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学中玩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是孩子接受系统化教育的第一阵地,幼儿园的教学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在幼儿教学中,通过系统化、规则化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积极参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教师要将课程游戏化,促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化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幼儿游戏活动是一种以兴趣为导向的活动,具有主观倾向。幼儿活泼好动,幼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建立完善的知识基础,促使幼儿的成长过程更加丰富、有意义。下面就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进行简单分析。
  一、以幼儿为本,开展游戏课程
  我们开展游戏课程,始终是围绕幼儿开展的,幼儿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时,出发点必须是幼儿,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具有特殊性,幼师需要综合考虑这种特殊性,开展游戏课程,使幼儿能够在科学合理的课程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幼师在对幼儿教育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儿的特点,无论是对幼儿进行基础知识教育还是情感教育,都应当密切关注幼儿的成长特点。因为,幼儿与教师是一个密切相关的共同体,幼儿因为年龄小、经历少等多方面原因,对世界的認知都来自于教师的传授,所以教师有责任帮助幼儿寻找教学内容与世界的有效联系,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开始这种联系,能够更加快速地激发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促使幼儿能将教、学、玩三者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认识到幼儿教学的精髓。例如,在教导幼儿学会夸夸自己时,倘若教师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以一个成人的思维去组织教学过程,幼儿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就容易导致课程教学的失败,倘若教师从幼儿角度出发,以幼儿的角度教导孩子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以一些容易理解的话语去引导幼儿表现自己,使得幼儿有话可说,就会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促使其他的孩子参与学习。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接力夸夸自己,每个人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进行接龙,通过这种趣味游戏的方式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以有趣为主,开展游戏课程
  一节高效率的幼儿课程,必定是在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下实现的,而这种教学氛围,必定是教师所主导的,能够带领幼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互动的关键就在于课堂要生动有趣。有趣的主题应该始终贯穿于幼儿课堂之中,游戏是童年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们的课堂之中融入游戏,就是为幼儿的童年增添了有趣的色彩,通过一种和谐、完美、自由的方式,帮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我们的课堂缺乏了“有趣”这个主题,就是对幼儿教学的过早成人化,过早地融入了不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因素。所以,在开展游戏课程时,要始终保持有趣的主题,制定游戏计划时,更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不断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游戏的能力,从而帮助幼儿树立学习信心,建立勇气,获得多样的情感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颜色教学过程中,幼师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工具,例如颜色卡片、颜色实物等,帮助幼儿建立直观的颜色认知,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活动,融入有趣的教学主题。通过猜卡片颜色,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两两一组,一个手中拿着卡片,背对着另一个,剩下的那个幼儿要猜这是什么颜色,看谁能够猜得又快又准。通过这种小型的趣味游戏,能够激发幼儿对识色的兴趣,促使孩子能够在一个欢快的氛围下掌握颜色知识,从而实现我们的幼儿教学目标。
  三、以教学为辅,开展游戏课程
  我们的教学是为游戏服务的,幼儿园的教学就是衔接了幼儿从家庭教育到小学教育,过多地为孩子传授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要明确,幼儿还处在天真、活泼的年龄,不要过早就给孩子背上学习的重担,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是教学为游戏服务,让我们的游戏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让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掌握一些生活知识、科学知识、实践能力等,能够更好地与世界接触。所以在教学中,应当以培育孩子情感认知、规范学习、学会学习为主,对孩子理论知识的传授为辅,让幼儿能够度过一个欢快、幸福的童年时光。例如,在对幼儿数字的教学中,学习数字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与世界有更多的接触,能够认识钟表、计划时间、认识货币等,教师应当注重对幼儿的实践教育,而不是单纯传授数字知识,幼师可以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获得这种实践认知,组织孩子们排队,进行报数游戏,从头报到尾,再接龙报,在这种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教育幼儿获得对数字的认知。
  总之,幼儿教育中以游戏化课程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获得知识认知、情感认知,幼师要坚持以幼儿为本的教学计划,以有趣为主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为辅的教学过程,不断开发幼儿的大脑,拓展幼儿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顾云玉.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238.
  [2]王雪梅.玩中学,学中玩:幼儿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再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30):91.
  [3]范萍.“玩中学”“学中玩”:谈谈课程游戏化[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6(29):40-41.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已经在我国学科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学科位置,学好英语对我们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帮助作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英语也不例外,所以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就成为当前英语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提升方法  在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密切了,国际对英语的学习要求也在发生日益增长的变化,提高人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所以,作为一
(浙江省义乌市华溪小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十分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但学生在日常练习、作文等书写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呢?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汉字的复杂性,其次是学生的一些因素以及教师在教法上存在的问题等。针对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进行一些对策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错别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马务小学)  摘 要: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小学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思想和精神在成长中不断丰盈的过程。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带领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了解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小学德育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从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摘 要:针对乐曲在小学音乐教學中的背景作用进行简单阐述,并对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乐曲作用;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情感教学  音乐是现阶段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音乐不仅能够熏陶人们的情感,而且还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综合素质提升等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
摘 要: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强化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需求。基于此,立足放飞思想,具体阐述了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便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更多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下面,笔者就提出放飞思想,在信息技术中徜徉的策
在小学学校教育中,德育的教学效用至关重要。这门学科并不是以分数论“成败”,而是旨在通过专门的学科教育,并将德育的因素融合到其他学科之中,是以个人的习惯举止、道德品行的培养和引导为主要目标,学生在参与日常的学校活动、教学过程、课外延伸等具体实践中,表现出对真与假、美与丑的分辨能力,教师由此获得正确的教育教学信息,以期对症下药,让幼小的心灵植下真、善、美,分辨假、恶、丑,并学会在生活中、校园中、课堂中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八仙桥街道临邑小学)  摘 要:好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尽最大可能把握学生思维能力的内隐成分,让孩子们在语文中多走几个来回,让语文课堂多打破几次平稳,让语文之眼更加敏锐,在文字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反复揣摩和推敲,或登高望远,或由叶生枝,或举一反三,以此打造精彩、璀璨、摇曳生姿的教学时空。  关键词:拓展;个性想象;多元解读  《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一篇充满激情的诗。1
(福建省福安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摘 要:对于幼儿园美育课程建设来说,民族与民间的丰富艺术资源可以说是其能够利用的宝贵财富。研究闽东当地民间艺术资源,使之在幼儿园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既有助于幼儿个性品质的养成,也有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复兴。以此原理为出发点,需要探讨闽东民间工艺资源的宝贵内容及其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意义,还有相关的开发与利用对策。现以我园美术教育为例,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说明。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枯燥地学习知识,只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教育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讲解方法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在以生为本的思想理念下,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挥,改变学生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以生为本;情境教学;小学低年级;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上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一个人说,是一个人的课堂,这样
摘 要:“一体化”办学中,师资融合是“一体化”办学的重要一环,在促进师资融合的过程中,实施教师提升四大策略——养德工程、慧师工程、青蓝工程、读书工程,构建了教师发展共同体,有效提升了师资整体素养,为“一体化”办学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优质条件。  关键词:“一体化”办学;师资提升;师德  2015年,按照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统一部署,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和西固区福利路第二小学开启联合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