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人间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荐书:《半路出家》
  作者:刘书宏
  读书笔记:抚顺读书人
  说起这本书的作者刘书宏,并不是很熟,可是一看介绍,发现竟然读过他的两本书,一本是《烦恼都是自找的》还有一本《你不就是希望我快乐吗》,两本书可谓风牛马不相及,可是却竟然出自同一个作家之手,这就是刘书宏。
  其实中国从汉朝传入佛教以后,在民间佛教是日常的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个村那个镇都有自己的小庙,都有出家的和尚,老百姓和和尚也经常打交道,就好像有算命的,有买菜的,也有出家的,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经历了文革,几乎所有的庙都被当四旧破了,所有的和尚都还俗了。直到现在才一点一点恢复,所以当我们再看到和尚的时候,都会以一种异样的眼光去看,感觉好像是不可理解,甚至比老外更像外星生命。
  其实佛教能够扎根中国这么多年,说明佛教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今天,我们的社会完全陷入了金钱拜物教中,亲情,友情,爱情都纷纷沦丧,这时候就更显得佛教的珍贵,就好像是一片净土一样。虽然现在出现了很多佛教的负面新闻,那么庞大,那么松散的一个组织,肯定会有个别的特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佛教就整体而言,还是远离名利,清心寡欲,互相帮助,行善积德,为这个社会做了很多好事。
  很多年来,也没少看关于佛教的书,也没少去各种寺院,也接触了一些和尚,从开始的神秘,到后来的理解,感觉距离一点一点的在拉近,走进寺院就有一种亲切感,虽然还是弄不清楚佛教的经书,但是却觉得佛教并不是很遥远,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真的看破红尘,步入佛门,但是佛教的存在,就一直在提醒着我们,人可以选择不同的人生,人可以有不同的追求,人可以有不同的活法,那么反思一下,当下的你,活得快乐吗?
  当年看《小和尚讲的故事》,让我了解了寺院中的生活,看了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我们和出家人距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差距并不是那么大,我们都差不多,只是选择不同罢了。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得很好,在山里一边读书还能帮着做很多事情,我很高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我就在北京的龙泉寺剃度出家了。
  上一次我和妈妈去看你,那算是在世间的最后一次,你送我下山,你拉着我的手说不愿意走近路,宁可走远路是为了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多一点。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有一个月你就七岁了。虽然暂时可能还理解不了出家这种比较深刻的问题,但是有些事情我觉得还是可以说清楚的,在你成年后,你读到它也许会对你有点益处。
  有人得知我要出家后,立刻就问,那你的孩子怎么办?作为你的父亲,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的选择和我对父亲的意义的理解有关系,我认为父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儿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亲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我想你一时还理解不了出家到底是干什么?在你成长的日子里,可能会听到种种的说法。在这里,我先帮你解释一下,有人会说,你老爸是因为家庭矛盾而选择了出家。这是不对的。虽然我们的家庭有点矛盾,但没到解决不了的地步,我出家跟这个没关系;还有人会说,你老爸在世间搞不出什么名堂了,所以就出家了。这是不对的。我的出家跟这也没关系;还有人可能会说你老爸是为了逃避,这个说法就更外行了。还会有更多稀奇古怪的说法。比如,有人会说,你老爸躲到庙里白吃白住地享清闲去了。这些说法都很不靠谱。
  我出家是很久以来的选择和考虑。
  你是个男孩子,比较喜欢运动,所以,我想用体育运动来做个比喻。我们的社会中,有很多种工作,有的人从事体育运动,他们不断挑战人类体质的极限,为人类探索体能上的可能;我选择出家修学,跟这类似,只是我做的工作是挑战心灵的极限,在心灵世界里去追求尽可能地高、尽可能地远的境界。
  所以,我想告诉你的是,你老爸出家是去做一个心灵的运动员去了。
  从理论上讲,这个心灵的运动员和一个好木匠、一个好铁匠、一个好作家、一个好的钳工,以及社会上种种为大家服务的职业一样,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觉得,心灵的运动员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更有意思。
  责任编辑 张家瑜
其他文献
“那双耐克鞋呢?”高远从S城出差回来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妻子问他。  他们正穿过步行街。高远趿着儿子的旧匡威,实心橡胶底,有点儿沉,还打脚。脚后跟那里磨得直疼。  他不动声色地急往前走,像是被马路歌手的表演所吸引。  “鞋呢?”妻子追问,“那可是新鞋。出差回来就没见你穿过。”  高远已经超前两步。步子迈得再大再急一些,就可以拉开三步。三步差不多就是两米。这么热闹的街上,她说什么,他就不是装的听不见,
摘 要:针对北京市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中的挑战,为进一步促进北京市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经过三年建设,初步形成了适合北京市高校特点和需求的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总体框架,本文总结了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主要环节的实施经验,为开展市级高校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校 特色教育资源库 总体框架 建设环节  中图分类号:TP392
