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将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规避风险的防范措施。统计本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在2013年至2014年一年的时间里配制的输液实量和差量,并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差错的风险源,深入了解、研究风险存在的原因,针对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实行风险防范措施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输液差量被有效控制,较未实行之前的输液差量有明显的缩减。可见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防范措施很有必要,能提高药物输液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精确与安全。
  【关键词】 静脉用药中心 风险 防范措施
  所谓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就是把分散的配制静脉注射液的人员和设备集中起来,在药学监护下进行统一的配制和分发,可全面、高效的管理静脉药物的生产与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的风险防范措施是保障药物输液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的基础,可以保证静脉药物治疗服务的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6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有16名护理人员,8名药剂师。
  1.2 方法
  统计本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在2013年至2014年一年的时间里配制的输液实量和差量,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时造成的风险和工作流程不当造成的风险。
  1.3 调配中心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
  1.3.1 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风险
  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护理人员在上岗前的培训不到位。如果护理人员的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他们将很难完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难度、高强度的工作,必然会影响药物的配制质量和用药安全;第二,工作环境条件差。由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面积有限,所以护理人员的工作空间比较狭小,在工作时会有噪音,再加上配制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很难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工作,当护理人员处于疲劳的状态就容易出现配制偏差[1]。长期在这种狭小、噪杂的环境中工作,不仅影响工作的质量,也影响护理人员的健康。
  1.3.2 工作流程方面存在的风险
  工作流程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配制药物的环节没有明确正确的顺序。护理人员在配制药液时没有区分内、外科患者的药量,都是在250~500 ml范围内配制的,所以用药剂量不符合准确的要求。提交药液的时间非常集中,通常都在配制第三批药液时提交,使得护理人员在这段时间内会加大工作量,药液的规格就更难以保证。第二,场外营养液提交的批次控制不当。肠外营养液的需求多是临时提出,要求与第三批配药一起提交,护理人员急于赶批次,无法保证配药的质量,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4 调配中心预防风险的防范措施
  1.4.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对于新进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上岗前的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悉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术,通过了考核才能正式上岗,单独工作。工作之后,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复习新旧知识,拓展和巩固护理人员的知识面。不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每工作两小时,给予一定的休息时间,使护理人员放松一下紧张疲惫的心情,以便投入后面的工作。
  1.4.2 优化调配中心工作流程
  定期组织一些会议,询问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保留满意的部分,整改不满意的部分,同时要听一听工作人员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看法和感受。对于临时提出的药液需求,应及时配制,及时提交,不应和第三批次的药液一起提交,药物的提交时间不应太集中,应该给护理人员足够的配制时间,可以减低配药的差错量[2]。对工作人员要进行药理知识培训,要使他们了解药物的特性,避免药物配错的安全隐患和浪费。
  1.4.3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实情的规章制度,引导和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规避因护理人员方面引起的风险。在人员搭配上,尽量做到互补,比如把老员工和新员工安排在一起。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特点安排其做适合的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给予一些激励政策,激发工作人员的斗志,提高工作业绩,活跃工作气氛。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防范措施前后的输液实量和差量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本文对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防范措施前后的差量情况进行了比较,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防范措施前的差量率为0.0791%,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防范措施后的差量率为0.0167%,前后相差0.0624%,可见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风险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输液的差错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来自护理人员和工作流程两个方面。对于护理人员可以加强岗前、工作中的培训来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需要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这样可以减小由于护理人员造成的风险。在工作流程方面,要优化工作环节,调整工作流程,要注意药物提交时间的安排,不可太集中,要给工作人员留一些弹性空间[3]。除了这些,在人员调配上尽量做到互补,安排员工做自己擅长的事,能提高工作效率;在规章制度方面,要做到合理,适当建立一些鼓励制度,激励员工好好工作。注重每一个小细节,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形成对策,将风险隐患将到最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必须依靠这些对策,才能规避风险,提高药物输液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的精确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闫燕.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4:221-222.
  [2]郑爱祥,王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J]. 中国临床研究,2015,03:386-388.
  [3]李震,陈都.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12+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并观察茵栀黄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9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4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加用茵栀黄来予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同时总结临床护理。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摘 要】 目的:探究在食道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所能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这一年间在笔者单位通过手术治疗食道癌的患者共22例,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11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11例,接受路径式护理。组间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