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宜铁路建设与荆州经济发展刍议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汉宜铁路的开工建设,将对荆州的工农业、交通运输服务业和旅游业产生巨大影响。荆州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应对汉宜铁路建设所带来的空前机遇。
  [关键词] 汉宜铁路 荆州工农业和交通运输旅游业 荆州特色优势产业
  
  途经荆州的汉宜铁路已在2007年底开工建设,2011年可建成通车。汉宜铁路建设将彻底改变荆州没有铁路的历史,极大的推动荆州经济发展。
  一、 汉宜铁路建设对荆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1.汉宜铁路建设对荆州工业发展的影响
  铁路是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动力和纽带。汉宜铁路建设将有利于资金、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铁路产业带聚集,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荆州工业区域化合理布局和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将荆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产品优势、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从而增强荆州工业综合实力,实现荆州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转变。
  2.汉宜铁路建设对荆州农业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是农产品连接市场的桥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会带动农副产品生产购销业、餐饮服务业等的发展。汉宜铁路建设将有利于荆州形成多元化的农产品运输网络,降低运输成本,使荆州农产品的“卖难”和农用物资的“买难”运输问题得到解决, 为农产品商品化生产创造条件,有利于加速荆州农产品商品化进程,也有利于荆州成为区域特色农业加工和物流中心。同时汉宜铁路建设还有利于实现荆州的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化分工,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促使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大幅度增加,从而推动荆州农业的发展。
  3.汉宜铁路建设对荆州交通运输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汉宜铁路建设能够使荆州同国内其他重要城市通过铁路连接贯通,这将有利于加强荆州在区域经济布局上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枢纽作用,确立荆州的江汉平原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同时汉宜铁路建设也有利于促进荆州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升荆州的物资集散功能,促进荆州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4.汉宜铁路建设对荆州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汉宜铁路建设有利于荆州同国内其他重要旅游线路、旅游景点连接贯通,将荆州的旅游业融入全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格局中, 提高荆州的知名度,带动荆州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荆州餐饮业、宾馆业、娱乐业及民族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荆州旅游业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荆州应对汉宜铁路建设的对策探讨
  汉宜铁路建设,给荆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 荆州应牢牢抓住这个机遇。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荆州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好的投资硬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外地资本到荆州投资。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除企业后顾之忧,真正实现百姓安居、外商安心的愿景;二是加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建设,建立畅通安全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以“扩路、升港、引铁”为重点,全力打造全省公路运输枢纽、长江中游港口和国家对外贸易一类口岸,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服务;三是加强能源基础建设。要积极参与川气东输、西电东送和三峡建设配套工程等项目,加快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供电质量,为企业生产提供用电保障;四是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要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加快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结合,提升传统产业;要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资源优势产业。荆州的劳动力、土地、水、农矿产品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荆州的资源优势尽快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可以在精细化工、化肥、水泥、铝型材、农产品精加工、汽车配件以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尝试;二是建立配套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邻近城市的优势产业和互补性强的产业特点,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如荆州的石油化工可与荆门( 成品油)、潜江(原油)、宜昌(化肥)形成石化产业集群;荆州的汽车零部件可与襄樊等地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荆州的农产品可与荆门(啤酒)、宜昌(啤酒和酵母)等形成产业集群;三是依托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积极推广荆州的地方特色饮食和风味小吃。
  3.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做好历史文化旅游文章
  一是加大旅游景点建设。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提升现有旅游景区景点的档次和服务功能, 着力做好现有景区景点的深度开发工作,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增加娱乐项目。要通过土地置换、成片改造等多种方式,实现荆州古城“腾笼换鸟”,努力使荆州古城成为我国著名品牌景点。同时要针对游客的需求趋向,加快开发建设一批新景点,推出新的旅游线路, 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具有楚国浓郁风格的地产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为主线,与邻近城市共同推出文化游、考古游、探索游、采风游、朝拜游、山水风光游、休闲游等,以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建立和完善荆州的旅游饭店体系。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按照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提高档次的原则,加快建立以星级宾馆为主体,普通饭店为补充的规模适度、档次组配合理的旅游饭店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三是完善旅游环境。要充分展现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神韵,提高服务质量,营造亲和力,完善城市旅游功能, 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展观光度假、商业购物旅游,使荆州成为全省旅游中心、国内知名的平原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休闲娱乐区。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积极发展商品销售、物流配送、金融信息、餐饮美食、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抓好以北京路、中山路、便河广场为骨架的商业中心区建设,形成商品销售、物流配送、金融信息等一体化的特色路、特色街区,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荆州现代服务业水平。
  5.不断完善政府职能,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不断完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创造更好的投资软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外地资本到荆州投资。一是强化市场执法管理,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要加强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安全、卫生等的监督检查,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行为,改善企业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强市容市貌管理, 改善企业的社会环境,努力塑造荆州的新形象;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改善企业的安全环境;四是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科技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素质,改善企业的用人环境。
  6.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双赢”
  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加强与汉宜铁路沿线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在产业政策、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信息等要素共享。
  7.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一是加快城镇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聚集效应。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把城镇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清洁交通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同时改善城镇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二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制度创新。要充分利用汉宜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保制度改革,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荆州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殷利华 马中举:荆州古城文化景观的生态化发展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4)
  [2]曹亚林 高 克: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问题[J].铁道工程学报,2006(5)
  [3]刘树琪: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J].求是,2006(3)
其他文献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融资融券业务是国外成熟市场普遍开展的业务,规范的融资融券业务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也有利于疏导银行资金的正常流向。但是即使是在成熟市场,融资融券也是一项风险较高的业务,对投资者的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除具有积极意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已不仅仅是人口问题,更是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许多发达
[摘 要]金融衍生产品既可以用来转移金融风险和发现价格,也可以引发金融危机。本文以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为样本,通过发展中国家利用衍生产品将资本从发达国家市场引入本国市场来保持国际收支账目平衡,分析了衍生产品对这些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经济运行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列举了与衍生产品市场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正确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衍生产品 市场 启示    一、衍生
在空前严厉的楼市调控之下,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家居卖场的洗牌在即。    舒适的家居环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短暂的喜悦。而中国的家居卖场,一些因无力支撑而黯然退出市场,另一些则继续跑马圈地去抢占市场份额,变幻莫测的市场中,适者生存才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中国家居产品行业在人均收入增长、房地产市场发展及城市化率提高等因素驱动之下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期间,
[摘 要]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要求整个金融发展在更高层次上追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经济性,也是实现内生机制对外生机制的替代,最终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学者和金融实践者开始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较多的是从理论角度说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文章。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理清研究思路
[摘 要] 分析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状况,在27号令出台情况下,提出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新策略。  [关键词] 高校 学生档案 管理    高校学生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级组织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依据。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高校学生档案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凭证,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当今社会用人单位
[摘 要] 产业集群是浙江企业的显著特点, 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中小企业产业群及其面临的融资问题分析,结合区域金融发展对集群升级的作用,探讨适合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升级的区域金融发展构想。  [关键词] 区域金融 产业集群 融资    产业集群(cluster)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