①他,是我认为最搞笑的老师。他教地理,肚子又大又圆,人也胖胖的,普通话有点不标准,是个做什么事都讲究有意义的人。  ②说到他的肚子,那是很有趣的。有一次他正在给我们讲课,正在学关于地球的知识,他举了一个例子:假如你站在北极点往下看,看到的会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于是他做了一个动作,说了一句话,把全班逗得哈哈大笑。他指着自己的肚子说:“假如这是地球,站在这里往下看,你们会看到什么?”全班同学当场笑翻
【摘要】在小学阶段开设电影课,是开辟语文学习新的视窗。教学中,从资源的选择,到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方面的定位,寻找电影课的最佳切入点。看、聊、思、写,四种电影课的教学策略,能为学生打造一个直观、生动且深入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电影课 资源选择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电影课,集知识掌握、人格培养和休闲娱乐于一体,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信息系统的实际需求, 开发出高校网络中控系统,重点阐明了系统的开发背景、需要完成的功能和整体设计思想、 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教学信息系统.NET 多层架构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1-0019-03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实现教学教务信息处理的网络化是实现高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结合高校教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幼儿人生中的转折点,幼小衔接也因此成为幼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辩论赛是围绕某一问题而展开的相关知识竞赛,是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竞赛。将辩论赛与幼小衔接相结合,是支持幼儿自主学习,顺利平稳地进行幼小衔接的好方法。  大班下学期正值幼小衔接的关键期,也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綜合表达能力的关键期。班中经常有幼儿因为某一件事情或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比如该不该吃肯德基
大家一定想知道会飞的房子是怎样的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这种房子的用途可大了,每栋房子都有一个遥控器。只要你用遥控器遥控,想缩小就缩小,想扩大就扩大,这多方便啊!  今天,我想去游山玩水。我在房子的按钮上按下了“起飞”键,不多久便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我把房子变成2立方厘米大小,这样房子就可以放到口袋里了。我又蹦又跳地上了山,玩了一会儿,我有点累了,便找了一块大草地。然后把房子放在草地上变回原
缘 起  小培是插班生,他的父母工作都比较忙,对他关注较少,平时基本上都是保姆照顾。他性格活泼,富有个性,知识面广,很多其他小朋友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他都能抢着发言,并能就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侃侃而谈。与此同时,小培又是一个急性子,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爱做一些特殊的举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插话大王”的标签就慢慢形成了。  事件与策略  1以良好的态度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  普林格尔探讨了个体在儿童期
亲爱的蓝蓝姐姐:  我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烦恼——我的爸爸妈妈总是吵架。他们每次都因为我吵架,我一点小事情就能引发他们争吵。有一次我考砸了,妈妈有点生气,责备我。爸爸就说妈妈不要一个劲儿责备我,妈妈回嘴说他平时不好好教育我才导致这样。他们便开始新一轮的对骂,把陈年旧事都拿出来吵,最后大家不欢而散。有时候妈妈会哭。我觉得压力很大,他们说都是因为我才吵架。我也觉得是自己没考好才导致他们吵架的,但越有压力就
摘 要:教育部2018年《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个性化教育、跨媒体学习、终身学习等,将推动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改变,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本文立足于行业岗位群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工科分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学业数据分析和个人兴趣出发,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支持策略和考评机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海量的学习资源,实施二维的分层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这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