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探索

来源 :素质教育(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要注重引导孩子们自主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要注重引导孩子们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亲身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要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数学内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在实施综合与实践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引导孩子们积极开展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活动全过程,积极引导孩子们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逐步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发展创新思维,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师生素质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
  前言: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新增的一个内容领域,也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一个亮点,这个领域没有增加新的知识,只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孩子们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解决与生活经验联系密切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的问题,注重的是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每册都编排有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促进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相互融合,成为整体。为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参与机会,教师充分借助这些活动内容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强烈欲望,促进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践性、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在活动中进一步体悟、理解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孩子们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内容要尊重教材
  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与套路,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不一,且教材内容灵活,这给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数学教师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提升能力的契机。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中,部分教师思维偏激,全盘否定传统的教育思想,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教学”而盲目摒弃教材内容,或随意拼凑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将完整、系统、有序的教材内容分解成残缺不全而无重点的零碎片段知识,将教材上很好的素材、例子一并处理掉,且美其名曰“创造性使用教材”和“优化重组教材内容”。其实我们应该在尊重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编排的思想,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数学思维、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实现对教材内容、素材例题全面而整体的掌握,必要时实现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加工和再创造。其次,在充分了解孩子们已有的数学知识、推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已有数学及学习的活动经验、生活经验的同时,分析他们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全盘考虑教材内容、素材、例题的取舍、整合与优化,做到能够保留的尽量保留,这样才能确保教学不偏不倚,才能实现“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应用意识,注重发展孩子们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
  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活动要让孩子们“动”起来
  “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孩子们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这部分教学内容注重的是让孩子们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展现思考过程,获得体验,逐渐积累丰富的直接活动经验,从而激发创造潜力。这种直接活动经验的获取,深受新课程标准的关注与重视。为此,新课标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每册都编排了相关内容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但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数学綜合与实践活动课的目的认识出现偏差,加之无成功经验借鉴,教学时,不愿意上这类课。有的老师往往采用“讲授 + 记忆”式的新知传授课、自由活动课、阅读课、思维训练课或干脆跳过等形式教学,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目标。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具体体现是“做数学”。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设活动化课堂情景,积极创造活动的机会,引导孩子们由熟悉的事物切入,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有一定实践性、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好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优化、提升实践能力,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价值,积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经验。在近期的实验探索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孩子们数学活动经验的取得,必须是自己经历大量的数学活动逐步积累,在“做”中获得;孩子们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去反思、抽象、概括、去粗存精,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感受到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目标具有弹性,要将这些各层面、复合性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活动中必须给孩子们留足活动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确保活动质量,促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成长;深切感受到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活动不能绝对化,在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做什么,而且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可以产生怎样的效果,即设计出实际的“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师教学时应逐步将活动引向深入,将活动内化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从而有效克服活动表面化倾向,避免课堂上活动一个接一个,为追求表面热闹而将活动安排过于饱和与为活动而活动的局面,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
  结语: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数学”“在实践中学数学”,关键在“做”,形式要“多”,一定要“活”,一定要“新”,而多要有据(以教材为依托),“多”而不杂,“多”中益智,“多”中求真。实现“多”而井然,“活”而规范,“新”而有得。总而言之,对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我们将会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以不断更新、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1]罗国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1(23):25-26.
  [2]任美香.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N]. 濮阳日报,2021-07-27(00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更好地科学组织小学语文课堂综合教学,有利于大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综合教学的朗读效果。为了更好地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教师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朗读情况及时采取各种相应的朗读教学策略,进行范读朗读引导,让小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朗读语文技巧,并特别注重对小学生语文朗读的综合评价,提高小学生对于朗读的语文自信。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要: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培养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可以让孩子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鼓励孩子养成分享行为,可以促使幼儿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培养策略  前言  分享是与他人交流喜欢的事物、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的过程,是亲近群体摆脱自私,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和爱的行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不只是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各种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各种能力与素质。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努力完成小学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数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学数学;实践探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
期刊
摘要:影响课堂效果的要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文本、学生、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四个要素入手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施策略,借助这四个要素深入反思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效果,上好语文课。  关键词:文本;学生;教学环节;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引言:  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认知大多是“无聊”、“容易犯困”、“请假也无所谓”等众多消极情绪,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有趣高效至关重要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不仅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要求,更是需要学生拥有较好的理解能力。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开展,教学方式也逐渐增多,以更好满足教育的水平与需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创设情境的方式被提出并且很好地应用于课堂,很大程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教师的思路。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不管是在哪个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时期的教师也在不断地采取措施使数学课堂能够与时俱进。近些年来,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创新,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法,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融合了新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来说,会更加注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充分的发挥
期刊
摘要:教师在创造课堂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学会创造与数学课堂有关的问题,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激起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求知欲,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探索数学的精神,学生与教师充分沟通,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學生和教师之间交流,教师主要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学会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计算数学问题,学会逻
期刊
摘要: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劳动光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文以班级卫生自主管理为例,浅谈劳动教育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班级卫生;自主管理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
期刊
摘要:高中生的成长已经比较成熟,他们已经在高中学习中体现了他们未来职业的兴趣。这就要求在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中灌输职业终身教育。这样既能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地为理想奋斗。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文章对职业教育对高中数学教育的渗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的方法  引言  终身教育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终身发展,而中学生在高中成长的关键是这
期刊
摘要:语篇结构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并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充分理解语言材料,并在写作中合理安排文章的句子关系,突出逻辑联系,丰富与优化文章语言表达,从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篇结构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篇结构;课堂教学  引言:  通过把握语篇结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有较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