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导学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阅读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意义进行阐述,从层次性要求、精简性要求、趣味性要求等方面,对阅读导学单设计要点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基于阅读导学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导学单;高年级;阅读策略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囫囵吞枣式阅读,而是要引导学生整本书进行阅读。整本书阅读便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准确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值得开展。但在小学时期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往往处于潜在的阅读层面,流于表面。为了实现深入阅读,就需要得到教师的专业引导。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阅读导学单方式,设计多元化阅读环节,提升专业阅读方式,给学生阅读活动开展提供引导。
  一、阅读导学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用意义
  阅读导学单主要指教师为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根据学生所阅读的书籍而设定的目标性阅读目标,并随着阅读过程逐一落实,其可以引导学生顺利阅读,不但可以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阅读情况,及时修改阅读对策,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合理设计阅读导学单。
  二、阅读导学单设计要点
  1.层次性要求
  每个学生阅读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性,不但各个年级学生阅读水平有所不同,即便相同年级学生,在阅读水平上也大不相同。所以,在进行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思考学生差异特性,充分展现层次性。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需要设计“读写任务卡”阅读导学单,并结合教学难度情况,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逐步引导。此外,相同年级阅读导学单可以设计不同阅读题目,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和阅读能力,选择对应的题目。根据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审计思维导向图,由学生自己选择,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还能满足阅读教学需求。
  2.精简性要求
  阅读导学单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的重要帮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秉持精简标准。其中,简也就是指用时少,导学单主要具备引导功能,不会占用学生过多学习时间,更不会加剧学生学习压力;精则是指话题精,导学单话题设计往往根据整体书内容进行,精挑细选,不刻意设定,由于散漫无际话题不但占据学生大量阅读时间,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内容和要点。在此情况下,需要教师事先进行整本书阅读,对整本书内容有所认识,并从细节入手,聚焦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阅读导学单设计的全面性。
  3.趣味性要求
  阅读作为一件美好的事情,不可让名目繁多,形成单一的阅读导学单。所以,在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应该彰显趣味性,满足学生感知事物的心理特点。首先,阅读导学单设计形式上应该做到丰富多彩,趣味横生,可以利用各种类型图形取代单一文字表述,吸引学生注意。其次,阅读导学单设计内容应该具备趣味性,设计一些具备挑战性和思考性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基于阅读导学单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1.加强学生概括能力培育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已经明确指出:“语文能力的基础在于概括,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单一文章进行比较,整本书涉及的人物数量众多,并且故事情节曲折,结构繁琐。所以,通过设计概括性阅读导学单,可以培养学生概括和总结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同时,概括文章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概括性阅读导学单通常应用在学生初步阅读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掌握提取关键(下转第16版)(上接第15版)词的技能,精准表述整本书阅读感受。例如,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文章概括,如“鲁滨孙漂流过程中十分惊险、刺激”等。并且也能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整本书故事情节进行连接。总之,学生可以结合导学单要求,化繁为简,快速概况整本书故事要点,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概况能力。
  2.设定探究性阅读导学单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要求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思维能力,倡导自主、合作能力。探究性阅读导学单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深入分析和探究。假设说概括性阅读导学单强调的是整体感受,则探究性阅读导学单需要引导学生找出细节,找出本文诸多内容和感受,培养学生良好审美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进行《狼王梦》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整本书内容情况,引导学生探讨文中所出现各主要狼的性格特点,并进行相互比较。并且,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思想,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精神上达成共鸣。
  3.定期开展阅读拓展活动
  通过概括性阅读导学单及探究性阅读导学单,学生能够对整本书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并进行微观探究,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双向观照下,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在这两种类型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内容情况进行,局限于整本书内容。但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提升不可局限于书本中,应该满足于整本书深入阅读,并应该开展和整本书内容相关的阅读拓展活动,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义务教学理念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语文资源开发和应用,创造性举办各种活动,增加学生在各个场所中对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拓展性阅读导学单设计和开发往往和整本书内容相关,通过进行阅读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意识,从而提升大部分学生阅读拓展能力。拓展性阅读导学单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整本书讲解内容,扩充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见识,深化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解读。
  例如,在进行《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整本书内容情况,设定多个话题,并在各项教学资源的引导下,设计各个不同类型的拓展性阅读导学单,便于学生对整本书内容的了解。第一,阅读导学单将整本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在《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中,包含了诸多关于冒险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一些关于冒险方面的事件,教师可以利用此机会,设计阅读导学单,让学生通过和父母交流,由父母带领开展一次关于冒险方面的活动,加深学生亲身感受,写一篇关于冒险游记。第二,阅读导学单挖掘和整本书内容数据相迎合,要求学生观看关于一些冒险节目,掌握冒险相关内容,编写详细笔记。第三,阅读导学单设计应该让学生根据阅读整本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热点话题,对整本书内容进行探索,并表达自己阅读观点。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过程中,通过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给学生今后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阅读导学单作为小学语文阅读中重要一部分,在阅读导学单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保证阅读导学单设计的合理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认真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和水平。
  [本文系珠海市金灣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微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顾林芬.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中问题驱动法的研究[J].才智,2018(29):65.
