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家的早教答卷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airenxu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岁前妈妈必须陪伴孩子吗?婴儿一定要学爬吗?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吗?……你一定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
  
  小泉英明
  日本物理学家和脑科学家,他发明了现在医院及实验室广泛使用的核磁共振仪,也是有“读脑术”之称的“光导脑地图仪”的发明人,2005年小泉先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提名。现为日本“脑科学与教育”研究总课题组组长。
  
  2007年,小泉英明先生曾经接受过本刊采访,在《3岁,缔造一生?》一文中,为新手父母们扫清了早期教养中最核心的一些困扰。3年过去了,围绕在新妈妈们身边各种早教和大脑开发理念依旧莫衷一是。我们将父母们普遍困惑的早期教育问题整理出来,请小泉先生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他作为脑科学家的确切答案。
  
  最好的胎教是什么?
  
  父母必读:您提出人类对母语的语调、节奏、韵律的分辨和学习都是发生在胎儿期,那么,真正的“胎教”应该是什么?有一种胎教方法是把带有MP3的腰带缠在准妈妈的肚子上,据说这种方法能够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您如何评价?
  小泉英明:母亲和胎儿由胎盘相连结。
  胎盘上有一个叫做“胎盘屏障”的地方,营养物质都要通过这里运送到胎儿体内,胎儿不需要的物质则会被挡在屏障以外,无法通过胎盘屏障到达胎儿大脑。人类的大脑也有一个“脑屏障”,大脑不需要的物质就会被挡在外面,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但是,胎儿的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全,所以,母亲在怀孕期间要注意饮食,防止摄取对胎儿发育不利的物质。
  比如要避免烟、酒以及其他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而且,母亲要保持放松的好心情和健康的身体状态。压力太大的话,母亲体内就会分泌出特异性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就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所以,所谓胎教并不是指对腹中的胎儿进行教育,而是母亲以放松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为基础,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创造一个适宜于胎儿发育的胎内环境。这也是我从中国古代的孟子那里学习来的,建议大家思考一下。
  
  上多少早教班才算够?
  
  父母必读:我们曾经采访过中国的一位妈妈。她给1岁半的儿子报了游泳课、手语课和每周一次的音乐韵律课。同时还购买了DVD、单词学习卡,她希望这些活动能刺激小脑袋的发育。这些安排对这个小男孩来说是必须的吗?父母应该如何理解所谓的早教?小泉英明:在日本的一个幼儿园里,老师从来不教孩子学写字,但是他们认为让孩子们画画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他们认为应当让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在玩耍中培养兴趣和欲望,再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结果发现,这些从未接受过美术培训的孩子都非常热衷于绘画。而且,经验丰富的幼儿园老师们可以从这些画里面看到孩子的发育水平、思想变化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
  擅长绘画的老师有时会对孩子们的画作略加指导,这样能使画面更加漂亮。结果却发现,孩子们反而不爱画画了。指导老师向幼儿园园长反映这个情况后,园长对老师说,那就不要让孩子们再画画了,现在开始让他去做完全不同的别的事情。于是孩子们开始玩沙土,每天在土坡上挖洞玩就这样挖了好几个月,还在土坡下面打通了一条“隧道”。这时老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可以开始画画了。没想到孩子们又兴致勃勃地画了起来,而且画出了一幅幅充满热情和感情的画。
  其实,只要培养出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即使大人们不提要求,孩子也会有兴趣学,而且能够克服困难,保持恒心。
  因此我认为,早教阶段与其填鸭式地教育,不如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父母必读:我特别喜欢观察孩子在爬向一个玩具时的表情,你能够看到他们天生的热情和内驱力。这种内在的动力的脑科学解释是什么?它如何能够保持下去?在很多的例子里,孩子在学习才艺、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渐渐丢掉了婴儿时期学习的热情。
  小泉英明:我们在日本做过一项针对刚出生婴幼儿的多年的追踪调查,研究中也得到了日本著名歌手万智的协助,他为孩子们写了许多儿歌,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活着就是伸伸手,小孩子伸手抓呀抓,抓到维尼熊,小呀小鼻子。”
  我认为这首儿歌写得非常精彩为什么呢?因为婴儿在五六个月大时的特点就是伸手去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在发展心理学上称之为“够物行动(reaching)”,可见作者对儿童发育过程非常了解,他感受到了儿童的强烈的意志力和探索欲望。
  五六个月大小的孩子在看见玩具维尼熊、对维尼熊感兴趣并伸手去抓时,是在视觉、触觉等知觉意识下的综合感知和行动,这样的活动在婴儿大脑中是留有清晰印迹的。虽然刚开始时婴儿的手不听自己使唤,但在一次次失败过程中就能慢慢学会,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自己亲自去做一做,感受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刺激,渐渐明白“原来这样是对的呀”,这就是学习,婴儿通过这种正确途径获得的能力将成为今后为了生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是行动范围更广泛的爬行,这时婴儿的热情和欲望也是最强烈的,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让婴儿充分爬行非常关键。
  接下来是直立行走,这时大脚趾的发育非常关键,不仅要掌握身体平衡,向前行进时还需要大脚趾发力才行。我们的研究认为,大脚趾发育与掌管欲望热情的大脑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与此相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都可能会影响大脑神经回路基础的形成。过分保护和过分干涉孩子的父母如果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全做了,孩子就不用去学习了。如果没有这些实际体验的话,相应的神经回路也就无法形成,可以推测,未来孩子的大脑也会变得无用。
  
