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表达情况,探讨LncRNA H19在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NAFLD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影像学表现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脂肪肝组(57例),中度脂肪肝组(46例)和重度脂肪肝组(3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患者(无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的其他肝病)140例作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H19的表达情况,Pearson法分析血清LncRNA H19与各生化指标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H19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NAFLD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同程度NAFLD患者之间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AFLD患者血清LncRNA H19与TG、LDL-C、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DL-C、ALT、AST、ALP、GGT、TC相关性不明显(P>0.05);血清LncRNA H19预测NAFLD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截断值为1.20,敏感度为84.67%,特异度为83.57%.结论:LncRNA H19在NAFLD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与肝脏脂肪变性及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是预测NAFLD的潜在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肠道菌群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入院的100例FC患者,依据病情分为轻度组(n=18)、中度组(n=52)和重度组(n=30),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例为健康组,检测所有肠道菌群并记录每周自发完全排便(SCBM)次数,分析FC患者肠道菌群与病情的关系.结果:FC患者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和SCBM次数低于健康组,FC患者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和SCBM次数中,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中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改善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慢性疲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常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的基础上,将50例脾虚型UC缓解期慢性疲劳患者随机分为A组(第1~4周服用香砂六君子汤)、B组(第5~8周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在第4周、第8周进行改良Mayo评分,Chalder Fatigue Scale疲劳评分、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评分、SF-36生活质量机体功能评分、工作与社会适应量表评分、工作状态评价,观察其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硫唑嘌呤片结合微生态制剂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及白介素-17B受体(IL-17B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IB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英夫利昔单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唑嘌呤片结合微生态制剂,观察2组患者肠屏障功能指标包括内毒素、D-乳酸,炎性相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粪便钙卫蛋白(FCP),粪便培养并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BR的表达情况以及比较
目的:研究济生乌梅片预防结直肠腺瘤(CRA)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分析CRA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募集行CRA内镜下切除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济生乌梅片)、对照组(碳酸钙D3片)、空白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济生乌梅片、碳酸钙D3片口服3个月,3组术后1年复查肠镜,评价济生乌梅片的预防效果,分析影响CRA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术后1年复查肠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