  [2]李群.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1):250.
  [3]赵玉兰.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及优化思考[J].甘肃教育,2018(10):97.
  [4]张应强.优化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91-92.
其他文献
时光荏苒,不觉已进入“扶枝待花开、喜获瓜果香”的七月,但连绵的阴雨却在学生的心中凭添了一份焦虑。这里既有备考的些许紧张,也有临近假期的无限畅想。总之,真是应了那首歌“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如何与学生一起站好最后一班岗?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收获汗水中的成长,笔者一直思考并努力寻找方向。因此,笔者挤出更多的时间走近课堂,走到窗边,静静地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组织管理班集体,安排好各项班里的各项工作,因此,班主任工作是琐屑而繁杂的,所以,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班主任一定要用爱心精耕细作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从点滴小事做起,妙用这些点滴小事,如春风化雨般润班。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点滴小事;精耕细作  课余在阅览室看《中国教育报》,正好看到周弘教授的一篇文章《赏识你的孩子》,文中讲过
地理学科内容丰富,与社会生产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好地理对我们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正因为地理内容丰富,知识点繁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时地会遇到一些如经纬度的判断、东西半球的划分、时区的判断、时间的计算、等高线的判定等难点,还有那些需要大量识记的概念、知识点,让许多同学感觉学习地理好麻烦,看着容易学着难,面对试题似轻松,下笔一做却是错?不要烦恼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需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现状与现存问题,对小学数学课堂模式进行不断摸索与创新,探究符合当下小学数学发展需求以及适合小学生发展需求的新模式,以适应当下新课改的变化,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与现存问题,提出几点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思考,为小学数学课堂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增大,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关注的内容。对于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而言,主要是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小学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现代小学教育过程当中,家长以及社会对于一个小学进行评价的基础标准之一。本文就当前小学学校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的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
一、活动背景  2018年10月24日是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的日子,这是全国人民更是珠海人的骄傲。大班的孩子们通过实地观看、通过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等方式对发生在身边的这伟大工程充满了浓浓的兴趣。班级里的新闻角、幼儿自发的谈话活动、艺术活动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听到对它的描绘,成为了大家的热门话题。  每逢全级幼儿在户外操场开展自主创游时,孩子们都会自发地进行一些关于港珠澳大桥的搭建
【摘要】如果说课堂的“领航者”是教师,那么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头羊”便是“小老师”。“小老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驱动与核心,同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桥梁与纽带。“小老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由此可见,培养“小老师”俨然成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当务之急。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于如何打造“小老师”在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出了以下五点拙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老师;小组合作
【摘要】“人本德育”从字面上理解即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它是相对于脱离了“人”的德育教育而言的,学校“人本德育”即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德育,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倡导人本主义德育,他认为,真正的德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促进者”,而不是权威。可见,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德育不应只是管理人、约束人、控制人的教育,而是应创造条件发展人的教育。任何脱
【摘要】班干部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如何培养班干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本文从班干部选拔,培养等几方面分析如何提高班干部的综合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建设。  【关键词】班干部;培养;促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才能组建一支精干的班干部队伍,优秀的班干部既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又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既能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又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3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广东省教育厅指导,肇庆学院主办的全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肇庆学院开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肇庆市副市长陈宣群以及77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园丁”齐聚北岭山下,聚力“照亮”乡村学子的求学成才路。  本次论坛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论坛,与会人员通过主旨报告、主题发言、分组研讨等多个环节深入研讨乡村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