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权利基础与实现路径--以国家所有权的私权定位为逻辑起点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所有权性质界定不清、自然资源产权行使机制不健全,致使我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救济存在救济主客体、方式及路径不明等问题。国家所有权在性质上应被界定为民事权利,以促进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市场化利用,但同时也应对权利行使课以公益约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应坚持所有者与监管者分开的原则,未来宜建立国家/地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委员会,“分别直接代表”国家作为所有者行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自然资源部门则作为监管者行使自然资源行政监管职责。在此权利界定基础上,自然资源损害救济应首先遵循民事路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委员会应及时
其他文献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小学生尚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较高的认知水平,加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整个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因此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了改变这一状态,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中加入数学游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稳步提高.
在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中,出现了一类新型的试题——多选题.数学多选题具有无须解答过程、考查容量大、解题思路广、数学思想丰富、区分学生层次的特点.多选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加深入,要求学生具备完整、细致、全面的思维品质.  一、多选题的知识分布  从2020年高考试卷来看,数学学科各知识模块均可作为多选题的命题素材,但又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函数:考查指数、对数的运算、函数的常
本文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三大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数学思想为主线,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进行主题教学设计,并注重教学要素分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构建逻辑连贯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