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测定在评估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及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76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的变化,并对影响PAD病变进展致踝肱指数减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7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
【机 构】
:
250014济南,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普外中心血管外科,250014济南,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普外中心血管外科,250014济南,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普外中心血管外科,250014济南,山东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测定在评估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及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76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的变化,并对影响PAD病变进展致踝肱指数减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7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保守治疗组40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70±0.38(左)、0.79±0.38(右)及0.70±0.37(左)、0.79±0.38(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26例,其中应用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9例,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PTAS)治疗17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41 ±0.29、0.6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组10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均值分别为0.39±0.14、0.6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病、饮酒对踝肱指数影响显著(P<0.05).结论 踝肱指数测定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重要观察指标,踝肱指数减低能客观反映PAD病变的进展及程度.吸烟、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病、饮酒是影响病变进展致踝肱指数减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治疗(thoracic endovascular artery repair,TEVAR)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3年1月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TEVAR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2~90个月,平均(33±25)个月.结果 TEVAR的技术成功率为100%.在支架植入后的即刻主动脉造影中共有11例患者发现内漏.其中Ⅰ型内
患者女,58岁.髌骨骨折后4d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于当地医院复查上腹CT见胆囊壁厚、其内高密度影,胰腺轮廓增粗,胰周大量积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胀,腹肌紧张,中上腹及左上腹压痛明显,肠鸣音消失.P 140/min,BP 96/63 mm Hg,T 37℃,SaO295%,腹胀明显,少尿.在当地医院治疗2d后,因病情恶化转入我院.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胆源性)
目的 探讨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治疗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术式及疗效.方法 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对收治的胰头部良性肿瘤21例患者实施了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0~48岁,肿块直径2.0 ~5.6 cm.所有患者均保留了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离断了一支或多支其他供血动脉.结果 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7例患者术后出现胰漏,发生率为33.3%(
患者男,42岁.因"被叉车挤压后腰部及腹部疼痛19h,无尿14h"于2012年8月7日入院.查体:T 36.4℃,P 104次/min,Bp 70/43 mm Hg.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肾功能:尿素氮10.3 mmol/L,肌酐368 μmol/L,血钾6.37 mmol/L.腹部CT:脾及胰腺挫裂伤.诊断为脾及胰腺挫裂伤,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使得本病的误诊率相当高,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生骨损害或者肾损害,患者即使行手术切除治疗,肾脏和骨骼的改变也难以恢复,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认知、早期的诊断和手术切除治疗尤其重要.现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5年来收治的56例pHP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急性上肢动脉缺血性疾病较下肢动脉缺血少见,但也可导致上臂、手指缺血坏死,发病主要原因是动脉栓塞,部分是在动脉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仍是Fogarty导管取栓术[1-2],但是对于有溶栓时间窗的患者可以采取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溶栓.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08-2012年留置针穿刺溶栓治疗急性上肢动脉缺血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传统的胆道探查术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肝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率可高达30%,纤维胆道镜术中及术后的广泛使用,明显地降低了手术残石率和提高了术后残余结石的取尽率[1].为探讨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897例胆道术后1513例次胆道镜诊治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目的 总结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年对85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进行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5~7d后复查造影,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置入支架,术后配合抗凝、溶栓、静脉活性药物、循序气压等治疗,以及穿着医用弹力袜.结
目的 探讨MACC1和C-MET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51例肝细胞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13例正常肝脏组织中MACC1和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分析患者生存率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MACC1和C-MET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总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和76.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45±0.047和0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并比较40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EDD9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郑州人民医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手术切除的40例胃癌患者的术后病理标本,其中男27例,女13例;中位年龄55岁(32~71岁).全部胃癌组织均经病理证实为胃腺癌,且术前未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