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下行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27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6~84岁,总结患者病程规律、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使用SPSS 16.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均行颈胸部CT增强扫描确诊为DNM。27例患者中,感染源于扁桃体周脓肿者13例,源于食管异物穿孔并脓肿形成者8例,源于咽旁间隙及咽后间隙脓肿者5例,源于口腔感染及脓肿者1例;根据下行性纵隔脓肿的部位进行分型,Ⅰ型者11例,ⅡA型者5例,ⅡB型者11例。所有患者中,20例接受经颈部纵隔脓肿清创引流术(手术组),同期有5例行气管切开术,6例行胸腔积液引流术,19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7例拒绝手术行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非手术组),仅1例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治愈出院,6例死亡。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8,P<0.001)。治愈的20例患者中,4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死亡的7例患者中,5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治愈患者中合并糖尿病(χ2=4.074,P=0.044)、坏死性筋膜炎(χ2=4.457,P=0.035)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死亡患者中相应比例。
结论DNM为危重感染性疾病,起病凶险、病死率高,及时行颈胸部CT增强扫描是诊断的关键,尽早行经颈部纵隔脓肿清创引流术可有效控制感染,合并糖尿病及坏死性筋膜炎可能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