  双语学习如何开展?
  
  父母必读:请您说说双语学习的问题。在中国,父母们面对的是五花八门的双语培训理念,从大脑发育的角度看,您觉得在6岁以前,孩子的双语学习要注意什么问题?
  小泉英明:我认为应该首先让孩子牢牢地掌握好母语,然后再开始第二语言的学习。母语是一个人的标志,孩子通过学习母语形成自己的本性,否则将来很容易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在日本活跃着很多外国的相扑选手,他们通常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以后才来日本的,在来日本之前他们一句日语也不会说,但他们也都能够在短期内学会流畅的日语。
  的确,有些孩子小时候学外语学得很快,但这主要是学习兴趣的原因。我认为只要有兴趣,再加上有双向交流的会话环境,不论多大都能学好外语。
  这里说了一个双向交流的问题,因为大部分人是通过听磁带和看书学外语的,但这是单向的,得不到回应。当然在初学外语的阶段,这个方法未必不好。
  总之,一定要让孩子牢牢地掌握母语,再根据孩子自身的兴趣学习外语,哪怕学得晚点、学得慢点也没有关系。
  
  如何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父母必读:您曾指出,“科学要研究形成怎样的神经回路才能使人一生幸福。”您认为幸福需要学习吗?小泉英明:哲学和宗教方面在公元前就对幸福和满足感有过研究,而心理学范畴的研究才仅仅30多年的时间。
  脑科学领域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我对此也深感兴趣。
  动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是在食欲和性欲等本能得到满足后的满足感,但是野生动物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遵循着严密的自然淘汰法则,而人类却不同,所以满足感的表现也肯定不同。
  2008年我们所做的一个日本科技振兴协会的脑科学研究时发现:人们在获得良好社会评价时(比如得到别人的信赖)所获得的满足感比得到物质和金钱时还要强烈。也就是说,即使本人没有得到物质上的利益,也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信赖和喜欢而得到精神上的喜悦和满足,而我们的工作是用仪器进行了科学性的证实和原理分析。
  还有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成果是:分享他人快乐的心灵感受与幸福感是相关联的。这就提示了我们,幸福感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某些收获来得到满足,也能通过分享他人快乐得到。那么,对处于不幸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不是可以通过教育上的努力来影响他们呢?
  
