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其中实践教学为核心,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专业、人数等问题的限制,给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教、学、做”一体化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高职;开放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随着信息化社会分工的更加细密,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定位已经逐步转变为能力主导型,这就意味着高职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更加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许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虽然许多高职院校都十分重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往往针对性不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1 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1.1 实践教学的地位不被重视
  高职教学具有理实一体化的特征,其中理论已够用为限,实践能力才是培养的重点,这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实践是高职的特色,不仅是课堂教学中要偏重于实践能力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练、去体验。现实中由于学生实践条件提供不足,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实践教学仅是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变成单纯的模仿,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没有了。
  1.2 课程实验师资不足
  由于学校教师不能与时俱进,知识更新缓慢,特别是教师与企业之间脱节,便新技术的引进步伐迟缓。同时新入职教师的引进,强调学历、职称等条件上,弱化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
  1.3 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实践教学大体上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但面临实践内容与企业脱节,指导教师缺少开发经验,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的效率低等现象。
  1.4 实习基础相对薄弱
  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状况,目前由于在校学生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存在较大的困难,比如工程类实习一般定向到工厂可容纳较多的学生,但对于计算机、会计等专业来说,企业一次只能容纳极少数学生实习。
  2 专业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针对目前学生实践所存在的状况,通过对高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研究,高职专业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有,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利用信息化手段使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创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研究过程中,以把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作为实验专业。
  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是现有的教学资源和高科技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充分发挥的利用课堂实践教学形成学生基础技能;第二方面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掌握所需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为学生课内外实践教学提供相关的音视频等学习资源;第三方面是利用开放式的实践工作室网站,为学生进行企业真实项目仿真、企业小型项目开发,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企业实习。下面我们以《页面效果图制作》课程作为具体的实验体,来验证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
  3 《页面效果图制作》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研究
  3.1 实践教学体系对本课程能力形成的作用
  3.1.1 《页面效果图制作》课程的实践能力需求
  从上面的课程描述中,不难发现,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学生的想象与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只依靠老师的传道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依靠学生的自我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找到自我设计优势,形成风格,成为一名优秀的前台设计师。
  3.1.2 《页面效果图制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
  本着“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大部分。
  (1)由课堂完成“教”,是学生能力形成的第一环节。
  课堂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以老师作为主导的,由老师传授学生新的知识与技能。
  (2)由网络资源完成“学”,是学生能力形成的第二环节。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深入到人类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在这里我们利用互联网建立了课程学习网站。该网站全面展现该课程的全部学习内容,如课堂网络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书、实践教学案例、素材等网络资源,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开放式的信息资源库。同时该网站还开发了在线考核功能,用于学生进行阶段知识测试,方便学生实践知识的检测。
  (3)由信息技术完成“做”,是学生能力形成的第三环节。
  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一味的模拟、仿真,无疑是建造海市蜃楼,到企业中进行真正的实习是实践能力形成的必备环节。但是对于类似于网站开发类的专业来说,难度不是一星半点的,在企业中网站开发是团队合作的产物,我们的普通学生很难在这个严密的环节中胜任一个岗位,同时每个企业的项目开发团队都是几个,对于大量的学生实习难以承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发一个小型的企业项目开发平台,搭建企业开发环境,实施企业岗位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建立项目组学生负责制,安排具有实践开发经验的老师作为校内指导老师,聘请企业的开发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对社会承揽小型网站开发项目,缓解了学生实践场所不足的状况,实现了学生项目开发和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
  4 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存在的新问题
  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从总体上来说,充分利用了时间和空间,建立了学生能力的形成阶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课余时间缺少一些必要的环境和设备,出现了诸如课外实践场所不固定,给团队沟通带来不便。课外实践活动时间难以固定,给团队协作带来不便等等问题,使课外实践活动会处于游击状态,对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限制,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当今,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高职教育定位清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技能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的形成来源于不断的实践和开发,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如何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为研究的一个焦点。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课程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思想,把课余时间也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自我观点。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07).
  作者单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3
其他文献
深井射流排泥系统在国内首次为葛洲坝枢纽大型船闸所采用。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试验及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实践证明该系统的工程布置、设计理论及方法是正确的。其经验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