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础》与《钢筋算量》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作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建筑结构基础与钢筋算量两门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分析课程的改革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改革后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不断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基础;钢筋算量;教学改革
  Teaching Reform of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and Rebar Calculation
  Zhu Dong-fei
  (Country Garden Polytechnic Construction costs Qingyuan 511500)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As the core basic course of construction cost,The building structure found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urses of rebar calculation.Through analyzing curriculum reform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The post-reform content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were discussed,In order to be able to continu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Building structure foundation; Calculation of bars; Educational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66-02
  课程教学改革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单位多输送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精英人才。建筑结构基础和钢筋算量作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课程,自然纳入教学改革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结构基础与钢筋算量课程改革的意义
  国家倡导职业院校实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院校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面对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工作需求能力相脱轨的尴尬局面,教学改革的效果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院校应该加大对教学改革的力度,尤其是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整合模块,要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结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节点构造和抗震措施[1]。建筑结构所涉及的结构形式很多,需要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才能学好,这对于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因为造价专业有一大部分学生由文科出身,有很多学生在力学计算上比较难理解。加上教学课时的限制使得课程内容不可能详细讲解,而且就目前常见的主要结构形式还是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因而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主要讲解以上几种结构形式的内容。
  钢筋算量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基础课,该课程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建筑构造知识,它需要建立在建筑结构基础与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钢筋算量课程中的内容还包括讲解16G101图集的平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造详图两部分知识[2-4],钢筋主要存在于混凝土结构中,因此该部分讲解的结构形式也主要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其中对于钢筋构造方面的内容是该课程的重点,直接影响到后期软件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标准、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规范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5]。教学标准制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应该针对课程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标准,提高專业教学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
  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让学生对建筑结构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且能够正确区分各种结构形式,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组成和识读方法,掌握图纸的会审流程,熟练掌握钢筋的分类以及构造、计算方式等内容。
  其次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后知识点很多,教学课时有限,教师主要起着非常关键的指导与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合理的进行设置,培养学生具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够结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分析钢筋的分类和连接特性。能够根据结构的构造措施理解钢筋的锚固长度等。让学生在具备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掌握相应的分析问题的技能。
  最后注重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工程造价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涉及的工作内容与多个部门有关系,这就要求学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应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这些能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固的基础。
  三、建筑结构基础与钢筋算量的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建筑结构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结构体系的介绍和相应结构的构造要求。其中包括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节点构造措施。这门课所安排的课时相对较长。在改革之后,将其与钢筋算量课程中的结构施工图识内容进行融合。首先讲解各种结构体系的特点,然后将其依次成梁、板、柱、墙、楼梯、基础等构件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平法制图规则讲解每种构件中钢筋的分类、作用与布置,这样学生能够对构件的钢筋分类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明白重点掌握钢筋算量时具体要计算哪些钢筋。最后重点讲解标准构造详图,根据构造详图进行钢筋量的计算,还能再一次对建筑结构知识进行巩固。
  2.教学方法改革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这对于没有施工现场经验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平法图集里面的钢筋构造,以往采用板书、图片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之后,钢筋算量部分内容采用三维软件(如广联达、Revit等)进行课程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使得课堂更为活跃。
  3.考核标准改革
  钢筋算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果只是单纯的算一根梁、一根柱或一块板的钢筋量,容易与实际工作相脱轨。实际工作中各个构件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于该课程的考核应该尽量贴近实际。这样一来,试题量便会增大,所以改革之后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际项目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作为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工作的环境,还能够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相互交流沟通的能力。
  四、结语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整合课程内容,能够有效降低课程教材学习的难度,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并且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有效沟通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对学生学过的建筑识图与构造知识进行巩固,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兴福.建筑力学与结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建筑标注设计研究院.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3]中国建筑标注设计研究院.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4]中国建筑标注设计研究院.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5]周茂东,张福堂.从“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J].职业技术教育,2012,(28):33—36.
其他文献
【摘要】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采取一致的教学模式,却忽视了学生基础、学习能力、興趣、智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班级同学有的“吃不饱”,也有的“吃不了”,对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较大。而分层教学法,能够在保证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化发展。本文将就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学阶段的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随着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教师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多个角度和层面来理解文章的内涵,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当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60-01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而学校文化中主要是人的文化,教师文化又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形成,是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品牌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难以实现
期刊
目的:本实验从双歧杆菌抑制肠道前致癌物转化为致癌物,提高免疫功能的角度研究了双歧杆菌抗肿瘤的作用,为双歧杆菌防治肿瘤并发展成为生物反应调节剂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们也是持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的态度进行诗歌的教学,诗歌表达的更多是意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韵味,也要求教师要进行适时的指导,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起劲,更乐意学习诗歌,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要强化小学生诗歌阅读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合作,适当引入游戏方式,提高教师诗歌修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分层作业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数学教学不例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分层作业教学,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使得不同的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进而能够有效的挖掘出学生们学习的潜能,从而促进了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并且还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本文旨在研究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必要性和意义,分析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类型,探讨初中数学分
【摘要】在高中阶段,对于理科生而言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高中物理难度相比初中有很大的提高,学习方法和内容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本文结合高中生在平时学习中的一些经验,针对高中物理学生学习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在学习中经常所犯错的几个地方,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常见误区;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
【摘要】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满足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同时也保证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希望此次研究,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64-02  作为一种新型的
【摘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达成这一目标,非一蹴而就能实现,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做到坚持不松懈、狠抓不松劲。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强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167-01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解开文章语意大门的一把钥匙。很多教师担心学生读不懂书