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方式注重理论教学,灌输学生知识,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识记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该教学模式已显得不适合。基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课堂模式进行研究,找出使物理课堂人性化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人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23-1
初中物理相对高中物理来说要简单很多,但是相对学生的年龄来说初中物理仍然让他们觉得抽象、难懂。尤其是传统教学方式更注重理论教学,灌输学生知识,使学生机械地对物理知识死记硬背。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填鸭式”,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显得不适合,亦正被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所摒弃[1]。新形势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使物理课堂更加人性化,已是大势所趋[2]。正因为此,本文对初中物理课堂的人性化教学进行探究。
一、改变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讲授知识,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所讲的课程,都必须被动地接受知识,迫使学生做不喜欢的事情。这样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再适合课堂教学,并且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地位,学生起主体地位。因此,教师也应该适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气氛就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协调合作解决所学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悦融洽的氛围下投入到学习中去。实际上要创建这样的课堂非常简单,因为物理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特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才是第一步,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到学生整堂课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还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从听课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从传统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得到切实地提高,使物理教学具有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有关光的知识的时候,日食和月食是生活常见的现象,但是产生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原因对学生来说是一难点,学生要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象。因此,物理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三个或者六个分成一组,让学生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一起探究日食、月食的原因。可以一个学生当太阳、一个学生当月亮、一个学生当地球来形象地表现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结论的得出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然,这种方法比学生个人自学或者教师讲授的效果要强很多。
二、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望
物理这门学科之所以让学生觉得抽象难懂的原因就是学生需要靠教师的描述来了解和想象物理现象,不能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教师的讲解如果再缺乏趣味性,学生就更不愿意动脑想象,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厌烦感。因此,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精心准备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挂图、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作为辅助,将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探索物理现象本质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比如:教师在讲解摩擦起电的时候,可以引入魔术表演:教师将摩擦过的橡胶棒或玻璃棒隐藏在手中,然后靠近一本轻小的书,告诉学生我不用手也能翻书看书,于是学生就产生了好奇心对其产生了兴趣(注意这个魔术的成功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教师在讲解摩擦起电的时候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到冬天我就害怕电,因为我买的毛衣是淘宝上淘到的20块钱的晴纶材质的毛衣,到晚上一脱衣服的时候就噼啪噼啪地响,让我觉得很难受。”(教师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让学生觉得有意思)紧接着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其实学生通过生活常识都能知道这是摩擦起电。前一种方法是教师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后一种方法是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进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两种方法都符合学生的心里特点,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变真变活,与学生心里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探索物理,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三、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被教师重视,喜欢教师夸奖,并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传统的教学通常都是教师通过学生的成绩对学生做出评价,其实这样的评价是非常片面的,而且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一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尤其是当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觉得不对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学生是从那个角度提出的观点,用积极肯定的语言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性化的物理教学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通过新鲜事物和物理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自主地探究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
[参考文献]
[1]刘静.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方法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5).
[2]曾洁.浅谈初中物理的“人性化”教学[J].教师,2009(14).
关键词:初中物理;人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23-1
初中物理相对高中物理来说要简单很多,但是相对学生的年龄来说初中物理仍然让他们觉得抽象、难懂。尤其是传统教学方式更注重理论教学,灌输学生知识,使学生机械地对物理知识死记硬背。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填鸭式”,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显得不适合,亦正被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所摒弃[1]。新形势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使物理课堂更加人性化,已是大势所趋[2]。正因为此,本文对初中物理课堂的人性化教学进行探究。
一、改变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讲授知识,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所讲的课程,都必须被动地接受知识,迫使学生做不喜欢的事情。这样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再适合课堂教学,并且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地位,学生起主体地位。因此,教师也应该适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的课堂气氛就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协调合作解决所学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悦融洽的氛围下投入到学习中去。实际上要创建这样的课堂非常简单,因为物理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特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才是第一步,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到学生整堂课都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还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从听课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模式使学生从传统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得到切实地提高,使物理教学具有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有关光的知识的时候,日食和月食是生活常见的现象,但是产生日食和月食现象的原因对学生来说是一难点,学生要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象。因此,物理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三个或者六个分成一组,让学生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一起探究日食、月食的原因。可以一个学生当太阳、一个学生当月亮、一个学生当地球来形象地表现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结论的得出是大家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然,这种方法比学生个人自学或者教师讲授的效果要强很多。
二、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望
物理这门学科之所以让学生觉得抽象难懂的原因就是学生需要靠教师的描述来了解和想象物理现象,不能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教师的讲解如果再缺乏趣味性,学生就更不愿意动脑想象,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厌烦感。因此,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精心准备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挂图、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作为辅助,将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探索物理现象本质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比如:教师在讲解摩擦起电的时候,可以引入魔术表演:教师将摩擦过的橡胶棒或玻璃棒隐藏在手中,然后靠近一本轻小的书,告诉学生我不用手也能翻书看书,于是学生就产生了好奇心对其产生了兴趣(注意这个魔术的成功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教师在讲解摩擦起电的时候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到冬天我就害怕电,因为我买的毛衣是淘宝上淘到的20块钱的晴纶材质的毛衣,到晚上一脱衣服的时候就噼啪噼啪地响,让我觉得很难受。”(教师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让学生觉得有意思)紧接着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其实学生通过生活常识都能知道这是摩擦起电。前一种方法是教师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使学生更加喜欢物理;后一种方法是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与物理有关的现象进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两种方法都符合学生的心里特点,使学生学习的内容变真变活,与学生心里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探索物理,在探索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三、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被教师重视,喜欢教师夸奖,并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传统的教学通常都是教师通过学生的成绩对学生做出评价,其实这样的评价是非常片面的,而且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一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信心。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尤其是当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觉得不对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学生是从那个角度提出的观点,用积极肯定的语言评价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性化的物理教学就是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通过新鲜事物和物理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自主地探究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
[参考文献]
[1]刘静.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方法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1(5).
[2]曾洁.浅谈初中物理的“人性化”教学[J].教师,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