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内心重要的一课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l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从右耳进去,被左耳堵住
  作为印度尼西亚日惹市加札马达大学医学院里的一名学生,开始几个学期我整天待在教室里,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从来没有和医院里的病人直接打过交道,直到最后一学年,我才到萨德吉托医院的神经科病区去实习。
  我需要在医院里采集病人的临床数据,为我的毕业论文作准备。那是十月一个阴冷的傍晚,我在病房里眼巴巴地寻找着我的临床资料,只要再采集到三个病人的相关数据,我的论文就大功告成。我从住院记录中了解到最近来了一位43岁的中风病人,我称她为A女士,眼下这位A女士就住在病房里。
  A女士孤零零地躺在4号病床上,可能因为中风突然发作,一时难以恢复,所以她显得很虚弱。她身边没有亲友陪伴,旁边那些病床也都空着,暂时还没有人住。我在她病床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压低嗓门问她感觉如何。她轻声慢语地回答:“好多了,就是感觉左半身还使不上劲。”我告诉她我需要问她一些问题,要做一项专门的调查,她同意了。
  调查表上有三个问题,我问完了问题以后,打算离开。我还没来得及从椅子上站起来,A女士突然提高嗓门问我:“医生,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来的吧?”
  “呵呵,夫人,其实我也算不上是新来的,只不过不是每天都来这里而已。”我这样告诉她。于是她和我攀谈起来。她的身体状况这么差,竟然还主动找我聊天,这让我感到很诧异。
  “医生,你觉得我还能够回去过正常人的生活吗?”A女士忽然单刀直入地问。
  我在心里暗暗叫苦,我要是她的主治医生就好了,立马就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我告诉她因为我对她的病情还不了解,所以不大好说。我把我学到的有关中风病人康复的情况大致对她说了一下,告诉她中风病人康复的情况要依据病情的轻重程度而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恢复得很好,没留后遗症。
  A女士与我唠起了家常。她告诉我她有三个正在读小学的孩子。目前都靠邻居照料着:“我丈夫一年前去世了,我是家里唯一扛大梁的。我们家境十分不好,我在外面做保洁员,挣来的工资只够养家糊口。”
  听她说起这些,我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好。我不知不觉地握住了A女士的手。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干脆就安静地坐在那里听她一个人说。我甚至能感觉到A女士其实并不真正指望我回答什么,她就想我坐在那里听她倾诉。
  这种一边倒式的谈话差不多进行了二十多分钟。她叙述了她受过的苦难,谈起了因车祸而丧生的丈夫,告诉我养家糊口的艰辛。她还告诉我她非常担惊受怕:一旦她这次生病有什么不测或者常年卧床,她的那些孩子们就受苦了。这个时候我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点头,问或说几句简短的话,以表示我对她的同情。
  最后,A女士止住了话头:“真对不起,让你待在这里听我倒苦水,不过,我现在感觉轻松多了,我就想找个人说说这些心里话。”
  一滴眼泪从她的眼角溢了出来。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没有放开,用另一只手轻轻地为她拢了拢头发。后来,我终于觉得应该说点什么了:“夫人,没事,这是我的职责。”
  “医生,谢谢您!太感谢您啦!”她把手缩回去了。
  我站起身来,为她盖好被子,朝她挥挥手,说了声“再见”,然后就离开了,剩下她一个人安静地躺在病床上。
  几天以后,我又来到了这个病区,发现A女士已经办理了出院手续,说是恢复得比较好,不过按常规她应该还要继续待在医院里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
  A女士给我这做医生的上了至关重要的一课:有时候,病人需要的并不是什么昂贵的好药和高超的医疗技术,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你能够抽出一点时间,非常耐心地坐在他们面前,心甘情愿地聆听他们诉说,分享他们内心的酸甜苦辣。
  对我这个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当时正好这样做了,我的行为恰恰是一个医生最好的表现。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车子拐了几道弯,进入山区,路边的树林,越来越茂密。导游小胡站起来,对我们说,十几分钟后,就进入景区了。再次跟大家重申一遍,这个景区尚未完全开发,手机信号还没有覆盖,也就是说,大家的手机,马上就没有信号了,整个上午的游览过程中,一直不会有信号,所以,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来之前就已被告知,旅行途中,将有半天可能是没有信号的。都什么年代了,再说,这也不算什么偏僻之地啊,竟然还有信号没覆盖的地方,真是
