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边城》之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eng0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描绘了水边船上所见到的风物、人情,是一幅诗情浓郁的湘西风情画,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一、边城之美
  (一)自然之美。“川湘交界,茶峒小城,小溪边,白塔下,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 ,一只黄狗……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故事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的无限风光中,耸立的小白塔,古朴的吊脚楼。处处清山翠竹,鸟与花香;远山含黛,碧水长流。灵秀的山峰怀抱着一畦畦翠绿的梯田,仿佛是山峰灵慧的儿女,温柔地依偎在秀峰的怀抱。那如母乳的潺潺山泉流水,淙淙奏响一曲曲苗家月夜曲调,悠扬而又清脆。依山傍水的河流,一直流淌到沉醉在山水美景中的人的心田。青山绿水连绵不断,如诗如画,美若人间仙境,自然的生命在这里循环不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山灵水秀,天人和谐的风俗图画。
   (二)风俗之美。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边城》中就有了一个质朴而又清新的世界,一个近乎“世外桃源”的乡村社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土性乡风。他笔下的湘西是这样的:中秋节,青年男女用对歌的形式在月夜倾吐爱意;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活动,“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鸭子的主人”;正月十五,舞龙,耍狮子,放烟火。“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节日里,妇女在小孩头额上蘸着雄黄酒“王”字的打扮,“走车路”(请人提媒说亲)与“走马路”(唱山歌求爱)的求爱方式,以及要“碾坊”还是要“渡船”的人生选择等等,无一不真切有趣地反映了湘西边城的风俗人情在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剑拔弩张在这里都显得格格不入。
  (三)人性之美。作品通过对湘西边城独特自然风光与风俗人情的生动描绘,不仅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胜地,而且巧妙地为“边城”的人情人性美的描写,营造了良好氛围。作品着重描写的是人情人性美。
  1、少女翠翠。在这一系列的人物形象中,翠翠是《边城》中最为迷人的形象,也是唯一的贯串全书的核心人物。她一出场,作者就抓住其纯真无邪的性格特征,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位晶莹明澈、秀美乖巧的少女形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2、二老傩送。二老傩送是小说中另一位具有“神性与魔性”的神奇而迷人的人物形象。他天生一表人材,秀拔出群,被当地人誉为“岳云”;他聪明、正直、勇敢、耐劳,是人们眼里的好青年,老船夫心中最佳的孙女婿人选。对于爱情、婚姻,他大胆、心细又真诚,敢于自主自为,不走“车路”,也不要“碾坊”,断然拒绝富足平庸生活的诱惑,甚至甘冒与哥哥天保争斗的危险,掏出一颗真心,勇敢又热忱地向自己的心上人——翠翠表白爱情(“傻瓜式”地为翠翠唱了一整夜的歌,用美妙动人的歌声将翠翠的梦中灵魂轻轻浮起)。他是小说中唯一能与翠翠般配的好青年、好情人,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傩送与翠翠的真挚爱情当中,不仅横亘着一座硕大的 “碾坊”,一条无法通行的 “车路”(两者实为封建文化的阻碍),更因为天保突如其来的不明之死,终给两人的真诚相爱笼上一层无法抹灭的巨大阴影,结果只能是爱而不能厮守,天涯各一方,留一曲痴愿的哀歌在翠翠的心中“软软的”而又“酸酸的”回响着。
  3、老船夫
  至于老船夫,他既是翠翠的外祖父,又是翠翠的养父养母,还是翠翠的启蒙老师(真善美的启蒙老师)。老船夫以他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的摆渡生涯,长年累月对翠翠无微不至的体贴疼爱,持守一生的重义轻利、宽厚善良的节操,让我们倍感生的忠实与庄严,活的认真与踏实,这种老百姓正如沈从文所言:“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
  二、爱情的凄美。具体来说,尽管翠翠忠贞不渝地爱着傩送,为情人而朝思暮想,可是因为她性格内向、羞涩,在爷爷老船夫面前不敢明言自己爱着傩送,致使老船夫错点鸳鸯谱,无意中促成了傩送的哥哥天保派媒人前来求婚,而对傩送亲自前来表态却支吾其问答非所问,使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波折迭起。翠翠当然拒绝了天保的托媒提亲,因为令她一往情深的人是傩送。后来在偶然的谈天中,天保和傩送才知道自己爱的是同一个人——翠翠,两兄弟不忍照茶峒人的惯例,来一次流血的决斗,却也不愿互相虚伪而怯弱地退让,于是两人同意轮流为翠翠唱 3年零6个月的歌,看谁先赢得她的心。天保知道自己的歌喉根本就不是弟弟的对手,于是怀着一颗痛苦的心,领船上行了,却不料遇到了多险的茨傩而丧生。弟弟傩送这个极重感情的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再也禁不住自己的伤悲悄悄地出走了。然而只有那个痴情不移的孤独女孩——翠翠,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守住那条渡船,那间草屋,祈盼着那个能用歌声将自己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的归来……整个故事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真诚、美丽的爱情终不免演变为一出悲剧一曲哀歌,读来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怅惘。连那明丽宜人的“边城”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也因此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与薄薄的凄凉,令人无端感慨那不可知的命运的阴影的若有若无,更令人深思那迈向生命的自由自主之路的艰难、曲折与坎坷。
  在茶峒《边城》中,自然的美、民风的淳、生命的真、人性的善,无不令人心驰神往,人格的独立和完整、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人性的崇高和伟大无不令人感动。在作者灵动的语言、美妙的笔触下,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自然、民风、人性的美丽。感知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是心灵人性的净化与滋养。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沈从文精品集
  2、《边城》、《湘行散记》、《湘西》北岳文艺出版社
  3、《小说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4、雷淑琼:《来自<边城>的美》
