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类的学校主要是培养社会各阶层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各行各业均需要它。因此,作为职校的学生更要学好计算机这门学科。
【关键词】中职学生;活动单导学;技能
小平同志曾这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人类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人类创新的源泉,科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特征的学科。它直接渗透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生产的发展,需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广开渠道,培养一批又一批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作为教师,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教好它。
开始的几年,尤其是带高一学生,有点困惑。中职类的学生相对于普高学生而言,底子薄弱一些,学习自觉性也偏差些。再者,他们在初中并不曾多接触计算机。只知道有计算机这门课而已,有的学生甚至连计算机的开机顺序都不知道。如何带好他们,教会他们知识呢?经过一段进间的琢磨,觉得有这样一个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那就是活动单导学。下面我们以Excel软件为例,简单的说说吧。
活动一:(探索学习)教师出示示例工作表,同学们思考Excel可做什么。
教师:同学们,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张表格。
教师:上次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下Excel 的窗口结构,今天继续对电子表格作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一下电子表格到底具有哪些功能用途。同学们认为电子表格具有什么用途呢?
学生1:表格制作,录入文字功能
教师:回答正确。为制作表格,我们先介绍一下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几个概念。
工作簿:是一个Excel文件(其扩展名为.xls),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表格(称为工作表)。启动Excel会自动新建一个名为“Book1”的工作簿,一个工作簿最多可以含255个工作表,一个工作簿默认有3个工作表,分别名为sheet1、sheet2、sheet3。请同学们观察窗口最上方和最下方是否有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名字。
工作表和单元格:工作表由单元格、行号、列标、工作表标签等组成,一个工作表由65536×256个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都有一个地址,如第2行第3列的单元格地址为“C2”。鼠标单击的那个单元格称为当前单元格。
活动二:(自主学习)自由录入,制作示例表,让学生在制作表格的同时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教师:在你们制作表格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2:我觉得在制作的同时,一直要单击单元格,比较慢。
学生3:老师,我的表头标题跟你做的不完全一样。
教师:很好,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会发现问题了,值得表扬,希望你们在学习任何科目的同时都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三: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讲解知识点,并演示
针对学生2提出的问题,其实我在下面巡回指导的同时,发现有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可以利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移动单元格,然后再输入相应的信息。
针对学生3提出的问题,这里其实涵盖了几个知识点:合并单元格与拆分单元格、设置行高、列宽等内容。接着我们来介绍一下,教师演练其操作过程,并作讲解
活动四:(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总基本工资的计算方法,比赛看看哪一组讨论最热烈。
分组方法:六人一组,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为组长。
本项活动涉及到Excel比较重要且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函数和公式。如果还是由老师来讲授,则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就很被动。体现不出我们计算机操作的特点。如果采用合作学习,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不但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互补促进中共同进步。
几分钟后,教师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演示其讨论的结果。
Excel作为一款功能强大、方便灵活、使用快捷的电子表格制作软件,它不但可以创建数据表格,还可以利用公式或函数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计算,例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小)值;还可以根据所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建立各种统计图表,直观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演示本项活动涉及到的自动求和函数和公式的操作方法,并说明要点。
活动五:创意设计,并予展示
利用教师所给的班级信息,结合所讲知识设计一张电子表格。
Excel作为Office中的一名成员,它是我们学生在学习中感觉较困难的一个软件。要将中职学生完全教会,尤其是在函数和对数据库操作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职类学生步入社会的时间较早,越早步入社会,意味着越早的创意设计。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在学校打好基础,以便以后更好的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单导学结合,可让学生学起来不枯燥无味,能启发他们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仅是我个人教学时的一些心得体会,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
【关键词】中职学生;活动单导学;技能
小平同志曾这样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人类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人类创新的源泉,科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特征的学科。它直接渗透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生产的发展,需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广开渠道,培养一批又一批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作为教师,我们理所当然应该教好它。
开始的几年,尤其是带高一学生,有点困惑。中职类的学生相对于普高学生而言,底子薄弱一些,学习自觉性也偏差些。再者,他们在初中并不曾多接触计算机。只知道有计算机这门课而已,有的学生甚至连计算机的开机顺序都不知道。如何带好他们,教会他们知识呢?经过一段进间的琢磨,觉得有这样一个方法还是比较可行的,那就是活动单导学。下面我们以Excel软件为例,简单的说说吧。
活动一:(探索学习)教师出示示例工作表,同学们思考Excel可做什么。
教师:同学们,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张表格。
教师:上次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下Excel 的窗口结构,今天继续对电子表格作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一下电子表格到底具有哪些功能用途。同学们认为电子表格具有什么用途呢?
学生1:表格制作,录入文字功能
教师:回答正确。为制作表格,我们先介绍一下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几个概念。
工作簿:是一个Excel文件(其扩展名为.xls),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表格(称为工作表)。启动Excel会自动新建一个名为“Book1”的工作簿,一个工作簿最多可以含255个工作表,一个工作簿默认有3个工作表,分别名为sheet1、sheet2、sheet3。请同学们观察窗口最上方和最下方是否有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名字。
工作表和单元格:工作表由单元格、行号、列标、工作表标签等组成,一个工作表由65536×256个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都有一个地址,如第2行第3列的单元格地址为“C2”。鼠标单击的那个单元格称为当前单元格。
活动二:(自主学习)自由录入,制作示例表,让学生在制作表格的同时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
教师:在你们制作表格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2:我觉得在制作的同时,一直要单击单元格,比较慢。
学生3:老师,我的表头标题跟你做的不完全一样。
教师:很好,我们的学生已经学会发现问题了,值得表扬,希望你们在学习任何科目的同时都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三: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讲解知识点,并演示
针对学生2提出的问题,其实我在下面巡回指导的同时,发现有的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可以利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移动单元格,然后再输入相应的信息。
针对学生3提出的问题,这里其实涵盖了几个知识点:合并单元格与拆分单元格、设置行高、列宽等内容。接着我们来介绍一下,教师演练其操作过程,并作讲解
活动四:(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总基本工资的计算方法,比赛看看哪一组讨论最热烈。
分组方法:六人一组,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为组长。
本项活动涉及到Excel比较重要且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函数和公式。如果还是由老师来讲授,则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就很被动。体现不出我们计算机操作的特点。如果采用合作学习,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不但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互补促进中共同进步。
几分钟后,教师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演示其讨论的结果。
Excel作为一款功能强大、方便灵活、使用快捷的电子表格制作软件,它不但可以创建数据表格,还可以利用公式或函数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计算,例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小)值;还可以根据所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建立各种统计图表,直观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演示本项活动涉及到的自动求和函数和公式的操作方法,并说明要点。
活动五:创意设计,并予展示
利用教师所给的班级信息,结合所讲知识设计一张电子表格。
Excel作为Office中的一名成员,它是我们学生在学习中感觉较困难的一个软件。要将中职学生完全教会,尤其是在函数和对数据库操作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职类学生步入社会的时间较早,越早步入社会,意味着越早的创意设计。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在学校打好基础,以便以后更好的步入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活动单导学结合,可让学生学起来不枯燥无味,能启发他们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仅是我个人教学时的一些心得体会,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