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补充营养素让你不当“老糊涂”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中国已经成为老年痴呆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目前临床上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没有很好的办法,但科学研究证实,合理的饮食营养对老年痴呆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补充微量元素
  
  锌锌参与脑组织中许多酶类和神经递质的合成。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的海马体,其重量约占整个人脑重量的1/80,而其中锌含量为大脑锌总含量的1/6。海马体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核团。如果海马体中锌含量不足,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四肢活动障碍、思维功能异常,甚至会出现早发性老年痴呆症。因此,适量补充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食物来源:瘦肉、鱼类、动物肝脏,牛奶,豆类、小麦、牡蛎、麦芽、紫菜、核桃、花生、芝麻等。
  镁 镁是各种酶促反应的辅助因子,与钾。钙等元素协同作用可以维护心肌功能和防治动脉硬化,从而增强脑的血流量,有利于防治老年痴呆症的发生。体内镁缺乏时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障碍和精神方面异常。
  食物来源:绿叶蔬菜、粗粮、坚果、肉类、牛奶及淀粉类食物等。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E 现代科学证明,体内自由基过多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因素之一。虽然并无研究明确显示维生素E可以增加记忆力,但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可以阻止神经细胞被自由基破坏。
  食物来源:腐竹,豆腐干、素鸡,腐乳等豆类制品,以及杏仁、生麦芽,葵花籽油等食品。
  维生素B12和叶酸 老年期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可出现抑郁、意识障碍以及记忆力减退等。有实验证明,在老年人的膳食中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可显著增加智力测试的评分。
  食物来源: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有香菇、大豆、鸡蛋等;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绿叶蔬菜。番茄、牛肉等。
  
  补充卵磷脂
  
  目前,医学家认识到胆碱缺乏是导致老年痴呆症发病的主要病因。胆碱的缺乏可直接影响人的思维、记忆,以及肌肉的调控、平衡,使人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行动缓慢等表现。脑内的卵磷脂是转化为胆碱的原料,补充卵磷脂后可使胆碱增加,从而使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恢复正常,老年痴呆的症状得以改善。卵磷脂还可改善大脑供血,让血管保持畅通,从而使营养和氧气能源源不断地供给脑组织。
  食物来源:大豆及其制品、鱼脑,蛋黄、鱼子、猪肝、芝麻、山药、蘑菇、花生等。特别值得推荐的是豆腐。豆腐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是卵磷脂的良好来源,对推迟老年性思维迟钝、记忆下降、动作迟缓很有帮助。
  
  补充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是大脑维持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中DHA和EP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是这类脂肪酸的代表。DHA是人脑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能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对预防老年人脑组织萎缩和老化十分重要。EPA具有抗炎、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脂蛋白中脂肪酸的构成的作用。DHA和EPA共同作用,可降低血液黏度,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食物来源:海洋鱼类、虾类、藻类及核桃,杏仁、开心果等坚果类食物。
其他文献
成长为公共卫生专家    王陇德5岁上学,中学时期成绩突出。1964年,他进入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学习,毕业后进入甘肃省防疫站工作。期间他专心钻研专业知识,认真学习英语,并虚心向身边的专家请教。由于功底扎实,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他当年便考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攻读肿瘤流行病学硕士学位。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习期间,王陇德获得了赴美考察学习的机会。他与美国医学科学院的一些专家合作研究肿瘤形成与饮食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老年人若出现腿脚麻木、发冷、疼痛、行走不便等不适,大多是缺钙或骨质增生所致,只要多补钙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临床观察发现,很多以“腿痛”为主诉的中老年人并没有明显缺钙,骨质增生也并不十分严重,导致其“腿痛”的真正原因是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肢体“缺血”。    早发现:“间歇性跛行”最有代表性  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腿部缺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在
近年市场上流行一种黑色的类似果冻的食品“龟苓膏”,有些地方还称“龟龄膏”,卖得十分火爆。一些商家有意无意地把“龟苓膏”当作传统中药“龟龄集”大肆宣传其功效,误导消费者。使不少人把“龟苓膏”当作补肾壮阳的药服用,甚至作为保健零食吃,并派上餐桌,危害极大。其实,“龟苓膏”与“龟龄集”的组成和功用完全不同,切勿道听途说,跟风上当。  “龟苓膏”食养  “龟苓膏”系广西梧州的传统药膳方,20世纪40年代就
在人类与病魔斗争的历史丰碑上,有一个名字将永远不会被忘记。他就是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疾病专家,一个曾经“感动中国”的医学大家。  2003年春天,中国突发“非典”疫情,年过6旬的钟南山始终站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将最危重的病人集中收治到我们这里!”钟南山的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精神,从那一刻起,成为“抗非”斗争中一面飘扬的旗帜。2003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5月荣获“中国医学基
生活实例  张先生长期工作繁忙,应酬也较多,平时经常熬夜,还嗜烟酒。两个多月前,他发现自己的喉咙有点哑,以为患了感冒,没太在意。过了几天,他发现自己的嗓子越来越哑。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他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工作,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建议他做一次电子喉镜。张先生不愿意做,怕喉镜检查很难受,自己受不了,便回家去了。又过了几天,张先生感觉喉咙非常不舒服,只得硬着头皮再次去医院,接受了喉镜检查。医生检查后
性生活是夫妻关系的基础,高质量的性生活是婚姻的“粘合剂”。由于性关系中“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的存在,长期以来男人的性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相比之下,女性的性健康则被“忽视”。其实,关注女性的性生活质量,让她们主动争取性和谐,实际意义更大。  3大因素影响性生活质量  我们对1700名已婚城市女性(年龄21~70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背景、有无子女、绝经状态、夫妻关系、伴侣的性功能以及伴侣的躯体
不少人认为,高血压病诊断容易,治疗也简单。治疗高血压,无非是每天服一两次药。实际上,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学问大着呢!    1 是否服药,一字定终身    一旦发现自己血压升高,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需要服药。一旦确认要服药,患者就必须终身服药。高血压分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如肾病、内分泌肿瘤等,一旦病因去除,患者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身服药。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的血压很高,但因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不愿意服用降压药,认为“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尽量不吃,转而求助于各种降压保健品、保健仪等。其实,这样的做法十分危险。已有许多血的教训告诉我们,高血压患者即使不头痛、不头晕,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需要服用降压药,并且需要将血压治疗的目标值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防止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无
生活实例  王先生今年50岁,有乙肝“小三阳”病史10年,肝功能一直正常。他素来饮食清淡、无烟酒嗜好,身体状况不错。1年前,王先生因感觉疲乏无力、食欲明显下降而去医院就诊。医生了解王先生病史后,怀疑其症状为乙肝病毒活动所致,于是进行相关检查,结果为:谷丙转氨酶60单位/升,乙肝病毒定量为5×105拷贝/毫升,仍为“小三阳”;B超提示肝脏光点增粗,无脂肪肝及肝硬化表现;肝脏穿刺活检提示肝脏炎症2级纤
近几年,“全职太太”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引来了众多争议。一项针对中国各类城市0~6岁孩子家庭的调查显示,14%的女性生育后不再工作;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全职妈妈的比例达21%。 面对女性这样的选择,羡慕者有之,贬者有之。那么,做全职太太到底好不好呢?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生活实例  王女士性格开朗外向,做事有一股冲劲。大学毕业后,她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丈夫感觉律师工作比较辛苦而且总是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