者分析,该学生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出在技术掌握上。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做了一个看似机械却很有效的工作——用手机录制下该生与其他学生在接棒时的动作,然后仔细观看以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观察发现:该生对于接棒时机的把握有问题,而后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这一判断得到了验证:该学生认为,接棒需要稳定性,而稳定性与高速度跑是矛盾的,因此必须减速接棒;同时又由于她高度重视这一动作,反而导致了她在实际接棒过程中心理波动剧烈,结果可想而知。了解到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给她播放了一些高级赛事中的相关视频,并结合相对运动的知识强调——接棒的关键并不在低速而在于相对静止,接棒时心理要稳,不要过于担心……这样的教学指导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这样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较好地关注了不同的教法元素:既运用了现代手段教学法中的视频拍摄与分析元素,又用了宏观教学法中的运动原理指导元素,还采用了方法指导教学法中的动作分解与示范元素,当然也运用了体育运动心理中的心理指导元素。可以说,不同体育教学法中相应元素的提取与运用,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在实际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建立科学认知
从面上来说,教法是体育教师较多关注的对象,而教法元素却关注的较少。教法元素不能脱离具体的学科而存在。笔者认为,结合体育与健康两个关键角度去理解教法元素,是高中体育教师建立自身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并进一步促进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体育具有传统的认识,强健学生的体魄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应当是不同体育教学法的教法元素的认知关键。健康既指身体健康,也指心理健康。化解学习压力、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这一角度讲,有些优秀的体育教师能够通过风趣的教学语言、到位的动作指导、适切的心理辅导,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这恰恰是对体育教法元素的最佳注解。
总之,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对教法及教法元素建立科学的认知,这样,才能在促进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少青,杨国庆.教法元素的内涵与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1(11).
[2]陈江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课堂教法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