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好的孤独》 陈果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36.00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而“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孤独》
陈果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36.00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而“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任何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难以激发起自己对生活拥抱欢呼的热情;翻了一圈电话本,数百个名字里却找不到一个真正想说话的人;电视频道换了又换,却都显得那么枯燥乏味;想痛哭流涕,想声嘶力竭地大喊,想在暴雨里狂奔,来驱赶压迫着自己的精神低迷……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那是自我心靈之火熄灭时的憔悴沮丧。
孤独不是人类刻意的自我培养、自我要求、自我改造,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而是自然最古老的真相,是万物最原始的本来面目。人在离开母体之后,一直是孤独的,我们的皮肤隔开了我们与外界,我们孤单地蜷缩在自我的皮囊之中。传说中神是孤独的,正因为如此,他造出了人来和自己做伴;真理是孤独的,正因为如此,能与之亲近的人永远只是极少数。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热闹的地球是孤独的,在广袤的宇宙中,它不过是一个孤独的蓝色的小点,淹没在无边的静默之中。
陈果的话用生活中的语言击中你的心灵深处,这本书适合安静的时候阅读,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卖弄概念,没有过多引章摘句、故弄玄虚,能感受一种至真、至善的情操。
《孤独六讲》
蒋勋著,长江文艺出版社¥48.00
《孤独六讲》跨越十年,已经成为一代人的文化经典。有人从中看到孤独,也有人看到属于自己的精神烙印。新版耗时长达两年,于初版十周年之际,以全新面貌重磅回归。
其他文献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享誉全球的奇书,书中记述了作者在日本二战前一所私立小学——巴学园中的学习生活,校长小林宗作以他伟大的爱心深深感动着全世界的读者,他独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无穷的启迪——他可以长达四小时面带微笑地倾听一个一年级女孩杂乱无章的叙述,让她幸福地觉得“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他精心设计的“从地底下长出来的”校门、“电车教室”和每个孩子都有的“自己的树”,
一、一种异常的现象——当宣讲知识的神坛变成大众书场 相比风靡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单田芳、刘兰芳评书的火爆程度来说,在新的世纪,百家讲坛也深受大众的喜爱。拿《百家讲坛》和《大众书场》做比较,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从选题上来说。大众书场取材都是一些充满悬念、有浓厚的趣味性、情节起伏跌宕的故事,如刘兰芳的《说岳全传》,说的是岳飞英勇抗金却终被陷害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出人意外的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下午三四点钟,你正专注地进行着紧张又严肃的学习或是工作,突然一股强烈的欲望袭来——想吃某种零食了。 这个时候,你在心底告诉自己要忍耐。于是,你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不去想吃零食,但是根本没用。事实上,你越是不去想那种零食在口腔中咀嚼的情景,你就越想要吃它。 还有另外一個场景,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吃不下任何东西。你唯一想要喝的就是小时候奶奶在你生病时亲手做的鸡汤。可是现在
同學、同事、朋友聚会时照例“闲话三卡车、小菜两三筷”。一说添丁增口,称谓升级,当然皆大欢喜;二说谁又性情大变,闭门不出,只怕就此散了,引得一阵叹息;三说生老病死,虽然离开的还是少数,依然让人唏嘘。 虽然人均寿命已延至70岁,但大家依旧觉得人生苦短。只因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可能不过50年左右,其余岁月或懵懵懂懂或浑浑噩噩。于是“人生应该更精彩”成了每个人的期望。 生活可以玩味,但不能亵渎,更不可拒绝
圆子: 我是一名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今年32岁,至今未婚。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对我的婚姻大事很上心,“女孩子,结婚最重要;生孩子最重要;再迟生孩子都是问题……”这几年类似这种声音总是围绕着我。奈何,我自己一点都不着急。我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自己买了房子、车子,生活得很充实,很享受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渐渐地这种生活受到很多人的诟病,有些声音简直让我很反感,甚至影响到我的情绪。请圆子帮我分析下,我按照我
网上对于催婚催生的吐槽,层出不穷,可见有大量年轻人深受其苦。20多岁了还没有稳定对象,父母的话题就绕不开谈恋爱;恋爱了,又开始催结婚;结完婚,就问什么时候生娃;生一个娃还不够,还要把二胎提上日程……仿佛在长辈眼中,终身大事是一件一件“催”出来的。很多年轻人欢欢喜喜回家,却为这些和父母聊到不欢而散。 成年人有选择的自由,想遵循自己的心意安排未来的人生,这是毋庸置疑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教育的载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把学校比作一艘巨轮,那么校长就是船长,是船的灵魂。在现代科教改革浪潮的汹涌澎湃中,办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把一艘船指挥好,使其到达理想的彼岸,需要船长发挥其强有力的魄力——熟识水性;把握船运行的每一信息;能预见前方的危险。同样,作为一校之长,要在日新月异的改革中直立潮头——办好学,同样必须具备优秀船长般的领导。校长领导力的生成与
我们办公室调来了新同事,磨合一段時间后,业务水平有所提升,但是依旧存在一个很大的工作态度问题:不懂的不愿意问。 因为这个不愿意问的毛病,他犯了很多错误,很多是只要问上一句就不会犯的低级错误。 作为他的直接领导,从他来的第一天我就告诉他:“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要提前问清楚,接到领导的任何一项工作,一定要掌握工作的内容、要求、时限等,最忌讳的就是自己想当然。” 我和他再三谈过,深度挖掘了他真正的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被纳入中小学的日常教学中。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高考中始终不曾看到它的身影,但在江苏省2008年高考中已经将信息技术列为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门必修科目,必须考核合格才能参加高考。这也给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一些
加菲猫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意大利面。”卡通小狗史努比说:“如果不尝试飞行,那你就得一辈子坐办公室了。”它们的话一定引起了许多都市人的思考:生命中除了工作之外,还应该拥有些什么?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金钱、地位、权势,早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存在价值的世俗标准。身处职场中的人们,都被这种无形的标准左右着,生活也随之变得一天比一天忙碌,整个人也变得一天比一天憔悴而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