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促早栽培技术初探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四川省彭山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葡萄已成为都市农业观光休闲的优质果品。彭山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岷江中上游。东西两部为丘陵低山地形,中部为开阔平原,属成都平原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温16.9℃,降水量981.1mm,日照1244.4小时。春季气温回暖早,不稳定,多寒潮;夏季长,多夏旱,少伏旱,降雨集中,时有洪涝发生;秋季降温快,多绵雨;冬暖,无严寒,少霜雪,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25.7℃,极端最低气温-3.6℃。本文针对彭山县的自然条件,探讨当地的葡萄促早栽培技术。
  葡萄三膜 (天膜、内膜、地膜)覆盖促早栽培技术充分利用葡萄的生物学特性,调节产期,促进葡萄提早上市,满足了市场对早熟葡萄的需求。该技术使葡萄在6月中旬以前成熟上市,比当地露地栽培的葡萄早上市20—25天,既明显提早了葡萄成熟,又保证了果实品质,还丰富了生产供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葡萄的生物学特性
  葡萄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植株具发达根系。枝条柔软细长,新梢节部着生叶,叶腋中有复芽,当年萌发成副梢,还有一个冬芽,一般当年不萌发,冬芽为复芽,包括一个主芽和数个副芽。新梢基部第3-5节处开始着生卷须或花序。新梢落叶后成为一年生枝,多为次年的结果母枝。
  葡萄花序为圆锥花序或复总状花序,一个花序上可着生100-1200个或更多的花朵。果穗有圆柱形、圆锥形、圆柱圆锥形、多分枝散穗形等。果实为浆果,每果实中有1-4粒种子或无籽。
  葡萄从受精坐果到果实成熟,一般2-4个月,生长速度随季节而有变化。一般早熟品种35-60天,主要有夏黑、甬优一号、莎巴珍珠、早玫瑰、京秀等。开花后一个星期,常出现第一次生理落果。落果后留下的果实,一般需经历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二次迅速生长成熟期三个生长阶段,整个果实生长发育呈双S形曲线。果实生长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果粒增大主要是在夜间,白天增量较小。
  葡萄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高低、果实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受产地温度、光照、雨水等的制约,所以在发展葡萄生产时,必须考虑当地的生态条件。
  温度。葡萄属喜温作物,是生产和选择葡萄品种的关键因素。不同生长期植株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欧洲种葡萄萌芽平均温度在10-12℃,开花、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期的最适温度为25-30℃;成熟期的最适温度是28-32℃,利于糖的积累和有机酸的分解。温度低则果实糖少酸多;温度高则果实糖多酸少,气温高于40℃时果实会出现枯缩,以至干皱。
  葡萄耐寒性较差,欧洲种葡萄嫩梢在-1℃时即可受冻。葡萄根系抗寒性差,在-5 - -7℃时即可受冻。葡萄花蕾期-6℃时花蕾即可受冻,开花期若遇到-0.6℃以下的低温也会导致花期受冻。
  降雨量。葡萄的耐旱性强,年降雨量350-1200毫米的地区都能栽培。雨量的季节分布对葡萄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有很大影响。春季芽眼萌发新梢生长,如果雨量充沛,有利于花序原始体继续分化和新梢生长;开花期需要晴朗温暖和相对较为干旱的天气,如果天气潮湿或连续阴雨低温,就会阻碍正常的开花和授粉、受精,引起子房、幼果脱落;成熟期雨水过多或阴雨连绵都会引起葡萄糖分降低,病害滋生,果实烂裂,对葡萄品质影响尤为严重;生长后期多雨,新梢成熟不良,越冬时容易受冻。因此,葡萄最适于日照充足、土壤疏松、气候干旱而又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栽培。
  光照。葡萄是典型的喜光作物。光照充足,则叶片厚而色浓,植株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果实品质好,光照不足时则相反。不同品种要求的光照强度不一样,欧亚种比美洲种要求光照条件更高。
  土壤。葡萄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最适宜的是土质疏松、通气良好的砾质壤土和沙质壤土。葡萄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幅度较大,一般在pH5.8-8.2之间均能栽培, pH为6.5-7.5时生长最为良好。
  葡萄促早上市栽培技术
  选择早熟品种及架式
  选择夏黑、甬优1号等早熟品种。夏黑由巨峰X二倍体无核白杂交育成,植株生长势强旺,芽眼萌发率85%,成枝率95%,每个结果枝平均着生1.5个花序。隐芽萌发枝结实力强,丰产性强;甬优一号,从藤稔葡萄芽变而来,属欧亚种,栽培上的特点:成熟期中熟,比巨峰葡萄略早,既可大棚栽培又可露天栽培,坐果率高,上色整齐均匀,树上挂果时间较长,对炭疽病相对较抗,花期注意灰霉病,亩产保持4000-4500斤时,平均粒重可达14-16克,品质上的特点:果粒圆形,成熟时呈紫黑色,果肉相对较硬,含糖16度左右,酸度低,口味较好。
