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程度与血清MCP-1、VEGF及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水平的关系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_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程度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损伤区CD34+细胞数量的相关性. 方法 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轻度损伤组和重度损伤组,每组20只.采用Feeney法制作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伤后3、7d进行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伤后6h、1d、3d、7d行多聚甲醛灌注取脑组织,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损伤区CD34+细胞的表达情况;伤后1h、3h、6h、9h、1d、3d、5d、7d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血清MCP-1、VEGF的水平. 结果 与轻度损伤组比较,重度损伤组伤后3d、7 dmNS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脑损伤区CD34+细胞表达极少,轻、重度损伤组损伤区均有CD34+细胞出现,且轻度损伤组损伤区CD34+细胞数量较多;轻度损伤组、重度损伤组血清MCP-1、VEGF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假手术组高,且重度损伤组血清MCP-1表达水平高于轻度损伤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轻度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血清MCP-1表达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血清VEGF表达量、脑损伤区CD34+细胞数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这些可作为评判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程度的观察指标。

其他文献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RNA,其功能是通过影响后转录过程进而调节控靶基因的表达,并最终约束以及协调蛋白合成.这一过程由其特殊RNA序列绑定目标mRNA转录片段未表达3'端区域而完成.尽管人类只拥有约1600个miRNA,但生物信息学、生物系统学研究和优化定量蛋白组学均显示出miRNA差不多参与了一半以上编码蛋白基因的调控,也就是说每一个miRNA都肩
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组织.无痛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若病变侵犯结外淋巴组织则以相应组织器官受损症状为主.原发于椎管内硬膜外的NHL极少见,有文献报道的病例以中年男性为主,部位以胸椎居多,其次为腰椎、颈椎[1~4].海口医院收治1例原发于脊柱的NHL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 中年男性,46岁,因“双下肢麻木5d,感觉运
目的 尝试用动脉瘤夹闭术中吲哚菁绿血管荧光造影定量分析方法对动脉瘤夹闭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方法 选择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动脉瘤夹闭术中辅助应用吲哚菁绿血管荧光造影的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6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截取夹闭前后的造影视频图像,选取图像中相同部位(动脉瘤区、载瘤动脉区、分支动脉区)的兴趣点,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荧光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骨骼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ALS肌纤维萎缩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肌肉病科住院部自2005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AL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血肌酸激酶及电生理特点。全部患者行开放式骨骼肌活检,冰冻连续切片,组织化学、酶学染色及P13K、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分析,电
期刊
垂体卒中是指正常垂体或病理性垂体的急性缺血坏死或出血转换,从而导致以突发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急性视野缺损及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垂体卒中发生率低,有报道称它在垂体瘤患者中的发生率为0.6%~10%[2],而合并脑梗死更是罕见.现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垂体瘤卒中继发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59岁,因“头痛伴右眼睑下垂5d”于2012年12月2
目的 比较不同途径联合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硫酸软骨素酶修复家兔脊髓损伤(SCI)的疗效差异. 方法 24只SCI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对照(IC)组、椎管内移植(IS)组、静脉移植(IV)组和动脉移植(IA)组,每组6只.后3组分别于SCI后1周经相应途径联合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硫酸软骨素酶,IC组仅制作损伤模型,不行其他处理.SCI前及SCI后1、2、3、4周通过动物行为学评估、神经电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XM)对放射损伤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4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检验γ刀照射(GKS)效果,分为正常对照组、GKS组、假手术对照组;为检验DXM治疗效果另分为假手术治疗组,GKS对照组及低、中、高DXM组[接受GKS后,分别给予DXM治疗
目的 探讨药物过量性头痛(MOH)患者的不同病因及临床特征,加强该病的临床重视程度及患者用药安全意识. 方法 总结分析自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诊治的88例MOH患者人口学特点、头痛特点、伴发症状及致残情况. 结果 MOH患者平均年龄为(47.0±10.5)岁,约80%为女性,98%为中重度头痛,头痛部位在全头和颞顶部的为39%,头痛性质为跳痛、胀痛的各占5
目的 总结微侵袭方法处理听神经瘤的经验,探讨面、听神经保护的显微外科技巧,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的保护率.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听神经瘤患者293例,其中287例患者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听神经并确定神经的完整性,31例患者采用术中神经导航定位静脉窦,引导内听道后壁的磨除.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的有效治疗方案. 方法 收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3例有症状前颅窝底DAVFs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全脑血管造影(DSA)、CT、MRI影像学特点,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式、结果和随访情况. 结果 6例经动脉入路插入导管用Onyx-18胶栓塞,并在接近瘘口处栓塞动静脉分流区域.7例经开颅手术阻断动静脉瘘口.13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