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就业纠结,你到底害怕什么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我已经大三了,心里特别纠结,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想找您聊聊……”这是小可(化名)走入心理咨询室后说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文静的女生,已经纠结了很长时间了。布满血丝的双眼和疲惫的神态,显示她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能睡一个踏实觉了。随着话题的展开,小可逐渐袒露出自己的心声。小可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路走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一个优秀的、相对安静的女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中等,典型的书香门第。但随着大三即将结束,最后一年大四的生活即将开始,小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之中——毕业之后要做什么?
  “老师,我真的很纠结,不知道毕业后该何去何从……”
  “你觉得你毕业后都有哪些选择呢?说来听听吧。”
  “第一个选择,是考研或者申请保研,我学习成绩还行,考上研究生还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现在网上的各种消息,都说研究生毕业之后找工作更难,研究生上了也是白上,继续读博,就更不好找工作了……”“你觉得还有其它选择吗?”“我也可以开始准备申请出国留学。现在开始准备的话虽然有点晚了,但还来得及,去美国比较好,但是学费和生活费太贵,如果不能申请全额奖学金的话,我家里恐怕负担不起。去德国还得重新学德语,德语好难,而且德国硕士要读五年,加一年语言的话就得六年,时间太长了。英国、澳大利亚应该还可以,硕士比较短,2年不到就能读下来,但是……”
  小可在给我分析选择的时候,是如此详细,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我问:“除了出国,还有其他的选择吗?”“还可以考公务员,我学的专业考公务员有优势,应该问题不大。但是,公务员除了稳定一点以外,只能慢慢熬……”又是一通分析与感想。“还有其它选择吗?”“再就是找工作了,外企和大型国企是首选,但是……”
  看着滔滔不绝分析的小可,我明白了她内心纠结的真正的症结所在。“小可,请你仔细想一想,然后回答我一个问题,你內心里真正怕的是什么?”
  “啊!老师!我……”小可沉默了,陷入了沉思。
  “小可,你刚刚对每一个毕业后的方向都做了很详细的分析,然而,你在分析之中,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但是’,一个转折词,不停的在肯定之后,又否定,那么,你真正怕的是什么呢?可以用一句话告诉我吗?”
  思考了很久,深深叹了一口气之后,小可鼓足了勇气,艰难地说道:“老师,我可能真正怕的是——离开了校园,我要如何去面对这个陌生的社会!”
  “你很棒,感谢你如此信任我,能对我说出真相。是的,其实你很清楚,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任何选择都是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即使是考研,也总有毕业的一天,总有一天,你要离开校园,去独自面对这个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不同的选择,只是不同的道路,而一路前进,是你必然要做的。对吗?”又是一阵沉默。“是的,老师,我其实就是害怕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小可,你觉得,你现在焦虑纠结的状态,对你下一步有积极的帮助吗?”“肯定没有,您不知道,因为睡不好,我最近上课都没心思。”“那你认为,现在的你,该如何做才有帮助呢?”“既然无可避免,那我就好好的评估一下自己,到底哪种选择更适合我的发展,也许,我应该先做个自己的职业规划。”“小可,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呢?”“后天学校就有一个关于职业规划的讲座,我想我应该先去听听,老师,我觉得一下轻松了很多,现在突然觉得有点困了。”“那就在咨询室里睡一会儿吧,我想,这里是没有人打扰你休息的,睡一会儿吧。”……
  解读:其实小可对每一种大学毕业之后的可选择方向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找工作,这些选择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的道路而已。而她内心中真正恐惧的,不是该如何选择,而是潜意识中对于校园以外的真实社会的焦虑。常年的校园生活,已经让有些大学生仿佛生活在一个特殊的虚拟社会环境中,久而久之,这些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个别人为了能够不进入社会,选择不停的读书考试,为了能够继续留在校园里而考硕、考博,将大学校园当作了内心的避难所。个别大学生毕业之后拒绝找工作,宅在家里啃老,也是社会生活技能退化甚至丧失的一种极端表现。如何教练存在此类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并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去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去锻炼提升他们的社会生活技能,去感知真实的社会,引导他们勇敢的走出象牙塔,是我们每一个心理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诚然,一次咨询,不能彻底解决小可的所有问题,但小可在咨询后已经自己走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内心中的阻碍一旦被去除,迎接她的,将是属于她自己的那份精彩。
  责任编辑:方丹敏
  总有一天,你要离开校园,去独自面对这个社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不同的选择,只是不同的道路,而一路前进,是你必然要做的。
其他文献