  夏黑葡萄加上促早栽培措施可于6月上旬采收上市,架式为高宽垂T型架,株行距1.5米×3米,亩栽150株。
  促早栽培主要技术及管理
  冬季修剪:12月下旬前完成修剪,结果母枝一般留5-7芽。
  打破休眠:次年1月上旬用芽灵8~12倍液涂结果母枝解除休眠。
  三膜覆盖措施:通过薄膜覆盖调节温度、湿度、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防止病虫害。采用三膜覆盖(天膜、地膜、内膜)的方式,调节葡萄不同生长期温度、湿度。提早覆盖天膜、地膜及内膜增温保温。
  选择透光性好、厚0.05mm的多功能无滴薄膜,于次年1月底覆盖于大棚或小环棚上作为天膜。天膜不可覆盖过早,否则休眠不足影响产量,过晚则促成效果不明显。盖膜的同时施好催芽肥、浇透水促进发芽整齐。外膜在葡萄采收结束后约9月底揭开。盖外膜的同期,采用宽度为80-120cm的旧薄膜或专用地膜,覆盖于棚内植株的两侧畦面上,以提高土温、促发芽,但沟内不盖以保持棚内湿度。在盖外膜后的7~15天,盖0.03 mm厚的内膜,膜覆盖方法依据葡萄栽培架式的不同因地制宜,在横梁中间拉一条拉丝,两张膜用竹夹夹在拉丝上,分别向两边拉至畦面,形成封闭的内天膜;当葡萄新梢长至内天膜顶时应及时揭除内天膜。   温湿度调控:萌芽前以提高温度、增加积温为主,通过揭开或覆盖内、外膜逐渐提升温度,将棚温和相对湿度分别控制在10~30℃、80%~90%,以促进葡萄提早萌芽,并防止早期冻害。如遇晴天,棚内升温很快,当内棚温度即将达到30℃,要分批揭开内膜;如棚内温度仍超过30℃,则要揭开外膜调控,下午当棚温开始下降,则要分批放下内外膜,使内棚温度保持在26~30℃,以增加积温。萌芽后至开花期:新梢生长速度快,新梢长至内膜顶时,需揭除内膜后进行,由外膜加地膜的三膜覆盖促成栽培。在气温正常条件下,萌芽到开花需要45天左右,花前高温虽然可以缩短萌芽到开花的时间,但枝条易徒长,花序分离差、短小,花期高温会导致着果率降低、落花落果严重。因此,要通过揭开或覆盖内、外膜,将棚温与相对湿度控制在20-25℃与60%-70%,尤其是夜间保持15-18℃。晴天白天注意通风降温不超过28℃;阴天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花期前后尽可能通风,降低湿度,防止徒长,减少病害发生。开花着果后至成熟期,为促进幼果迅速膨大,白天棚内气温控制在28~30℃,夜间仍维持18~20℃;棚外气温稳定在18℃左右时,便可揭除周围膜后进入避雨栽培,直至果实成熟。
  枝蔓管理:抹芽、定梢:待芽长至3-4cm时分批抹除多余的芽,花序或五叶一心期后陆续抹除多余的梢,新梢长至40 cm左右时,选花穗大的梢按18~20 cm等距离定梢绑缚在钢丝上,平棚架掌握每平方米5~6条新梢。
  摘心、副梢处理:摘心可促使新梢停止生长,促进花序生长发育、开花、着果,利于提高坐果率。新梢长至花序上4片叶时摘心,以后视枝蔓生长情况,对强梢再摘心1-2次。新梢长至12叶时留10叶摘心,顶副梢留4叶连续摘心。硬核期摘除基部叶龄100天以上老叶促进着色。
  疏果整穗:每个结果枝留1个穗,弱枝不留果穗。将架蔓上的果穗整理成下垂状。花前3~5天掐穗尖和除副穗,保留花序穗尖10~12 cm,每个支穗保留10粒花蕾。着果后及时疏果,疏去弱小、畸形果及果柄细弱、朝内及朝上生长的果,整成圆柱形。留穗原则为每亩产量控制在1500kg左右,大粒品种每果穗留30-50粒,小粒品种每果穗留60-80粒。夏黑是三倍体品种,要在盛花期用专用的夏黑保果剂浸蘸花穗,15天后再浸蘸一次果穗。
  环剥:果实转熟期对主干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为主干粗度的1/5,或者在结果枝的基部进行环割,以改变光合产物流向,促进果实着色。
  土肥水管理:选用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气性好的沙质壤土建园。施肥时期、施肥量与施肥方法,应根据土壤质地、结构、肥力及品种、树龄、长势、产量及肥料的种类不同而灵活掌握,重点抓基肥和膨果肥。基肥占全年施肥量的80%左右,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施入,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或商品有机肥200kg+复合肥25kg+硼砂2kg。谢花后3-5天分3次施入膨果肥,前2次亩施复合肥10kg,中间间隔一周;一个月左右,亩施复合肥10kg+硫酸钾10kg,浅耕入土。采果后亩施复合肥5kg。
  棚内土壤湿度影响葡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催芽、着果、果实品质等方面影响很大。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可满足植株生长不同生育期水分需求,同时注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以减少病害发生。
  病虫害防治
  葡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霜霉病、透翅蛾、金龟子和吸果夜蛾等。防治措施主要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减少农药使用。
