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居一体”的演进机制与空间图谱解析——以浙江碧门村为例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民本动力的生产模式驱动,产业集聚与人居增长在乡村地理空间上高度复合,“产居一体”成为乡村区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以浙江碧门村为实证,阐释乡村“产居一体”的现象特征、演进机制及影响因素,并“自下而上”地建构空间图谱,整合与评价其范式组织及空间绩效.结果 表明:①碧门村的“产居一体”演进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生产调整、精英引领、配套支持、政府干预构成了主要驱动机制;②碧门村“产居一体”微观单元范式多样,具有下产上居、前产后居、庭院工坊、产居独立四种模式,在空间上的效仿、协同与竞争,形成宏观的“产居一体”空间图谱格局;③青山村、中心村与黄浒沿的“产居一体”空间图谱特征差异显著,分别呈现核域式聚集、轴线式延展、散点式分布的增长与分布规律.由此,提出“产居一体”驱动下的组团协作、精明指标、级差布局的导控机制,以期为规划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防止致贫返贫、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落脚点.探究农户贫困脆弱性及其机制可为建立预防致贫返贫机制提供思路和借鉴.通过构建贫困脆弱性分析框架和测度体系,以秦巴山区为例,测度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分析贫困脆弱性差异,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揭示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①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均值为0.046,贫困脆弱性等级呈现“纺锤形”分布.②农户贫困脆弱性水平及不同维度间差异明显.补贴依赖型、务农主导型农户受健康冲击或教育压力大且适应力薄弱,贫困脆弱性较高.多元型和纯务工型农户具有低风
儿童是保护环境的积极行动者,激发其亲环境行为意愿是应对环境问题挑战的现实需求.然而,已有研究却很少关注儿童的亲环境行为意愿及其驱动机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以南京市小学儿童为样本,旨在通过分析儿童自然经验图式的特点,探究日常和旅游两种情景的自然接触对儿童亲环境行为意愿的影响差异,并检验自然联结在其中扮演的中介角色.结果 发现:①与日常自然接触相比,旅游自然接触更能激发儿童的亲环境行为意愿;②自然接触促进自然联结主要体现在情感维度,其次是认知维度,而自然联结促进亲环境行为意愿以认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