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ng890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基于当代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大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本文笔者将结合近几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对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影响做简要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所担任的角色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实质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是科学课堂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消极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教师从单纯的教学者转变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学生活动的主导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导者。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并试着解释发霉的原因和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与交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和补充,并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探究的成果。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探究的主导者,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在传统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安静地坐在底下认真听讲。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改变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录音机、放映机、计算机软件、影像和PPT等现代教学媒体大大丰富了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习资源变得多元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这一单元时,学生从小就对宇宙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课前我就让学生先回去收集有关宇宙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通过网络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内容和图片通过打印或拷贝的方式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与交流,学生课堂主人翁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帮助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补充,并在电脑上展示出来,播放有关宇宙的短片。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丰富了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实物、模型、挂图,是一种静态的、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之后,教学模式变成是动态的、多样的、开放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这一课时,学生对于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很难观察得到。这时,学生通过观看种子慢生长过程的视频来获得对种子萌发的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因此,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科学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信息技术转变了科学教学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科学课教学中,课堂教学工具主要有教材、教案、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教师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如何安排都是围绕教师进行的,学生学习知识也是受制于教师而被动地学习。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堂后,改变了科学教学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多媒体、PPT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學习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垃圾的处理》这一课时,学生通过对所居住小区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垃圾的这种传统处理方法存在很多的问题,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然后在网上查找相关处理方法,找到了更好解决垃圾处理的方法,将其写成报告,以邮件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和建议,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和认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明白了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灵感、创新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
  五、信息技术,改转变了教学评价体制,使评价变得全面化、全程化、多元化
  在传统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为准,是一种终端性的评价,也是一种“定性”评价。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教学评价体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民主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走进小学科学课堂,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为现代教育服务,才能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全民化,促进科学教学大胆创新、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分校 福建】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中早期应用纳络酮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2例HIE患儿在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对照组31例患儿除不用纳络酮外其他
20多年来,多少写过一些书评或准书评的文章。以我愚见,书评至少可以有两类四种。一类是直接书评。一类是间接书评。直接书评是就书论书,一种是学术性的,一种是宣传性的或广告性的
《中华大典·哲学典》(以下简称《哲学典》)包括:《儒家分典》(共七册),《诸子百家分典》(共三册),《佛道诸教分典》(共六册),计3200万字。《哲学典》,是《中华大典》24个典中第一个完
历代曲话汇编俞为民、孙蓉蓉编,黄山书社,2009近年由黄山书社出版俞为民、孙蓉蓉编纂的《历代曲话汇编》,自1991年启动编纂,至2001年完成。自2005年出版第一集起,至2009年出
所谓和谐,《应用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感情融洽,气氛良好。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有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里,
腹股沟疝是腹外疝中最常见约占所有腹外疝的90%以上。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最新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对人体解剖结构干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初级阶段,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班主任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对小学生的影响颇深。有效开展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此,本人主要对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开展及对德育工作开展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小学阶段的思想教育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小学生来说,精神世界是纯洁无瑕的,人之初,性本善,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能帮
小学科学学习强调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离不开师生、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然而,由于价值多元化的存在,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成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影响教学内容的传授和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运用教育智慧合理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小学科学课堂生成性问题的特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