  清园、合理密植、肥水管理,减少病菌。冬季修剪时,将病虫枝、残果全部剪除烧毁,剥除翘皮,以减少越冬病原菌和螨类、蚧类害虫。生长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控制氮素化肥施用量,使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摘除初发生的带有霜霉病、白腐病的叶片和果实,减少园内病原菌,减轻再次侵染。及时摘心处理副梢,开花前后及时抹除花序以下副梢,提高叶幕层通风透光度,能有效地减轻花期灰霉病发生。
  调节温湿度,物理防虫。用葡萄专用袋、太阳能杀虫灯、防鸟网等物理措施防虫。覆膜可大大降低雨水对葡萄的影响,黑痘病与炭疽病基本不会发生。调控大棚内温湿度,可有效避免病害发生。套袋可使葡萄色泽艳丽、果皮细嫩光滑,不受蜂、鸟危害,对各种病虫害均有明显的防止效果。太阳能杀虫灯等能有效杀灭金龟子、天蛾、夜蛾等害虫,压低虫口基数和密度,降低害虫产卵量。围网防鸟能防止鸟害及引发的白腐、酸腐病等烂果病,效果显著。
  慎用化学防治。在葡萄芽绒球末期,地面和枝蔓、架体喷铲除剂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强力清园剂;花前7~8叶时用施佳乐1000 ~1500倍液或扑海因1000 ~1500倍液+硼肥;花后用凯泽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套袋前使用22.2%抑霉唑1000~1200倍液喷果穗或阿米西达、凯润浸喷果穗;采果后揭除顶膜用80%必备400~500倍液或78%科博600倍液防病,用10%歼灭乳油3000倍液防虫。
  葡萄三膜覆盖促早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了早春的光热资源,起到前期增温、保温和调控湿度及后期促进着色及避雨、防虫等作用,成熟期较同类葡萄品种单用天膜大棚提早15-20天,较露地栽培的提早30-45天,比露地栽培的早上市20-25天,且不影响产量,品质优良,特别是着色明显提高。能够提高外观品质,特别是商品性有明显改善,较大棚栽培提高4-6元/kg,平均每亩效益提高70%以上,在四川达到了每亩2万-3万元,效益十分显著。此外,该技术还有效预防了葡萄早春的低温冻害。
  (作者单位:四川省彭山县凤鸣镇农业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经济新常态是一种对当地经济进行更加规律更加精密的分析所得出的,在现阶段经济新常态的经济方式,促进了乡村旅游,二者相辅相成,经济新常态与乡村旅游在进行优势互补的相互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从我发出单簧管的第一声那天起,到今天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回想自己的学习之路,虽不是一帆风顺,但也算上是有贵人相助。由于我们地处祖国的大西北,空间的距离使得我们非常难
养羊业属于节粮型畜牧业,是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羊存栏近3亿只,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受市场拉动,养羊业迅速发展,引进品种和地方培育品种不断增加,为养羊业的进一步发
企业办公室要求相关员工具备高政治文化水平、高道德文化素养和高水平的政治欣赏能力.工作要协调上下关系,发挥做好工作中枢的作用,不能随便主张要好好反映上司的意图.本文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有了明显的提高.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有着更好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注重到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人生路程中的重要转折点,作为学生心灵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使得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教师要做的有很多。笔者结合自身化学教学经验,特意整合了几种比较能有效地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策略,希望对化学教师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引导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投标人通过投标取得项目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投标人有必要掌握一些投标策略与技巧,这对提高中标概率且获得较高的利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也是最广泛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与人类文明进程息息相关.本文试图对室内设计空间划分的比较研究,为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在十七世纪的蒙古编年史中,可以说是流传最广、刊译最多、声誉最著的作品.清乾隆年间,这部书被译成满文和汉文,后又编入史部杂史类,是其中惟一汉译民族文字的历史著作.有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