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初中数学教材阅读能力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贯穿教材的编写始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如何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如何阅读数学教材?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数学阅读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设想。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材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困扰学生成绩的“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归根结底是数学阅读能力差所致。“数学阅读”是现代数学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看书并领会其内容的能力。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学生不会审题,不能从题目中很快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这都是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相关的。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苏科版每一册教材中都出现了阅读材料,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的方式各不相同,而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是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部分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方便他们自我提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边实践、边思考,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一)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二)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在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例如: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有一篇阅读材料《互为有理化因式》,这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互为有理化因式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母有理化,为今后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语言。“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也就是“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把使用符号形式或图表形式表示的关系转化成言语的形式,以及把言语形式表述的关系转化成符号或图表形式;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表述形式;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正规定义或定理,等等。
  三、培养阅读能力的几点设想
  阅读材料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营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阅读材料呢?学生阅读又该如何进行呢?下面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谈谈设想。
  (一)课内阅读
  1.课内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照顾到各教学环节对时间的要求,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阅读的时间。例如: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的阅读,教师可以在课内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2.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课内阅读与课前预习相比,最大优势在于课内阅读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可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作出相应的指导。
  ①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阅读一本小说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跃,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严谨性,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②数学阅读过程应指导学生读与写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例题: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以这条线段的右端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2厘米的圆。在A班,学生自主完成,5分钟后统计结果,58人中31人正确,5人画错了圆心的位置,22人画成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在B班,教学流程如下:⑴自由阅读题目并找出数学概念词汇;⑵同伴交流线段、右端点、圆心、直径这些概念的意义;⑶3分钟完成作图。结果57人中54人正确,3人把圆的直径画成了4厘米。本题要求先画线段再画圆,两件事的联系在于线段的右端点是圆心,连续完成两件事,前者对后者的隐蔽干扰很显著,正确率就成了问题,这正凸现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合理延续和必要补充。同时,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课外阅读一般可分为:
  1.了解梗概。概略了解每一节每一单元的主要内容。
  2.理解概念。对涉及知识面较广的概念,要抓住其本质特征;对叙述简练严密的概念,要能发掘每一词、句的真实含义;对用抽象式子表述的概念,要能考虑它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情形;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要能恰当地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约定式定义,要能解释所作规定的合理性。
  3.弄清例题。看懂每一个例题的解答方法,领会解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解题的技能技巧和书写格式,模仿例题完成练习题。
  4.理清脉络。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理清各个概念、定理、公式的内在联系;从内在联系中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将全部自学内容,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画图、列表等),组成知识网络。譬如“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证明”,就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网。
  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是一种主动阅读的过程。主动阅读,手脑并用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印证而是去发现。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思维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更依赖于文字符号的表述,对文字符号作数学意义上的阅读,以形成正确的数学理解,对数学学习相当重要。教学中我们必须格外重视数学阅读,只有重视数学阅读,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并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琳.高中数学教科书中“阅读材料”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2]丁华元.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初探.
其他文献
目的:  1研究MAPKs信号通路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GED)防治RIRI的作用及与MAPKs信号通路的关系。  方法:  1肾缺血-再
摘 要: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的和,行列式某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另一行(列)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的和为零.  关键词: 余子式 代数余子式 行列式  定理: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列)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的和.即  参考文献:  [1]李正元,李永乐,袁荫棠.数学复习全书[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2).  [2]孟昭为.线性代数[M].同
摘 要: 2012年暑假,作者参加了省职业学校数学新教材培训,并在分组讨论环节中参与了有关教学评价组的讨论,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有的评价方法都表示过于单一,大家也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评价方式。可以说方式多样,有些评价方式真是闻所未闻,但总的来说,大家的评价方式正在从一味注重书面的考试形式转向对课堂上教学过程的评价方式,并且大家也一致认为减少对书面考试形式的依赖,加大
摘 要: 指导学生有效深入学习、探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切实做好学生主体的学习探知、思考研析等活动进程的指导工作,推进教与学之间的协调、健康和共同发展。作者根据新课改课堂教学要求,就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教师指导活动的开展,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指导教学 活动开展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包括课堂、教师、学生等三个方面,其中,课堂为教师和
摘 要: 课堂教学活动,其本质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碰撞的发展过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利用导与学活动的实施主体的各自不同特性,科学配置、有效构建导学和谐关系,在以导促学、以导引学、导学结合的融洽关系中,合力推进教学进程,提升教学效能,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导学关系 以导促学 以导引学 导学结合  课堂教学活动,其本质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