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需要心理辅导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介绍]
  沈小昕(化名),女,中预(2)班学生,上海人。爸爸和妈妈都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由于爸爸每天都很忙,每晚回到家时小昕都已经睡下了,根本没时间帮孩子检查作业和辅导功课。小昕长得娇小而文静,上课几乎不敢发言,起初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比较慢,数学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自己对数学学习也缺乏自信。
  [案例分析]
  小昕生长在这样忙碌的家庭环境中,缺少与爸爸妈妈的沟通和交流,爸爸妈妈也一心想为孩子创造更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殊不知,孩子需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因此小昕在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久而久之,小昕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尝试,缺乏自信。凡事有其果必有其因,我下定决心要通过表面现象用心去挖掘事情内在的原因。
  [辅导过程和策略]
  1.通过数学日记初步了解小昕
  上课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同学们要写数学日记。字数不限,内容不做硬性要求,但是必须和数学课有关系,可以写学习心得,也可以写当天的学习内容或困惑,也可以是给老师提建议等等。2011年9月1日小昕的导学案“学习体会与困惑”一栏写得不错,我就当众表扬了她,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我的这一表扬对小昕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和有影响。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让我高兴的是我的心得受到了老师的称赞,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加油!”我第二天的评语是这样的:“加油,你一定会做得更好!”经过几天的学习,原本我只是以为小昕就是本身做题的速度慢,但从日记中我得知:小昕原来一直对数学学习充满了恐惧,因此对数学不感兴趣。经过一周的中预数学学习,小昕在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真是越来越喜欢数学了。”我给她的评语是:“有兴趣就是得到了最好的老师,加油!”
  分析:通过数学日记,我听到了小昕的心声,对小昕有了一定的了解,正是由于小学对数学的害怕导致了她没信心学好数学,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去感动和影响孩子,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多多对她肯定和当众表扬,并不断地鼓励她,让她意识到:数学没什么可怕的,数学是有趣的,我可以学好的。
  2.面对面地交流,以取得小昕的信任
  从日记中得知小昕的情况后,我便时不时地找小昕聊天,有时候是辅导她数学上的困惑,实际上这个学习困惑她刚开始也是不敢向我提出来的。因此,我聊天时会顺便把当天同学们感到困惑或者容易出现的错误讲给她,她听了点头示意自己懂了。一天,数学课后,小昕莫名其妙地跑过来对我说:“井老师,我可不可以抱抱你啊?”我当时虽然有点惊讶,但是我知道孩子对我是蛮喜欢的同时也是信任我的。我说:“可以呀。”她很开心地在教室里用她的小胳膊把我的腰围了一圈。
  分析:孩子对老师有点害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害怕到不敢和老师说话,或者不敢问老师问题,我认为这样问题就严重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只要作为教师的我们用真心、爱心、耐心和恒心去关爱和接受孩子的一切,那么便可以取得孩子的信任,当老师所做的一切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孩子是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的。从小昕身上我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她不再害怕老师了,而且还会主动拿着问题来问我。
  3.与家长及时沟通
  由于小昕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特别忙,因此我和家长的沟通是通过小昕的日记进行书面沟通的,每次的日记他们总会看过并签名,如果发现小昕的状态不是很好时,我便恳请家长多挤点时间陪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小昕的不断变化,家长也是很支持的。当小昕由于粗心之类的问题成绩没考好时,家长会给我留言:“关键是学习态度没有端正,望老师严格对她。”看得出,家长也是很支持和重视孩子的学习的。
  [效果与思考]
  如今的小昕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数学课上,她总是能够积极的发言,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常可以看到课堂上她作为一名“小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题目和知识点的情景。对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和自信,成绩也基本稳定,就在刚刚结束的我校第二次阶段性测试中,小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她考了86分。她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数学考了86分,我好开心哪!”她取得这样的成绩肯定是开心坏了,家长也为她开心,在日记中一再地说:“谢谢老师的支持,谢谢老师对小昕的关心和鼓励。”
  “皮革马利翁效应”在小昕的身上再一次得到了验证。小昕只是我所带教的72名学生中的一员,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平凡的人也是如此。面对众多的孩子,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性格,虽说“教无定法”,但我从小昕身上仍可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数学学科的特点要求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提高,更应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进而为数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扫清障碍。
  2.在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畏惧情绪的过程中,与当事人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接近当事人时,老师必须与学生平等交流,动之以情,这样学生便会对老师信任有加,说出她的真心话,进而找到其心病的根源,对症下药。
  3.要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心灵对话去拨动孩子的心弦,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亮起指航灯,相信:只要我们对学生满腔热情,我们便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
  (作者单位 上海市龙柏中学)
其他文献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学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大大增强,遇到新的问题也能自己寻找各种办法努力解决,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老师进行分析讲解;遇到难题也不畏惧,对那些绞尽脑汁想不出来的问题,有时寻求同学帮忙,有时则自己找资料,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设计“小课题”  数学与生活密切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有效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品德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联络家长和学生。但由于考核制度、聘任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作业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倾向,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1.机械重复多,思维参与少  机械简单的作业偏多,比如一词抄几遍,一首诗一句话抄几遍。适量让学生抄写基础的内容有助于记忆,但过量就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作业产生
摘 要:教育游戏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以幼儿教师为研究视角,调查上海市部分幼儿园教师,分析教育游戏在应用中的困难,提出教育游戏与移动学习结合、开发教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展范例式教学等对策。  关键词:教育游戏;学前教育;应用困境;对策研究  游戏没有社会目的,最大限度地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将游戏融入知识,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文中的“游戏”指电子类游戏,是“集体授课模式、单机学习模式和网络
摘 要: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教学,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师语言留白可用“留、舍”来概括。即该“收口”时不“开口”、“引火”燃烧学生、经营“评价留白”。总之,“留白”必然能实现课堂效益的大飞跃。  关键词:留白;收口;引火;评价留白  国画艺术讲究“留白”,在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任人遐思,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
摘 要:从农村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活泼不够,严肃有余,学生主动参与率不高,积极性不强”的现状出发,提出教师要选择“任务单导学”的模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科学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中的由点带面、由好带差的作用,来优化课堂。但现实中,常常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如何使任务单和小组合作两者有机结合,力求使课堂教学更合理化、更有实效,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单;小组合作;合理化;自我超越  根
一篇记叙文要想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让我们的读者一见倾心,除了选材新颖、构思巧妙外,我们还可以在细节描写上为文章增加色彩。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如何抓住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进行精彩地描绘,是我们在写作记叙文时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细节描写为文章增添魅力。  一、借助动作刻画人物形象  说到细节描
摘 要:“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从让学生愿读、会读、多读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悦读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悦读;快乐;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一方面,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
这个故事发生在2009年的冬天。  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冬天,这一年的冬天对于我来说很美丽,也很温馨,更加有深意。因为在这个冬天的平安夜到来前夕,我收到了四(1)班全体学生送给我的自制平安夜礼物——“给韩老师的一封信”。当收到他们给我的来信时,一种充满惊喜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在阅读每一封来信时又被他们真挚的话语感动得一塌糊涂,在那一刻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作为教师是多么的自豪,多么的伟大!为了感谢他们对
摘 要:当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学生也存在一些学科的认识误区,基于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对这类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效率;兴趣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所以回顾自己教过的课,分析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反思才能与时俱进。  语文作为一门“主课”,无论是在高考,还是
摘 要:以教学《山米与白鹤》一文为例,简单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好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师生互动;灵感;智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