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客气”之探讨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伤寒论》中“客气”的含义及其思想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认为从结胸证与痞证的辨析入手,可知“结胸证”易发于阳经,“痞证”易发于阴经,得出“胃中空虚”不等同于“胃气虚”,进而便知相应条文中“客气”的病机亦不同;“客气动膈”之客气指表阳之邪热内陷,而“客气上逆”之客气当指胃气虚而心火旺.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rhB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rhBNP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rhBNP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hBNP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平均住院日、心室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的NT-ProBNP、平均住院日、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不
摘 要 目的:探讨自拟养心安神汤改善女性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女性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5)与对照组(n=65)。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养心安神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睡眠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自拟养心安神汤的临床效果显著,
目的:基于中医学“双心疾病”理论,探讨舒心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性冠心病(SCHD)合并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0例SCHD合并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给予舒心口服液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时,记录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并采用自拟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SAQ)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对照组2例患者
介绍钱麟教授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经验.认为气阴两虚,湿、热、毒聚于下焦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为主要治则,运用内外兼治之法加以施治;内治以益气养阴调控机体免疫为主,外治以清热解毒抗病毒为主,并重视从湿邪论治,巧妙利用各味中药的多重功效,将治湿贯穿始终.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西医临床分型,探讨PD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9例早中期PD患者,分析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西医临床分型,并采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同时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临床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肝肾不足型患者最多,其次是气血不足型、气滞血瘀型,痰热动风型患者最少.根据西医分型,姿势不稳/步态障碍(PIGD)型患者最多,其次是震颤(TD)型,中间型患者最少.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气滞血瘀型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的临床应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了飞跃式的进步,但会造成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且仍有近半数患者难以从中获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PD-1单抗不同治疗阶段的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风热犯肺、脾虚痰湿、气滞血瘀、气阴两虚4种证型,分别以桑菊饮、参苓白术散、血府逐瘀汤、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对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并附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