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作坊对心理个案辅导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作坊是参与体验式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以教师为基础的辅导师资的培养模式。运用工作坊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能极大地提高培训效果。
  关键词:工作坊;心理个案辅导;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09-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目标一般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促进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仅需要辅导者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更需要求助者对自我问题有所洞察,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次,让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和意识有一个整理的过程,从而积极地、正确地理解自我,产生新的适应意识。第三让心理求助者的情绪得到松弛或缓解,减轻心理负担,增强生活的勇气,逐步恢复精神的健康状态。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心理辅导教师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辅导经验。由于学校辅导教师都是参加短期培训,理论与实际一时难以相结合,面对辅导个案的问题常常束手无策。因此,为了提高辅导教师的辅导能力,我们对部分教师采用了工作坊的培训方式。
  工作坊是参与体验式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以教师为基础的辅导师资的培养模式。传统培训,教师只能老老实实地听专家讲课,像一个学生一样认真做笔记,而工作坊式的培训,教师与同行之间都有互动。它是在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培训者通过与受训者之间的人际互动,引导受训者之间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从而促使受训人员获得心理辅导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方法。
  具体而言,工作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方式:
  一、设置情况,澄清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的最大特点在于能通过沟通的方式,迅速找到问题的根源,引导个案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许多辅导教师在辅导个案时,常常不能够准确判断个案的问题所在,以至于走了许多弯路,延误了个案的辅导。工作坊形式把成功辅导个案的过程展示出来,抽丝剥茧式的辅导方式,不仅能准确地判断问题的根源,也使教师个案辅导的技巧得到了发展,教师们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如: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大家都在操场上体育课,张某感到身体不适便请假回教室,教室内空空荡荡,只有她一个人。这时,前桌抽屉一只鲜红的皮夹,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显眼,也许是皮夹有着一份无法抗拒的魔力,她伸出那只无法再缩回的手——拿了那只皮夹,这时几位同班同学正好经过窗口,于是张某的小偷名声便传开了。她变得抑郁消沉、寡言少语,平常独来独往,但偷东西行为时有发生。教师认为她品行不良,常常苦口婆心地给她讲道理,家长也打骂多次,但效果甚微。工作坊中教师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在对话中层层深入,随时改变策略,把个案放在主体,让她倾诉自己的想法,终于了解到个案偷文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不忘记她。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几次辅导后,不仅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得到了成长。
  观看大师们的个案辅导,在时间、内容上都有局限性,而我们教师面对的学生众多,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工作坊培训中设置了情境。具体做法是由受训教师来充当个案辅导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辅导,遇到问题时,暂停辅导,商讨辅导方法,经过多次试验,选择最佳的引导方式。
  如:辅导教师在倾听自杀个案并准备追问时,说:“你为什么要自杀?”其他老师认为这样面质不恰当,怎样问成了讨论的中心,在讨论中确定了最佳问句:“我能理解你的痛苦,你可以说说第一次类似情况的过程吗?”
  还有一些初次见面建立信任的问话技巧。如:
  个案:我很烦,但不知怎么办?
  教师:哦,你希望把这些烦恼说出来吗?
  个案:(低头想了一下)你不要告诉别人。
  教师:当然,咱们相互信任。
  个案:(欲言又止,片刻)你可能知道一些。
  教师:是关于你的吗?但具体情况我不大清楚,我当然不好乱说。
  个案:请你去看看我的日记,在我的语文老师那儿。
  通过对话,辅导教师有了实践的经验,了解了保密原则是心理个案辅导必不缺少的一个环节,辅导能力也有了提高,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二、交流分享,解决问题
  工作坊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与大家交流并分享经验,在面对面的培训中,教师们畅所欲言,可以交流自己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提出疑惑的问题让大家共同探讨。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作业拖拉等毛病的辅导这些共性的问题,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在交流与分享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孤僻症、偷窃癖、暴躁型、焦虑症等特殊问题在探讨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解决的方法也更多了。
  如:我班学生小王写作业时总是急急忙忙从抽屉中掏一本皱巴巴的本子,做物理作业画图时发现画图铅笔已经断了,又急急忙忙拿出卷笔刀削铅笔,等他完成这些事后,动作快的学生已经一大半作业都完成了。在上语文课时,他愉快地在抽屉里写数学作业,而快要上数学课时,他还在做语文作业。老师进了教室,他才慌乱地拿出书本,真有点颠三倒四。
  辅导教师该怎么办,小王又该怎么办呢?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学习方法的辅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学会制定学习计划;(2)预习方法的辅导;(3)听课方法的辅导;(4)复习方法的辅导;(5)写作业方法的辅导。通过探讨,大家认为对他的辅导,也有助于对其他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学生的教育。
  三、教学与个案处理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辅导。团体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个案处理则是针对个性问题进行辅导,有些个案的问题较复杂,辅导难度也较高,许多教师都有畏难情绪,不敢尝试。工作坊中提供了个案处理的机会,让受训教师先当个案,既体会个案的心理,借此机会对自己心理进行疏导、宣泄,又能了解有经验的教师的辅导技巧和自己心理变化,反过来,再让受训教师去辅导个案,模仿咨询方法,掌握咨询技巧,迅速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辅导能力。   如: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应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主要运用心理分析法、认识领悟疗法,另外适当地配以自然疗法、认知疗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对来访者进行认知调整和行为指导。基本过程:信息收集——心理诊断——信息反馈——确立咨询目标——帮助和改变——结束阶段。具体辅导要略:
  1.第一次面谈:引导来访者倾述,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和情绪体验,并引导其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回忆,了解来访者简单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学校生活状况。在辅导者充分表示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双方初步建立信赖关系。