毕业这一年,对于我来说很有戏剧性:从坚定考研方向,到临时换专业;从考研失败惨烈上岸,到最终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份经历,不仅“戏剧”,而且“折磨”;但回头想想,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一门心思想考研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是没有做任何“毕业就工作”的准备的,当时只是一门心思想考研。  定下考研的目标,大致是在去年的四月份。大学四年,我学习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此外还辅修了金融
毕业对我们来说,很近又很远。庆幸的是,磨合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就找到了最舒服的状态。  100个人的100种就业方式  我出生在绍兴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从小就对虫子有一种特殊的喜好。     有一次我和朋友比赛爬树,被树上的天牛狠狠地咬了一口,看着这只体色黄、黑、橙相间,酷似黄蜂的小东西正在咬自己的胳膊,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疼,反而觉得很有趣。  仔细观察过后,我发现天牛的嘴巴上还有两个大钳子。想到树上
多年来,美国高校形成了政府、学校、社会机构等深度参与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大赛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  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100K创业大赛、哈佛商学院初创大赛和莱斯大学商业计划竞赛是最具代表性的。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20多个创新创业学生社团和项目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100K创业大赛(MIT $100K)”。这个项目创立于1989年,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运营,现已成为全美高校中最负盛名的学生创业
编者按:  北京大学北部园林是北大一片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观,这里几乎微缩了东亚平原湿地景观的所有类型,形成城市中独特的半天然林-湿地生态系统。2018年这片区域成为了“北大自然保护小区”。  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简称“北大绿协”)从2003年起,每年都在此进行物候植巡和鸟类调查活动,对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开展监测活动,至今已持续进行了16个年头,记录到鸟类215种,哺乳动物12种,两栖和爬行类14种
“公益圈传统论爱心,我论管理,要有爱心,但先得把事做好。”徐博闻自称是新态公益人。“传统公益人是把钱直接交到受助者手里。我要带着我的东西和资源到一线去落地,然后总结出来再传达给更多一线的人。”  徐博闻是知乎公益领域话题的优秀回答者,在知乎上拥有六万粉丝。谈及公益,徐博闻最自豪的是能够跳脱出自己公益项目的一亩三分地,对机构的长远规划有清晰的思路,而这得益于他的大学本科专业财务管理这一商科背景。  
张恨水在《北雁南飞》中这样形容冬天的三湖镇:“这河岸很宽,全栽的是桔子树,因为这里已在全国偏南的地方,气候很暖和。虽是严冬,那树叶子依然是绿油油的,树里面是一道长堤。  周末,父亲打电话说家里的桔子熟了,要邮寄一些给我吃。父亲打电话时已经是十月中旬,正是新鲜桔子大量上市的时候,家里摘桔子肯定忙得不亦乐乎,这些细节对于从小生活在桔树陪伴下的我自然是一清二楚的,父亲的一个电话又把我的思绪带回了老家的那
要做中国在西方最大的学术伙伴  2015年10月21日,帝国理工学院迎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习主席和校方互赠礼物,习主席收到了一个3D打印版长城模型和一个纳米尺寸的迷你长城。彭丽媛收到的礼物更带感——大数据羊绒披肩!这这这逆天的礼物是从哪儿诞生的?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就知道啦。  在开放式的校园里,上午,习近平先是来到了帝国理工的校门口做了简短的演讲。校长爱丽丝加斯特借用财政大
2017年特朗普可能启动一个宏伟的建筑项目。  Don Beck和Christopher Cowan在《螺旋动力学》(Spiral Dynamics: Mastering Values, Leadership and Change)一书中,提出了以颜色代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首先是灰色,它代表部落阶段,即刚开始产生群体和社会交流。接下来是紫色,群体关系已经建立,人们开始寻求对世界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王佳琦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大学文化课教育,从小就热爱演讲的他琢磨着在华科大组织一个校内TED大会。由演讲者变为组织者想起来很容易,但大学生邀请社会成功人士来学校做讲座,且不说如何组织讲座,光想想怎样找到人就让人一脑门儿汗。好在现在网络资讯发达。王佳琦常常在微博上搜寻武汉当地有影响力的行业大V。某天,他找到了“去创吧”的创始人严重捷,继续搜索发现其是武汉创业圈子中的一位标志性人物,当
借用毛主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可以说大多数应届或者是刚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找工作的真实写照是“从大学中来,到大学中去”。据统计,超过40%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去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当准博士们完成博士学业,走完了“从大学中来”的最后一步,准备“到大学中去”,将面对的形势和任务是什么呢?  首先,大学招聘的形势如何?愿景在左而现实在右。在很多人心中,期望“到大学中去”其实是“到‘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