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合菌系发酵液对荔枝采后保鲜效果的研究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果实采后常温贮藏条件下腐烂变质是造成荔枝果实品质劣变、经济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减少人工合成化学杀菌剂的滥用,开发新型采后荔枝果实天然生物保鲜剂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福建主栽品种‘乌叶’荔枝果实为原料,以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为基质的复合菌系发酵液为保鲜剂,研究发酵上清液浸泡处理对采后荔枝果实外观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利用16S rRNA V4区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复合菌系进行菌群结构和丰度分析,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代谢组学技术对该复合菌系发酵液中保鲜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微生物复合菌系中主要为芽胞杆菌科(Bacillaceae)、圆杆菌科(Cyclobacteriaceae)和交替单胞菌科(Alteromonadaceae),其中优势芽胞杆菌属(Bacillus)丰度为32.31%,具有降解浒苔作用的交替单胞菌科和微泡菌属(Microbulbifer)的丰度分别为8.47%和6.72%,复合菌系发酵产物中起主要保鲜作用的成分为甜菜碱和海藻糖,浓度分别为0.001 5和0.007 9 mmol/L。不同稀释度条件下的发酵上清液处理可明显降低常温贮藏期间荔枝果实呼吸强度、果皮褐变指数、果实感病指数及失重率,从而有效保持荔枝果实较高的商品率,其中发酵上清液稀释2倍的保鲜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处理组荔枝果实感病指数降低了77.78%,商品率提高了22.07%。本研究为荔枝等亚热带果实采后生物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同时拓宽了绿藻浒苔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提出了梨子和梨树叶的消解方法。采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同时测定梨子和梨树叶中的氯和硫 ,方法检出限梨子和梨树叶中的Cl分别为 0 .3× 10 -6,6× 10 -6,梨子和梨树叶中的S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现实当中幼儿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重视程度表现不一。2009年3月—5月,合肥市教育局在合肥市省级一类园中进行
任何政府都会对股票市场的建立、运行、发展和规范进行监管,但我国的股票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市",政府监管无处不在。由于我国股市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发展
<正>当下,我国的林业发展现状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急需提升有关技术水平。由于林业育苗沿用传统形式的育苗手段,大多应用塑料袋、辣椒管以及蜂窝纸等将粘土装填,极易产生苗木根
“体育回归教育、足球回归校园”,校园足球活动承载了亿万中国人的足球梦。在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黄金时期,上海市开启了以校园足球联盟为载体的校园足球活动新模式。上海市校
目的:探索LZTS2基因在胃癌及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胃癌组织、残胃癌组织及胃正常粘膜组织中LZTS2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
<正> 瘢痕症系各种原因所致皮肉创伤愈合后,皮肤肌肉粘连或皮肉与骨粘连所形成的局部坚硬性组织。笔者采用药物熏洗及蚕食性按摩疗法治疗均获良效。例:严××,女,19岁,工人。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etinoblastoma, Rb)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降低可导致细胞与细胞间连接的破坏,且诱导细胞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目的:分析Rb和磷酸化Rb(P-Rb)在人乳腺癌组
目的:1、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等成分因素在青海区域健康人群与胃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P53Arg72Pro基因多态性与青海区域胃癌易感性的关系。2、探
目的:调查分析遵义地区611例妊娠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病房的611名妊娠期女性及983名非妊娠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