  2.第二次面谈:辅导者与来访者进行一个小时左右谈话,了解事件的根源。
  3.第三次面谈:仍以来访者倾诉为主,辅导者帮助她理清了几点思路并提出几点建议。
  这一切都给辅导教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策略,使辅导工作顺利进行。
  四、重视关系与辅导的个性
  心理辅导理念的不断更新,个案辅导的千变万化,常常使辅导教师应接不暇,担心自己落伍。有些辅导教师则一味地模仿别人,从而失去自己的个性,抑制了自身的成长。工作坊在培训过程中,对同一问题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种形式可以让受训教师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应根据自己的个性来进行技能化的辅导,使每位教师都能施展才能,树立自信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领路人。
  如:失去亲人的悲伤治疗,可用空椅子法,让个案对空椅子诉说自己的思念与舍不得,以达到渲泄的目的;也可用角色互换法,与别人交流彼此内心的痛苦,互相安慰,释放情感,以达到疗伤的效果。
  工作坊在培训中,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的关系是平等、互助而又和谐的,受训教师不是一个只会用耳听,只会用笔记的学员,培训教师也不是一个坐在讲台上夸夸其谈的学者。圆桌式的位置,使彼此能够感受到对方的真诚,他们之间谁都可以发问或回答,对问题的探究形式使气氛热烈,这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更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研讨氛围,每个人都得益匪浅,揭开了个案辅导的神秘面纱,使得辅导工作扎实而有效。
  有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感慨地说:“我以前总不明白一个问题,我做了多年的班主任,投入了许多课外时间,我对学生也非常好,他们对我也非常尊敬,离校后也常到我家来看我。可是学生除了礼节性问候从来也不说他们生活上的事情,一点也不亲热,我心里也很难受,学生怎么就不愿意对我说心里话呢?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我发现要让学生说心里话,教师首先也要这样做。就是刚才所说的‘自我暴露’吧。可我从来也没有与学生谈起我自己的内心话。今天这算是有切身的体会了。我以前参加的研讨会,会上只有专家的报告,没有讨论,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研讨会是专家的事,我们只要听就是了。在工作坊里大家畅所欲言,我学到了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理论与经验,受到很大的鼓舞与震撼,真是终生难忘啊。”
其他文献
摘要:大语文教学观迫切要求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语文。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日常生活的种种因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真正使语文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语文学习和生活是相互作用的,学生的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同样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扩展。  关键词:生活化;探索;回归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73-1
摘要:魏书生说过,班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普通同学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主任要学会“偷懒”,学会放权,集全体之力,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21-1  一、班主任要“偷懒”,首先是选好班干部,加强班干部培训  选择班干部的标准:一要有组织能力,看他周围是否总有一拨人;二是要心地善良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思想上认清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会去思考教育的方式与方法。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教育还是必须从源头上去探索,即我们要立足学生心理,从思想角度,真正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心动才会有行动。  关键词:师生;思想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21-1  一、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改过之根  人的全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理想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而且是首要环节。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艺术创造的结晶,凝聚着教师的经验、学识、修养、热忱与才华,本文以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导入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课堂导入的方式。  关键词:课堂导入;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59-1  “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一般在导入新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交往和国际流动将成为中国未来一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学校教育必须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  关键词:数学教学;民族精神;国际竞争力;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7-039-1  21世纪,世界格局呈现多级化趋势,经济
摘 要: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预留时间,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同时打造英语课堂的真正高效。  关键词:英语学习;预留时间;打造高效  中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会听说读写,这应该是高效语文课的“保底工程”,也是学生成长中坚实的塔基。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魅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73-1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
摘 要:词语,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要学生去发现,更需要老师的慧眼去捕捉,引导学生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进行必要的语言文字训练,在品味词语中激活表达,在情境表演中想象画面,在创设情境中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有所悟。  关键词:词语;品味;想象;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82-1  词语,就好像是文章的眼睛,需
摘 要:笔者设计本堂课的出发点是还课堂于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通过启发式的课堂、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案例描述;教后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94-1  一、案例描述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演示导
摘 要:本文从建构学习理论出发,以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的导学案编制教学为例,阐述在导学案的编制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主动建构;导学案;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36-2  教师通过导学案的编制,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智慧地干预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核心内容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