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创新”的琴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正呼唤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从而叩开学生创新思维的心扉。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我就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是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我们数学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要用创新精神去寻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教师没有创新精神,那么怎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所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靠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去培养。
  例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x-2)=3时,正常的解法是把常数项移到左边,再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后来解。而一个同学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x-2)=3时,把方程写成x(x-2)=3×1和x(x-2)=(-1)×(-3),由此得出方程的解x=3或x=-1。他的老师认为这样解法是错误的。其实这个学生解法是对的,这个学生具有创新的解法,但教师否定了这个学生的正确解法,使这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被压制了。这样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吗?从这个例子可见: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为创新提供动力。
  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积极探索事物的心理意向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激励等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我在创设情境教学时,常用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过程的故事:用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故事等引入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初一引入负数的教学时,先通过介绍古代人是怎样使用算筹计数的,并逐步发展到今天所要学的负数的。让学生对本来枯燥无味的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为创新提供内部的动力。还例如:讲初二几何的勾股定理时,讲了“百牛定律”的故事,以及我国古人在测量土地时是怎样通过“打绳结”画直角等有趣的故事来说明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起创新思维的涌动。
  三、创设融洽和谐课堂氛围,为创新提供外部环境。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够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我们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愉悦有序的教学气氛,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讨论、师生对话的多向交流,缩短师生距离,使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逐步消除学生课堂拘谨的局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逐步养成质疑的科学素质。并在方式方法上注意到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或回答问题是否正确都要给予热情鼓励。力求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注意启迪、挖掘、放纵学生思维,给学生答疑、质疑的机会和充分信任与尊重,增强学生了的自尊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巨大动力,是创新意识的显态表现,美籍华人李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提问。”而提出问题正是创造的前奏。例如,历史上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对于苹果能从树上掉到地下,这件事始终熟视无睹,但却引起了牛顿的好奇心,提出了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是掉到天上,进而研究取得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重大发现。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践证明,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而这一结果又能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例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如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用几何画板演示圆锥曲线的生成过程以及演示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不同位置关系等等: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如用高斯计算前100个自然数的和的故事引入等差数列:运用与直觉相矛盾的现象激出好奇,如用画“带箭头”和“带箭尾”的等长线段的视觉误差或圆柱形茶杯的高与直径的视觉误差激出好奇;在讲空间中直线的位置关系时,用如下问题引入:用6根火柴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局限于在一个平面内,无论如何是摆不出来的,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6根火柴真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这时只须轻轻一点:可以竖起来试试,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空间,很快获得成功。进而再问12根火柴最多能拼成几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时,学生就很快会得出正确答案了。通过这些有趣例子,能有效地打破学生单项思维,激发出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综上所述,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首先提高教师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在教学上的创新,做教学的有心人。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及几何画板和各种直观教俱)。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质疑,敢于猜想,尚于归纳总结综合。在解证题目时常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和收敛。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章敏毅.数学教学中的题组教学.中学数学月刊[J].
  [2]初中数学教材(7—9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开始变得更加自由和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提高,这是数学教学改革带来的好的效果。作为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去一步步深入探索。那么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活起来呢?  一、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关系。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
期刊
【摘要】健康的情感不是智商,胜似智商。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应是幼儿初期最为重要的一点,当代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也应是教师培养幼儿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的情感,对于孩子来说,像是成长中的阳光、雨露。没有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孩子的情感要靠教师、家长悉心的培养,才能健康发展。  【关键词】健康情感 幼儿 注重 培养  怎么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呢?我认为除了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外,还应该拥有一个健
魏书生被称为“久违的教育家”,他所教授的班级也有差生,甚至,他还曾经带过一个全部由差生组成的班级。这个班级,用魏书生的话说,就是“是全年组各个班选拔出来的,都是不太听话的,学习比较差的,有的是好打架的,五十三名同学全是男同胞,没有一个女同学。”那么,魏书生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这些后进生的呢?  首先,魏书生并没有放弃和歧视这个特殊班的学生。在魏书生的眼里,每个人在自己的幼年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
期刊
泰戈尔曾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卢梭也说过:“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对生命作过完美的诠释。生命究竟是什么呢?它在不同的年龄,人们对它的理解将会不同。那对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生命这个抽象的概念又意味着什么?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以她不屈的一生诠释了生命,更以她的作品《生命生命》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是新课程标人教版语文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