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悲剧都有凶手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uq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电视屏幕上突然兴起了两类节目,一类可以称之为“情感类谈话节目”,另一类则是“法制故事节目”。两类节目的共同之处,均是较多聚焦当前社会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在这些故事里,情感的龃龉往往因财产的分配而来,经济的问题又易引发伦理的崩塌,直至亲人间闹上法庭,产生法律纠纷甚或导致刑事案件。前一类节目是一种“进行时态”,重在“冲突—和解”,通过当事人的自我叙述和相互对话来试图揭开各自内心的暗角,解开情感的死结;而后一类节目则是一种“过去时态”,重在以引人入胜的案情解析来表达劝诫警示之意。两类节目的收视热,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道德伦理危机,因此可以说,它们也构成了当代“中国故事”的一种重要的叙事。
  李师江的小说新作《两个凶手》也演绎了这样一出当代语境下的“拍案惊奇”。一桩卷钱跑路“自杀”案,揭开了一段姐妹爱恨情仇史。小说内在地并置了两条叙事线索和两个叙事视角。一条叙事线索是苏贵媚在准备卷钱跑路前,失手致孪生姐姐苏贵妃跌落悬崖死亡,她制造了是自己畏罪自杀的假象,假扮姐姐回家,企图瞒天过海地逃罪。另一条叙事线索则是苏贵媚的男友钟细伢联同“三姑”、警察李安全追查案件真相,最后真相大白的过程。
  小说的叙事侧重在前一条线索,即苏贵媚逃罪的过程。这条线索采用了苏贵媚的内视角叙述,从姐姐逼她将110万跑路钱交其保管,激起她的新仇旧恨——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之下,因为双亲故去家境贫寒她不得不辍学供姐姐考大学,自己与钟细伢的爱情也因钟细伢穷而遭到姐姐的阻挠反对——到失手害死姐姐后悲痛欲绝,到决心假冒姐姐回家,到偶然从姐夫邱聪那里得知姐姐确实在帮她安排出国逃难,良心第一次受到拷问,到男友钟细伢因帮她掩罪打伤三姑面临坐牢,良心受到第二次拷问,到外甥奶声奶气地对她唤道:“姨,我要妈妈!”她的内心彻底崩溃,决定认罪伏法。这条线索贯穿着苏贵媚的心理变化,掘进得较为深入。
  相对于第一条叙事线索,小说对“破案”的这条线索则经营得不够。通常来说,罪案悬疑类小说的叙事魅力在于案情的扑朔迷离、百转千回,在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于犯罪者与破案者之间的心理张力。《两个凶手》在可能出彩的地方,如苏贵媚如何在假扮孪生姐姐时面对姐夫、外甥、家里的阿姨、同小区的姐妹,斗智斗勇,化险为夷,通过苏贵媚假装“失忆症”这一“讨巧”的办法降低了叙事的难度,但同时也就减少了读者的阅读快感。此外,小说一些情节的设计与细节的安排,如公安局轻易定案,警察李安全对钟细伢报案的漠视;苏贵媚在离开犯罪现场时随手扔掉渡船人的名片,苏贵妃同小区的好姐妹景芳提醒邱聪:贵妃可能“在外面有人了”……诸如此类的情节设计感觉较为粗糙;在逻辑上是否成立,也值得琢磨推敲。
  故而可以说,《两个凶手》主要是一篇犯罪心理小说,它的主题是“罪与罚”——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部旷世名著《罪与罚》一样,主人公逃罪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其自我救赎的过程,良心被唤醒的过程。只不过,与陀翁强大的宗教背景下的宗教救赎主题不同的是,《两个凶手》的救赎是世俗意义上的救赎,救赎的动力是亲人间的相互牺牲——姐姐为了解救她不慎送命,姐夫为了解救她(他以为是姐姐)不惜答应离婚,牺牲婚姻家庭;而男友钟细伢为了解救她不惜锒铛入狱,牺牲自由。这些牺牲最终推动了苏贵媚的自我赎罪。对于苏贵媚对姐姐的负疚心理,钟细伢劝道:“这世上,与你相爱相杀的人,不是你负她,就是她负你。从前你为了她上大学,牺牲了自己;现在她为了你能活着,做了牺牲,也算是因果。”但是苏贵媚并不能原谅自己,不能接受这样的因果报应——正如小说也不打算停留在简单的世俗因果报应论说上,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有罪的人最终必要接受惩罚——无论是道德层面的,还是法律层面的。
  当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两个凶手》的內涵还不止于此,作者要挖掘导致这一社会悲剧的深层原因。正如小说篇名所暗示的,到底谁是凶手?苏贵妃在双亲故去后“长姐如母”,从某种程度上包办了妹妹的人生,造成了姐妹间的情感罅隙。与此前一样,在没有与妹妹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她准备再度“包办”妹妹的这次出逃,才引起两人在悬崖边上的争执撕扯,间接导致了自己的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性格上的缺陷也是杀死自己的凶手之一。从更深层来讲,苏贵妃的强势性格是因为贫困的家境造成的,她强势的另一面其实是安全感的缺乏,这决定了她的婚姻选择,也使她想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妹妹的婚姻;妹妹因为恋人没钱达不到姐姐的标准,才加入“互助会”,企图靠民间资本来帮恋人建渔场赚钱翻身,最终深陷困局;而“互助会”这一民间的信贷形式由于人心追逐暴利、梦想暴富的疯狂,以及由此心理导致的诚信崩盘与道德沦丧,也都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凶手”。“互助会”的风靡与异化,其实也暴露了滋生它的土壤——被金钱扭曲的价值观。正是基于这样的人性思考与社会批判,这部现实题材的小说具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责任编辑 林东涵
其他文献
