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造雨
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聘用的科学家发明了革命性的“人造雨”技术,去年在素有“沙漠绿洲”之称的阿莱茵制造了50多场名副其实的人造暴雨。
科学家们采用的是瑞士公司研发出的一套革命性系统“Weathertec”。该系统使用巨型空气净化器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负离子会自动依附在尘埃上。太阳光产生的强热导致气流上升,这些上升的气流会携带着含有负离子的尘埃粒子向上运动。一旦尘埃粒子上升到云层,负离子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在周围凝结成水滴。随着湿度增加,无数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进而化作雨落到地面。
微博力
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12521.7万人。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在其新著《微博力》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物理因特网
Foodtubes是一项英国计划,研究人员设想用一系列直径为一米的聚乙烯地下管道把商店、仓库和学校、家庭等连结成网,构成运送食物和其他货物的渠道。地下管道中安置着“胶囊”样式、长约两米的金属罐车,由内建的直线感应马达带动,平时待命,工作时能以96公里的时速运送货物。
隐声衣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伊利诺斯大学一个实验室新开发出一种连声呐也探测不到的“隐声衣”。这种新技术是一种声学外罩,它能在一个设计好的空间内,通过弯曲或扭转来控制声波。该外罩是一种由超介质材料制造的声音线路,这种外罩由16个声音线路构成的同心环组成,每个环都有不同的折射指数,这就意味着声波速度从外环到内环会发生改变,可引导声波方向,达到隐声的目的。
暗物质
暗物质是指由天文观测推断存在于宇宙中的不发光物质,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连10%都不到。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寻找暗物质,设在四川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专门搜捕暗物质。
读心术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学家杰克·加伦特和西本伸志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电脑把人们看到的事物或回忆中的情景转化为模糊的视频图像。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一边让实验对象观看影片,一边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大脑视觉中枢,同时用电脑分析它的活动状态与影片中的图像、颜色及运动间的联系。结果显示,电脑成功地以连续不断的视频流形式重现出实验对象观看的影片,只不过画质有些模糊。
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可能将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但也有人担心,将来人们内心中最私密的想法都能被他人一览无余。
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聘用的科学家发明了革命性的“人造雨”技术,去年在素有“沙漠绿洲”之称的阿莱茵制造了50多场名副其实的人造暴雨。
科学家们采用的是瑞士公司研发出的一套革命性系统“Weathertec”。该系统使用巨型空气净化器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负离子会自动依附在尘埃上。太阳光产生的强热导致气流上升,这些上升的气流会携带着含有负离子的尘埃粒子向上运动。一旦尘埃粒子上升到云层,负离子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在周围凝结成水滴。随着湿度增加,无数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进而化作雨落到地面。
微博力
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12521.7万人。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在其新著《微博力》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物理因特网
Foodtubes是一项英国计划,研究人员设想用一系列直径为一米的聚乙烯地下管道把商店、仓库和学校、家庭等连结成网,构成运送食物和其他货物的渠道。地下管道中安置着“胶囊”样式、长约两米的金属罐车,由内建的直线感应马达带动,平时待命,工作时能以96公里的时速运送货物。
隐声衣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最近伊利诺斯大学一个实验室新开发出一种连声呐也探测不到的“隐声衣”。这种新技术是一种声学外罩,它能在一个设计好的空间内,通过弯曲或扭转来控制声波。该外罩是一种由超介质材料制造的声音线路,这种外罩由16个声音线路构成的同心环组成,每个环都有不同的折射指数,这就意味着声波速度从外环到内环会发生改变,可引导声波方向,达到隐声的目的。
暗物质
暗物质是指由天文观测推断存在于宇宙中的不发光物质,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以看到的物质连10%都不到。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寻找暗物质,设在四川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专门搜捕暗物质。
读心术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学家杰克·加伦特和西本伸志研究发现,可以利用电脑把人们看到的事物或回忆中的情景转化为模糊的视频图像。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一边让实验对象观看影片,一边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大脑视觉中枢,同时用电脑分析它的活动状态与影片中的图像、颜色及运动间的联系。结果显示,电脑成功地以连续不断的视频流形式重现出实验对象观看的影片,只不过画质有些模糊。
这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可能将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但也有人担心,将来人们内心中最私密的想法都能被他人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