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舞棍与“猴王”跃起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520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听广播时,听财经名人秦朔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秦朔拜访马云,按照预约时间提前赶到马云办公室,马云还正在出差返回办公室的途中。于是,秦朔就在办公室等了一会儿。不一會儿,马云风尘仆仆地赶到办公室。秦朔看到,马云以往风光不在,脸色和精神状态都不太好,明显是旅途劳累所致。
  因为秦朔与马云相知多年,马云也不见外,告诉他自己实在太累了,能否躺在沙发上和秦朔交流,秦朔表示理解。
  于是,马云就躺在沙发上和秦朔聊了起来。聊着聊着,马云突然被秦朔的某句话触动了,他瞬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猛地坐起来,拿起茶几旁边一根竹棍(他平时除了练习太极拳外还练棍)精神抖擞地挥舞起来,边挥舞,边眉飞色舞地诉说着自己的想法。那样子就像一位钢琴家,沉浸在自己演奏的美妙音乐里,和进办公室时的状态判若两人。
  我还在微信里看过一张照片,照片里,图片中,年近6旬的六小龄童精神矍铄,一跃而起。
  看了相关说明得知,有一次,六小龄童受邀来到洛阳市工人俱乐部演讲,已持续兴趣盎然地讲了很长时间。按照六小龄童预先的安排,接下来他要为现场观众表演舞猴棍。实际上,按照常理,演讲很长时间,他身体多少会有些疲倦,他完全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再表演。即便是表演,也可以自然站立起来。但他一跃而起,满怀兴致地从演讲过渡到表演上。这一跃背后是他对自己传承西游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
  身体的疲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灵上的倦怠,口头上说自己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但在内心深处并非如此,以致于自己并未全力以赴,这样如何能将事业做好呢?
  六小龄童与马云,虽然属于不同领域的名人,但是他们都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在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后,仍能够打起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事业中去,这就是他们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编辑 思智)
其他文献
闲暇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抱着双臂,静静地站在写字间的窗后,观察城市林立的楼群。  城市的楼群形形色色,点式楼、弧形楼、柱式楼、电梯楼不一而足;外墙不同的装饰,缤纷各异,色泽纷呈,气象万千;墙外悬挂的空调机箱,楼顶的太阳能用具,大同小异的窗户,格调不一的阳台,昭示着现代物质文明,也演绎着住户各不相同的情趣和心境。  城市道路谜一样迷离婉转,考量着一个人的方向感、方位感、归属感。如果在楼层不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