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菊入画与文人的审美情趣

来源 :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yl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与文人素有不解之缘。以菊入诗,借菊直抒人品、性情、感遇者贯穿于中国诗史。先秦屈原高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表现其坚定高洁的品质和操守:魏晋陶潜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凸显其自怡、潇洒于归隐和超脱;南宋李清照低吟“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抒发国破流离的凄惋;明末张煌言借菊咏志.“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其他文献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非常常见,老年人、青壮年均可能发生,其骨折不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较高。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们用空心钉闭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3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江泽民高度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其民族精神教育思想是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坚实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具有历史传承性、发展创新性、全面系统性和指导前瞻性等四大鲜明特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改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科技人才,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工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牵动全社会的热门话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因素、高等教育结构因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因素以及就业制度因素等多个层面构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要解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