  5、沈從文。沈从文选集[M].成都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12-18岁的中学生,中学的数学教学要善于唤起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热情,而传统的数学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学生体会、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数学学习过程的快乐。如今,新课改把多媒体教育技术引进数学课堂,使教学可以从视、听等多维度展开。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画面不仅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使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致,更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学当中融入必要的时事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弥补课本所具有的滞后性,从而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时事 意义 实施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个时效性,时代性很强的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相当紧密,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观点去分析时政热点或用时政热点去证明政治观点。但由于教材自身的滞后性,其所
中外诗词,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堪称语言的精华,词采的宝库,对于高考作文的创作,有着非凡而绝妙的作用。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让高考作文有好的文采,有较高的文化底韵,在文中恰当运用中外诗词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手段。在高考作文中适当运用诗词,可以使行文有文采、有意蕴,可以使行文变化多姿、让作文出新出巧,可以体现考生写作潜能、张扬炼字炼意的能力,更多地在发展等级上获取优势。下面,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娱乐性以及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需要三方面对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成因分析,从网络教育的角度提出改变网络成瘾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者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的定义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改变学困生学习的落后状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就自己的教育和自身的体验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谈点初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有人说,兴趣是做成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帮助学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材的典型性表现在:武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进行格斗,而是运用武术教材来培养学生养生自卫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学并不在于比赛,也不在于游戏,而在于表演和欣赏,在于展示自己的一招一式、精神和动作美感,以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小学武术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科学
【摘要】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课堂,依据学生特点,加强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得以熏陶,文明素养得以提高 。  【关键字】 网络 文明素养 熏陶 高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神秘的网络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越来越多的人被“网”入其中,让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一下变得触手可及。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大部分中学生把网络的意义片面理解了,认为上网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
【摘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彼此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感情体验和观念,这一切具有不可预定性。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新课改下的课堂必须有灵活的应变性和随机的可塑性,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应对未曾预设的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追求;生成;课堂教学;生长点    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意外的收获,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追求;传
摘要: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上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创设适合于素质教育的情境,与学校积极配合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才是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成功体现。  关键词:遗传变异 非智力因素 素质教育    我们已经迈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纪,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谁占有
【内容提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是语言运用的典范。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变得为学生所乐于、易于接受,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感染力 风趣 激情 变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