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u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小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下问题:认为“评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教师是引导者”就是“满堂提问”,“提供活动机会”就是“放手给学生”,教学中缺乏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根据对某区几个小学走访调查,探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希望大家对解决这些问题集思广益。
  问题:认为“评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
  《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有些教师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只有夸奖、表扬和肯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对学生一味地夸奖和肯定。
  案例1:计算:99×25+25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哪几种方法解答这道问题呢?
  生1:99×25+25=2475+25=2500。
  师:你做得很好!很正确!
  生2:99×25+25=25×(99+1)= 25×100 = 2500
  师:你真聪明!方法真简练!
  生3:99×25+25=(90+9)×25+25=90×25+9×25+25
  =2250+225+25=2500。
  师:你真棒!你的解法真有独创性!
  反思: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可教师缺少有针对性地评价,一味地表扬。结果由于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前提,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问题: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倡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就、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等,但有的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往往会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误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只要有疑问,无论问题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这一方式来完成。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片段。                                     师:什么是异分母分数?大家分组讨论讨论。
  生:分母不相同的分数是异分母分数.
  师:大家再讨论一下:是异分母加法吗?
  生:是的。
  师:你们合作的真好!真棒!
  反思:这样的课堂活动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合作意识了吗?显然不是。以上教学片段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的讨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教学中应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当真正遇到有挑战性、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而学生个体又无法解决时,才应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不单是小组讨论这一形式,还有相互提问、“打靶子”等合作学习方式。但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问题:认为“教师是引导者”就是“满堂提问”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师是引导者”,想尽办法构建引导的课堂,因此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认为这样就体现了教师是一位引导者,致使每堂课出现了一系列价值不高或无价值的提问。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圆片,你们能将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三份吗?
  生:不能.
  师:能不能将一个圆片折叠成三份呢?
  生:不能.
  师:这样,你们会折吗?(老师边问边折)
  生:我会折.(学生折叠)
  师:折得很好!你们觉得沿着折痕剪开,是不是将圆片分成三份呢?
  生:是的。
  反思:如果教师的提问就是将“知不知”、“是不是”、“能不能”、“对不对”、“好不好”、“怎么样”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课堂教学变成废话连篇的问答,将大大降低知识的智力价值,把“引导者”庸俗化为“满堂问”,表面上师生在互動,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法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乖乖“就范”,才算罢休。当然,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但只有有价值的提问才可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有效的引导。
  问题:认为“提供活动机会”就是“放手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给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就不需要任何讲解、评价和示范。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片段。
  师:60÷2 = ?大家讨论讨论。
  生:等于30。
  师:606÷2 = ?大家再讨论讨论。
  生:等于303。
  师:以上两道题就是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大家会做吗?
  生:会做.
  师:下面的时间,同学们自己做课本第28页和29页的“做一做”来巩固一下这部分知识。
  反思:作为数学教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不加任何讲解和指导,算是合格的数学教师吗?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没有讲解“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在解题时,出现了种种疑问。从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事项等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渴求。然而使人遗憾的是:教师未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任何适当的解答。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交谈,他说:“为了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不再讲授‘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而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感悟、去讨论”。《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非把方法和技能排除于数学教学之外。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点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学,才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德国一些州的选举结果表明,德国右翼激进主义势力正在急剧膨胀。作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德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产生了成堆的社会问题,助长了一些人对社会的不满
<正>“送灯打甑盖”是赣南客家人特有的一项喜庆活动,它既是春节期间舞花灯、闹元宵的内容之一,又是客家婚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当年娶媳妇的人家,翌年春节期间(正月初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中国古代墨家的相关智慧对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颇具现实。性的思路。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不仅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构建“兼爱”
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在对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时多采用人工监控的方式,这就存在不准确、不方便又耗时耗力等弊端。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设计了一套智能输液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
通过XRD、XRF和BET分析表征浙江省低碳脂肪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氧化铝负载镍催化剂a和催化剂b的结构,将催化剂用于催化丙酮胺化反应合成异丙胺,考察原料配比、反应温度
首先阐述了基于产业链发展的物流金融需求主体与供给主体的内涵,接着分析了基于产业链发展的物流金融需求与供给情况,并指出基于产业链发展的物流金融供给不足的表现,以期为
推行农民集中居住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战略举措。近年来,农民集中居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术界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
混合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hybrid-gas insulated switchgear,HGIS)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三相电流不平衡。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HGIS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并返厂进行解体检查。结
新形势下,海上动员力量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略海洋战略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综合施策,着力研究解决统筹
本文对铁道车辆生产工艺装备液压系统泄漏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液压系统设计中防止泄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