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探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乃国家之大计!教育更应当从娃娃抓起!中学阶段是学生们从幼年向成年转变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所以,搞好中学生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我县的中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出谋划策。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教育;探讨
  对于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不仅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因素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很难直接量化。因此,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综合评价。为此,在此提出:对我县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要素
  1、心身健康。心身健康主要指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而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身体健康更应当成为社会、学校给予高度关怀的重心!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好的身体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关心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培育是社会、学校和家长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中的第一要素应当是:心身健康!
  2、团结协作。作为中学生,豆蔻年华的季节!是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在生活中、学习成长中与人合作、相互团结的最佳时期。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做任何事,与人合作的成本是最低的、收益是最高的(社會利益或经济利益)。明白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爱护他人就是爱护自己。因此,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中的第二要素应当是:团结协作!
  3、勤奋求知。在人生的道路上,唯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积累,才能使人生的道路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积累前辈间接经验的黄金期。勤奋学习,努力求知是每位学生必备的优良素质。所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中的第三要素应当是:勤奋求知!
  4、表达能力。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与低级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语言的丰富、系统。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必须通过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言及体态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由此,对于中学生而言,正是其口语、书面语及体态语言从初级走向高级的重要时期,高度重视学生的口语、书面语及体态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则是家长、学校及教师的重要责任。所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因素中的第四要素应当是:表达能力!
  5、实践能力。现代中国,更加重视人的社会参与性。学生在努力学习前辈积累的间接经验的同时,更应当将这些间接经验用于生活、学习实践中,并总结出新的经验,而不是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勇于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理论结合实际、活学活用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所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素中的第四要素应当是:实践能力!
  二、综合性学习的自主性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倡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综合性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教材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中,特别是大的活动中,都提供了比较多的内容,设计的活动也不止一两种,目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以更多的选择空间。具体到课堂中,教师也应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甚至可以跳出教材,自己寻找合适的语文活动资源。也就是说,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方案的设计、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成果的展示,学生都应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当然,放手给学生自由的同时,也要避免出现盲目性与随意性。给学生自主,并不等于放羊,老师的适当指导、及时纠偏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活动目标的指导上,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量力而行,重点放在培养语文能力上。同时,还要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表,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做出调整。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即便是关注同一专题,每位同学也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或者侧重知识的学习,或者侧重态度、情感的熏陶,或者侧重方法、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个体差异。
  需要明确的是,教师指导的目的不是将学生的活动、探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启发思路、提供信息、补充知识、介绍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又提倡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综合性学习的作用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也才能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的数学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提高。那么,如何让每个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能力呢?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一个人在社会上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良好的素质和自学能力。叶圣陶说的更明确:“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说明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素质。所以,数学教学提高的是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学生从“学会数学的人”变成“会学数学的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仅起指导帮助的作用。所以有人说,数学不是靠教师教会的,
【摘 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现代技术支持下的手段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信息化教学资源被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除了教育理论、传播理论、和实践技术之外,所涵盖的信息技术手段,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地弥补了语言表达的不足,给教育领域注入了许多形象生动的做法。利用假期的时间,我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我深深地领会到,随着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