  小贴士:
  小泉英明先生的观点
  ★那些认为3岁以内孩子的脑发育必须妈妈陪伴的说法是比较武断的,二者其实未必直接相关。
  ★最初婴儿是因为对电视有兴趣才会有意识地爬过去,靠近电视,这个过程很重要,但是电视节目却没有反应,这就损害了婴儿的脑发育。所以,妈妈或保姆一定要对婴儿的需求有回应,这是育儿过程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脑科学研究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解释脑与教育关系的通俗读物,其中有许多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比如“这样做能培养出聪明的孩子”、“玩游戏损伤孩子的大脑”等,将一些不能简单用因果关系断定的问题说得就好像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事实。
其他文献
贴身医生:盛晓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  专长:儿童营养儿童保健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收件人[email protected]  发件人布丁妈  问题宝宝马上要添加辅食了,怎样喂养才能让他不挑食?  我姐姐的孩子从小在我家长大,是我妈妈一手带大的。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挑食挑得厉害,让人头疼不已。我也喂过她几次饭,哄了半天才吃下几口还得跟在她屁股后边转,比上
进入孕中期以后,准妈妈会觉得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重。重心的改变会使准妈妈们的平衡能力开始下降。本期,我们就进行一些提高身体平衡能力的练习,帮助准妈妈保持良好的姿态!    站姿单腿摆动练习    动作描述:双腿开立,寻找身体中立位置,双臂侧平举。移动重心到左脚上,然后提起右腿,检查身体是否能很好地保持平衡,保持单腿站立,挺胸,直背,感觉头顶顶向天花板并完成5次呼吸。在能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右腿像钟摆
卧室里来了一个新玩具,他小小的、软软的、绒绒的,穿着一件条纹衣服。他的名字叫小憨。  “你好!”老鼠吱吱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你是种什么玩具呀?”  小憨想了半天,说:“就是我这种吧。”  玩具小熊问:“那你会做什么呢?”  小憨又想了半天,说:“做好事吧,不过,什么样的好事,我还不清楚。”  小熊说:“你长得有点儿像玩具熊,那你会不会像我这样倒立,然后慢慢发出嗷——嗷——的叫声?”  可是,小憨不
孩子喜欢的玩具,一定有它的道理。为孩子选择玩具,年龄是最重要的参考值。看看邻家宝宝都在玩什么,对你是不是也有启发?    0 ~ 6 个月    这时期的宝宝对声音很敏感。发声的玩具,妈妈讲故事的声音都会让他高兴。  推荐玩具:音乐盒。  讲述人:微宝宝,儿子6个月。  我家宝宝满月后,就习惯于听音乐了。他最喜欢音乐盒。有时他哭,我用音乐盒哄他,他就不哭了。现在宝宝6 个月,有时还会跟着音乐哼哼。
我相信在你的故事里,会大量运用代表惊异的惊叹号和代表琢磨不定的问号。带着这些惊叹号和问号,让我们一起探一探这个绝对精彩的小孩的世界。    宣言1 我喜欢动来动去。    经典指数:10  抓狂指数:9  先听小孩说  跑跑,跳跳,抓抓,翻翻……我每分钟都在动,我每秒钟都在动。“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动来动去?”别着急,等我长大就不会了。  再听专家说  从整体上来说,孩子的抑制机能要比成人的弱些,做
宝宝经常患外耳道炎,会不会影响听力?  我的儿子已经1 岁9 个月了。我是在儿子8 个月的时候给他断的母乳,从那以后,儿子就开始有外耳道炎的症状。我先后带他去了好几家医院检查、治疗,但效果都不是很好,没有能够彻底治愈。每次孩子一感冒、流鼻涕,就要犯外耳道炎。现在儿子的外耳道炎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不仅为他经常受到耳痛的折磨而心疼,更担心他将来听力受影响。请问贴身医生,外耳道炎能不能治愈?用什么方法
贴身医生  郑敏翠  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专长:儿童血液病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收件人 [email protected] 发件人 小徐  宝宝小腿有出血点,而且轻度浮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两腿发育一切正常。在她45 天时,我无意中发现她的小腿内侧有出血点,当时出血点比较少,只有几处,颜色鲜红,腿部还有轻度浮肿,于是我就给她用花椒水热
2008 年5 月,《中国儿童青少年零时消费指南(2008)》全新出版。以古典、精致而富有趣味的扇面图的形式,告诉我们关于零食的“三六九等”……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零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既可能导致宝宝体重增加、营养不良和影响正餐  胃口;另一方面,合理、适度地吃些零食,既有助于实现平衡膳食的目标,也会给小家伙的生活增添乐趣。    零食的3 个推荐级别    这里所说的零食是非正餐
也许在生宝宝之前,你和你的另一半为了不“打搅”宝宝,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享受“性”福生活了。现在宝宝已经出生了,你很可能希望尽快恢复原来的亲密关系。在行动之前,看看下面的内容,可能会让你们的亲密更加安全和愉悦!    “性”事简答题    1产后多长时间可以恢复性生活?  首先,一般来说,医生会建议你到宝宝出生6周后,再重新开始性生活。因为分娩过程中,新妈妈的子宫与宫颈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一段时
一位母亲最近有点苦恼,他3岁的儿子突然喜欢对她直呼其名,而几乎忘了“妈妈”这一称呼。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小家伙有一次午睡醒来后冲着屋外大叫“妈妈”,但是没有任何回应。他突然想起也许应该像爸爸那样直呼妈妈的名字,于是他尝试了,马上,带着惊讶表情的妈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 一种小聪明而已大部分孩子如果有这样的阶段,都是因为他们发觉这样称呼父母会立刻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不过,虽然父母觉得孩子这么做很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