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林线急尖长苞冷杉不同器官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东南部色季拉山林线物种急尖长苞冷杉不同年龄叶片、嫩枝、枝条、树干及根系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6BC)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植物光合作用后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物不同器官δ^13C值差异显著(P〈0.001),为树干(-24.19‰)〉枝条(-24.56‰)〉根部(-25.05‰)〉嫩枝(-25.12‰)〉叶片(-27.25‰),说明从光合作用器官到非光合作用器官有明显的碳同位素分馏,且非光合作用器官之间也存在差异.随着急尖长苞冷杉叶片或嫩枝年龄的增加,叶片δ^13C值降
其他文献
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比较测定了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6株野生菌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活力.结果显示,3个指标均以25℃左右最好,但同一温度下菌株间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原理,综合考虑吉林省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风险因子的贡献率,并运用GIS技术生成吉林省生态灾害风险区划图.评价结果对于正确认识吉林省的生态环境风险水平,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恢复与管理决策都有重要意义.
采用非自由选择法,在室内研究了南美斑潜蝇寄主选择性及其与植物叶片营养物质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成虫对不同供试植物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性最强的为菜
利用张力入渗仪测量和计算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4种主要类型土壤(暗棕色森林土、棕色针叶林土、山地生草森林土和山地苔原土)中半径范围分别在≥0.5mm、0.25~0.5mm和0.1~0.25mm的大孔隙数量与分布,并探讨了大孔隙的存在对土壤饱和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棕色森林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自地表向下至40cm以内土层的变化较快,在40cm以下土层内的变化较慢;棕色针叶林土和山
研究了环境盐度急性胁迫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稚鱼鳃Na+-K+ATPase(NKA)活性及血清渗透压、Na^+、K^+和Cl^-离子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稚鱼从盐度37中直接转移至盐度0、5、1
研究了2003年春季浅水草型湖泊牛山湖小型鱼类空间分布(种类组成、多样性和密度等)与生境异质性之间的关系.根据水生植被状况、离岸距离和水深,选择了两种差异较大且有代表性的
研制了基于个体的在景观尺度上运行的森林动态模型CFDM(individual-based catchment scale forest dynamic model),介绍了CFDM模型的研制和检验过程,以及GIS技术的应用、气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