孩 儿 莲  刚过清明,雕花大楼的孩儿莲,就开了。  跑去看,孩儿莲身似蛟龙,腾空般盘旋而上,遒劲古朴。一朵朵只有指甲般大小的花,宛似倒挂水中的莲花,色泽鲜嫩得像是婴儿的脸庞。这大抵是园艺界取名“孩儿莲”的原因吧。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见了。第一次见孩儿莲,是几年前去雕花大楼,碰巧孩儿莲也开了,算是意外之喜,我在《手稿的东山》里已经写过了。这次特意跑来看,仿佛老友重逢,有情有谊。  孩儿莲,属八角科,
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发的安-124远程战略运输机(北约代号为秃鹰),仍是俄军当前最具超强运载能力和使用最为频繁的远程战略运输机,是俄军快速反应部队实施远程投送的重要依托,更是俄军战略远程投送装备的“中流砥柱”。该战略运输机可用于运输卫星、飞机、舰船、直升机、火车头、坦克、导弹、桥梁等大型军用设备,为俄军远程作战提供了重要保证,战略价值重大。卓越性能无与伦比  秃鹰运输机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
一  喜欢果香气,家里茶几上总要放几枚苹果。那些苹果又大又红,色泽光鲜。果香不时袭来,和家里的书籍、酒、茶、沉香、宣纸、木器的味道融为一体,这是生活的气息。苹果的气息里有我的童年,那种诱人的香味闻起来令人心情轻松。  回忆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会是各种气味。泥土、食物、衣服、被窝、炭火的气味,还有随季节而变化的空气的味道。有人晚年吃到一款食物,说是妈妈的味道。所谓记忆,就是味道的反刍味道的再现吧。 
一入順昌,槎溪即近在目前。  从原始森林探身而出,槎溪穿过幽深溪谷,绕行突兀山崖,跨越纵横沟壑,在盆地悠闲、平静地展示了自身的旖旎与婀娜,澄江如练,一条蓝色飘带,自西向东,沿途把赖源、光地、曲村、槎溪、蛟溪诸多村庄连接起来。  那山、那水、那村、那人,让我迷恋,迷恋于它们的神韵与姿容。  1.那山  1958年,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  春天。林区的上空回荡着愉快而雄壮的歌声,那是一支林
不少80后作家曾在不同场合坦言,自己的写作时常面临着经验匮乏的困扰,一方面是个体经历的简单、封闭,另一方面,是新媒体时代纷至沓来的信息洪流,令人无时无刻不被裹挟,奔向不可控的未知方向。看起来,这是一个个体的人掌握信息最多、最丰富的时代,然而我们所见的这些信息又是那么遥远、那么虚飘、那么面目可疑。如何恰当地分辨、拣选,进而利用这信息海洋中有效的碎片,似乎成了当前写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980
摘要:计算思维作为一种灵活运用工具与方法求解问题的思维活动,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对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谢忠新教授提出的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为理论指导,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再设计,开发出能培养学生相关能力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课堂活动;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
不得不先破题。所谓破题,不过是左蹦右跳,东奔西突,把一个看似遥远、高悬的东西拽到跟前,好让自己有话可说。硬要破题,实在因为面对这样的“作业”,深感应答的艰难。“信息贬值与文学写作对现实经验的处理”,这类表述一出口,实际上就已经包含了某种预设,它潜在地向我们描述着对文学表达在发达传媒时代的被动位置的讨论尚未开始,文学就已经被赋予了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流里手足无措的张皇形象。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设定却未必牢
1  闽东沿海地区,民间活跃一种叫“互助会”的经济活动。互助会的组织者叫“会头”,会员叫“会咖”。互助会一般来说一个月标一次,也有半个月的,疯狂的时候,每天一次,叫“日日会”,这基本上已经离开了经济互助的本意,变成非法集资的陷阱。  说说互助会的玩法。比如说五百块钱的互助会,会头组织了五十个会咖,每个月标一次,要五十个月,也就是四年零两个月才标完。第一个月每个会咖出五百元,整个两万五千元给会头,会
金属镓在29.76℃时变为银白色液体  现在,科学家不但研制出了柔性机器人,而且还能使它变色—不是简单地为它披上一件彩色衣服,而是让它本身的结构呈现出色彩变化。  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家就在世界上首次根据液态金属在电场下自主运动可变形的特性从理论和技术层面论证了液态金属柔性机器人的可能性。现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所的研究人员又有了新发现。镓基合金一直是以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示人,但这种液态金属表面
一群少年高声朗诵着《少年中国说》,被爱心棒球队带上了另一条人生赛道,这是纪录片《棒!少年》所描述的故事。它赢得过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最长的掌声,刚上映两天便获得了8.7的豆瓣评分。  从《妈妈的村庄》(2012年)到历时三年完成的《棒!少年》,导演许慧晶对中国社会底层故事的叙述愈发纯熟。片子真实而残酷,温暖却又裹挟着戳人心窝的痛,捕捉着少年们充满韧性的生命力量。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生怎么“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