我已经阅读了无数成功人士的传记——不仅是书,也包括你经常看到的公司网站“关于我们”栏目的夸大宣传。有多少次,你从一大串闪光的学位之后,读到了“拥有15年团队领导经验”的句子?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你知道遗失了什么吗?    工作之外的爱好和激情    陈旧的思想让我们将工作和玩截然分开,但是在这个周末休闲转化为每日休闲的时代,真实的情况是,个人兴趣对人们的成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创意领
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不断地试验、尝试、犯错,一番磨砺后,最终我们会获得智慧。你每一次信心满怀地开始行动时,从来都没法儿预知其结果。有时候,你大获全胜;有时候,你幻想破灭。不论最终成功与否,这些尝试都是极具价值的。其实,比起你认为的“成功”,那些被你看作“失败”的经历所能给予你的常常会更多。  如果你觉得自己理解的东西是错误的,或者未达成期望,那你很有可能会在你的本性和那个所谓的做了一点坏事的你之间
从容是岁月最好的礼物,深藏着流年里的每一道光彩  记得许多年前,在一个暖暖的夏日,倚在床上看一本书。书中都是一些世界百年的老照片,记录着流逝岁月中的点滴浪花,心也于其中载浮载沉。如今过去这么久,却有一幅照片依然深印在心。那是美国发生的一场暴乱,士兵们持枪冷漠,枪口对着人群。这时,一名女大学生却款款上前,将一枝美丽的雏菊插入一个士兵的枪管中。那样的一个瞬间,冰冷的枪口与盛开的鲜花完美地结合,加上那女
人情世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属于社会知识的范畴。这些知识大半来源于与不同人群的社会交际,也来源于社会冲突与社会发展。在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人情世故能够帮助我们个人缓和与其他人之间的紧张度,也比较容易让其他人感到与我们交往的愉悦感。    待人    即使不是对大人物,我们也要用请教的态度口吻而不是傲慢的姿态与他们说话,因为人不可貌相,很多实用的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很早就熟悉这句话,但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加上身边的老人们说“人有三昏六迷九糊涂十二癔症”,就更不会要求自己多做什么了,反而常常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者”和“身在此山中”呢?   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也确实很难过完全清醒理智、看得清楚明白的人生。有人就以“难得糊涂”来自我安慰,然而有时候我们不妨学着跳出自己的“局”,旁
渺目烟视实在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低估的来自内心的力量——这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坚硬与质感。  这四个字让我想起张爱玲。  张爱玲有一张经典照片,穿着旗袍,头高高地抬着,一脸的骄傲——只有才情逼仄到不能呼吸才能有这样渺目烟视的表情。那张照片被到处用,用到人的心里都生出寒意。她永远站在那里,渺目烟视着你。也真恐怖,文字是她的军队,她指挥得如同跳舞一般,却又隆重得让人不舍。  杜拉斯也配得上这四个字。  晚
我曾在暑期吉他班里,替朋友客串了半个月的教师。  点名的时候,竟有个拘谨的中年女人答到。我吃了一惊,按她的年龄和衣着,应该出现在小区的秧歌队,或者公园的健身操行列才对。可是,她却怀抱着吉他,坐在一群青春飞扬的少年中间。  少年们纤柔的手指如得宠的精灵,弹拨扫按,轻松洒脱,很快就会弹简单的曲子了。而她的手枯瘦粗糙,显得极为僵硬。一个星期过去了,她还在练习爬格子。  起先,我还担心会有同学笑话她,可大
2011年2月22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听着法官的宣判,他和她的身子忍不住哆嗦了几下,脸上布满了绝望。  他和她曾经是一对让人羡慕的大学恋人。他的家境富裕,父亲和大伯都身居高位,是典型的“官二代”;而她,则是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灰姑娘。上大二时,美丽的她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一场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童话在美丽的校园里上演了。  每天下晚自习后,他都会牵着她纤细柔滑的手,在美丽的校园里散步。共同憧
我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时候,年仅19岁,还很稚嫩。所以,处处小心谨慎,且孜孜以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当时我一直想把本职工作干好,踏踏实实做点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我教学成绩突出,成果丰硕,连连考评为“优”。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更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平日我当班主任又教语文,研究语文反思教育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有一篇教育随笔在《中国青年报》《教育》专栏发表了,本来这是非常平常的事,不想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