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性转化——以广州榄雕(增城)为例

来源 :设计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重要议题.本文以广州榄雕(增城)为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下的创造性转化路径.通过对增城榄雕的全面调研,分析榄雕传承发展遭遇的实践困境.探索可行性的转化路径,发掘地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建立以非遗为特色整体性地方品牌;并扩大非遗传承面和优化传承模式,以乡村资源为素材丰富非遗商品创作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非遗”的创新转化不仅可以形成新的乡村经济增长点,还可以增强乡村文化的建设,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支持.
其他文献
2021年9月24日至26日,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的2021学习×设计(Learn×Design):第六届国际设计教育学者大会在线上举行.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设计教育者共聚云端,共同分享设计教育经验,探讨未来设计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11名国内特邀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我校70余名教师积极提交论文、参与大会交流发言,500余名学生积极听会.
期刊
在当前艺术学科各专业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想上还有待统一,理论上还有待深化.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翻转),以自身实践探索提出系统化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植根艺术学本质规律,直面艺术学课程建设中四不问题,提出运用宏观整体思维等四种方法思维加以解决,并把握四种建设原则,从而实现提出新方法、打造新路径、产生新理念和形成新机制的艺术学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希望为全国艺术学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